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着眼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指挥所的生存问题,分析了未来战场野战指挥所将面临的主要威胁,研究了提高未来战场指挥所生存能力的对策,提出了加强伪装训练的方式方法,明确了组织开展伪装作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高福银 《国防科技》2009,30(4):62-65
复杂电磁环境作为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征,对野战指挥所的作战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复杂电磁环境对野战指挥所的各种影响,提出了野战指挥所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伪装对策。  相似文献   

3.
4.
于贵林 《国防》2002,(1):54-55
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看,人防指挥所已成为空袭的首选目标。在高强度、高精度、高烈度的综合火力打击下,如何提高人防指挥所自身生存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构建多点布局、相互连通的人防指挥工程体系,实施机动指挥 在未来防空袭斗争中,人防指挥工程抗击敌导(炸)弹的直接命中将十分困难,单纯追求以深求存的防护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防空袭斗争的需要。因此,必须着眼高技术条件下空袭作战  相似文献   

5.
常规袭击下指挥所生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所是作战部队的核心设施,其生存能力对战争进程和战争胜负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也成为敌方的首要攻击对象。当前,指挥所的生存能力已经成为各级指挥员极其关注的问题。针对指挥所面临的威胁,分析制约其生存能力的因素,找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将有着重要意义。从指挥所可能面临的常规袭击环境出发,探讨了影响指挥所生存能力的因素,建立了各种袭击模式下的生存能力模型,并应用模拟的方法对指挥所生存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侦察器材和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的方法对炮兵在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炮兵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包含整体机动和分散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一个实例进行计算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且为提高炮兵机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对导弹系统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串联、并联、备份框图模型,并对机动导弹系统结构化模型的解析求解方案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实例说明生存能力结构化建模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战场伪装与系统生存能力的定量关系模型, 用其可以解析地计算系统被发现概率; 同时, 根据生存能力指标可以实现伪装指数的分解与合成, 为战场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机动导弹系统生存面临的生存威胁,对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基本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研究,结合某新型号机动导弹系统的研制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相邻优属度熵权的模糊综合论证模型.该模型将指标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论证结果的可信性.利用上述模型对机动导弹系统设计方案的生存能力进行了论证分析,并依据论证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再次论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指标体系,针对其中的指标分别提出相应的定量分析模型:建立多种侦察设备的发现概率模型,进行空面导弹引战配合分析及引信系统压制性干扰分析,在对机动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目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面导弹对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的毁伤概率模型,最终探讨出一种在遭受空面导弹攻击条件下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评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将对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提高和生存能力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空导弹阵地伪装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某型地空导弹武器阵地的暴露特征,根据伪装学的原理,针对这些特征采取了相应的伪装措施,并根据观测试验数据,对该型地空导弹武器阵地伪装前后的光学、热红外及雷达伪装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伪装前完全暴露的阵地,伪装后目标的暴露特征大大减小,伪装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情报融合能力测试需要,重点研究了测试空情设计问题。具体论述了防空情报融合的目的和评判准则,基于提出的评判准则分析了测试空情设计策略和步骤,设计了测试空情基本用例,开发设计了测试系统。经仿真测试,测试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空情设计需求,支持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情报融合能力测试。  相似文献   

13.
系统生存性概念在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生存性是指一个系统在受到攻击、出现错误或发生紧急事件时完成其任务的能力。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中部队实施高效指挥与协调控制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指挥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在定义和分析生存性基础上 ,提出了从生存性角度设计指挥控制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外军军官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针对性,重视实践环节,与部队联系紧密。武警初级指挥学院任职教育要加大实用性,完善实践环节,拓展交流渠道,突出特色教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指挥掩护潜艇展开到敌封锁区后作战,对潜艇展开过程进行简要分析,根据潜艇展开的敌情威胁确定掩护兵力的作战任务,从而研究并确定了对潜艇展开掩护行动的指挥组织关系、指挥方式和指挥内容.有助于作战、训练时组织和指挥掩护潜艇展开的作战行动.  相似文献   

16.
模糊理论与D-S理论在指控系统目标识别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获得了普遍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其理论和方法已成为智能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模糊理论与证据理论(D-S)是主要的技术之一.在某试飞指控系统中,为了获得可靠的识别结果需要目标识别的融合问题.系统的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与D-S理论的目标识别融合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具有方法简单、运算量小和识别结果可靠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design of military posture is an exercise in confronting potential enemies’ capabiliti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geographic, technological, temp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No formal model is capable of encapsulating the essentials of so complex an environment for closed or simulated analysis, but it is useful to have an informal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o reason interactively within these dimens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such a scaffolding, patterned on the notion of a military posture as the output of an economic process whose structure reflects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nts of weaponry and expenditures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the environment within the feasibility set determined by the constraints. The analysis remains at an abstract level, but it do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shifts toward preparation for littoral warfare, greater reliance on reserve rather than active forces, and necessary changes in missions among military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18.
液氧与气氧对空气加热器燃烧流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种基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结构的空气加热器,采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加热器内部喷雾燃烧、燃气掺混以及出口流场分布等参数.分析对比了采用酒精/液氧/空气与酒精/气氧/空气两种不同氧化剂物态三组元同轴直流式喷嘴所得到的燃烧流场的区别,并通过改变燃烧室特征长度,分析了两种计算工况的加热器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喷入氧化剂的物态对燃烧流场影响较大,采用液氧喷嘴的火焰较长,气氧喷嘴的火焰分布较宽,且相对于液氧喷嘴,气氧喷嘴的燃烧室前端回流区由于掺混较多的燃气,导致喷注面板附近燃气温度较高,面板承热压力较大.设计的加热器均可保证两种喷嘴的出口流场品质较高,在保证流场出口品质的原则上,气氧喷嘴的燃烧室特征长度可至少小于液氧喷嘴的1/4.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与科研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何同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教学和科研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良性互动的相关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