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陆军全面转型后,数字化部队从编制结构到装备保障均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为充分借鉴其经验教训,探索在该领域的发展道路,在回顾美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从维修作业体制、装备保障力量编配、装备保障指挥层级、力量编组、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的特点,结合国情、军情,对比分析、梳理总结后,针对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建设,归纳了几点启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所谓数字化部队,就是以数字化电子信息装备和机械化主战武器装备为主导装备,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和主战武器智能化,适应未来信息战要求的新一代作战部队。数字化部队的实质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数字通信技术为网络,把部队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各级战斗系统、战斗支援和战斗保障系统联成一个整体,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数字化部队的主要特点在于实现了通信技术数字化、战场信息实时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控制一体化和作战系统网络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相比,数字化部队具有作战行动更加迅速、作战指挥更加灵活、作战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数字化战争中,数据链可以提供各种实时或近实时的作战信息,将指挥控制系统、计算机及各种数据终端组成有机的无缝网络系统,实现作战信息资源共享,是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介绍了战术数据链的概念及组成,并分析其功能、战术特点和分类标准.从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装备情况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外军常用的4A号数据链、11号数据链、16号数据链和22号数据链等重要战术数据链,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数据链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未来数字化部队建设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部队是以信息为基础构造的,用数字化技术和装备武装起来的,由高素质人员组成的信息时代的作战部队。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数字化部队第4师已崭露头角,在战场上显示了非凡的战斗力。随着我军对数字化部队研究的逐步深入,目前,正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来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含量,部队官兵对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能力正在提高。鉴于数字化部队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我军军情,笔者谈几点看法。一、统筹规划,建立健全自动化指挥机构建立高效能的统一管理体制,是搞好数字化部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而自动化指挥机构则能够实现这一功能。指挥自…  相似文献   

5.
对外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的编制体制、保障内容和保障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对我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建设几点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目的是为提高我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16号数据链(Link-16)是美国各军兵种共同使用的一种战术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由“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指挥控制处理器以及战术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其中,JTIDS 为第一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在作战环境下提供导航、相对定位、作战识别和指挥控制功能。MIDS 为第二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提供抗干扰的数字化语音与数据保密通信。在不久的将来,MIDS 将逐步取代 JTIDS,成为美军战场信息传输的新纽带。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战术信息传输的需要,美国等北约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和装备“战术数字信息链路” (TADIL),简称数据链。数据链是一种按规定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实时传输格式化数字信息的战术信息系统。在美军近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中,数据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三军联合作战中进行实时或近实时指挥控制、战场态势信息分发的主要手段。数据链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其应用目的,从逻辑上讲不是很严格。例如,用于各军兵种多种平台之间交换不同类型信息、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的数据链一般称为通用数据链,包括 Link 11、Link 16等;专门为某个军种或某种武器系统 (如防空导弹)完成特定作战任务而设计、功能与信息交换形式较为单一的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无法直接支撑装备维修保障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维修工时效率的优化评估方法,形成评估、决策、行动和改进的完整数据链,可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真正融入装备保障指挥决策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将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应用到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中,分析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阐述了再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提出了再造的步骤,最后通过对现有装备修理业务流程的分析,对数字化部队修理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Link11数据链的基本组网模式分析后,针对该数据链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近岸防御及近海作战的军事需求,提出了一种通过综合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实现舰空平台位置锁定及动态入网的方法,仿真结论表明舰空平台动态入网机制可保证平台跨区机动信息的传输连续性、稳定性,保障岸基指挥人员对平台的不间断指挥。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指挥自动化网络的基础上,针对雷达装备计量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出构建空军雷达兵部队计量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给出平台的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平台的工作流程等初步设计方案,为提高雷达装备计量保障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前期的技术预研.经实际应用证明,该设计方案能够较好的解决雷达装备计量保障资源信息管理和计量保障计划的自动生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消防部队处置地震灾害具有专业优势,也是地震抢险救援的主力军。通过总结汶川大地震应急救援成功经验,认为高效的组织指挥、周密的协同和有力的后勤保障是成功救援的前提和关键。从完善有关法规和救援机制、建立防灾救灾战略物资储备库、建设国家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消防部队处置灾害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数据链的发展、主要特点及作用,分析了现有条件下潜艇导弹攻击行动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海军数据链的突出特点,指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海战中使用海军数据链将对潜艇导弹攻击的过程、对潜指挥方式和导弹攻击模式带来的影响.最后,从统计分析导弹潜艇的生存概率、潜艇导弹攻击的控制海域、潜艇导弹攻击时间参数,着手对加装数据链前后潜艇导弹攻击行动的效能比较进行建模分析,并提出效能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决策者、决策辅助人员和指挥决策信息系统是部队指挥决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防空兵指挥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则是指挥决策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环境因素和决策信息是影响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的重要因素.从系统的观点阐述了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与内外环境因素的关系,提出在新技术条件下,系统信息是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的又一组成要素.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和分析系统环境因素对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影响,最终达到提高防空兵指挥决策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装备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军存在着装备保障力量层次分布不合理、装备保障力量编配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从战略、战役、战术的总体角度出发,分析了装备保障力量构成要素的总体因果关系,并在Vensim中对装备保障力量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发陆军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是实现需求论证工程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装备需求论证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评估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系统设计框架;设计了基于管理Agent和评估模型Agent的多Agent模型管理模式,给出了系统开发流程,为需求论证质量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提出研究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链敏捷性的思路。探讨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场态势感知和装备保障需求进行快速、准确地预测的思路。描述研究战时装备保障链的敏捷性、保障链动态重组、敏捷保障链构建原则和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战区装备保障力量的问题,借鉴外军经验,立足我军实际,从整体保障效能目标出发,区分诸军兵种一体、各层次各专业一体、军民一体3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三军联合保障、纵横联动保障、军地综合保障3类一体化装备保障组织形式。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大保障"体制,加快提升战区部队体系保障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开发航天侦查情报能力需求产生系统是实现需求论证工程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装备需求论证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航天侦查情报能力需求系统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系统设计框架;设计了软件系统功能结构和数据库模型,为航天侦察情报保障能力需求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