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波 《中国民兵》2007,(4):50-50
现实生活中,“一”字与我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出门,一路平安;办事,一帆风顺;工作,一丝不苟;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数据中,一为数之始,九为数之极。一是最小正整数,但如果比赛获得第一,则称之为冠军,又是最高的荣誉。可见,“一”字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2.
据说,丰子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因为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上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果然发现,只要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上去。即便是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而另觅生路。  相似文献   

3.
卫浩静  姚建虎 《国防》2007,(5):21-21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后,山西省洪洞县人武部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深入总结民兵参建工作的经验,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结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立足民兵预备役人员实际,科学筹划部署,广泛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十个一”工程,即:完善一批民兵农科服务站点、培养一批民兵农科骨干、扶持一项特色产业、建好一批民兵之家、巩固一批联防队伍、帮扶一所困难学校、资助一批贫困学生、健全一批文娱分队、建设一批“民兵号”工程、推出一批先进典型。目前,此项活动已全面展开,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一天午休时间,湖北省十堰军分区一名领导到机关抽查战士在位情况,发现一名战士不在位,值班干部报告:这名战士洗澡后感冒到卫生所输液去了。洗澡怎么会感冒?不是早就装了电热水器吗?仔细一了解,原来由于训练后洗澡的人比较多,电热水器的水不够用,有的甚至洗到一半热水没了只好用冷水接着洗,这名战士就是一热一冷着凉的。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听机关一位同志抱怨说:现在我们部署一项工作,安排下去后,到了基层一令一申总难尽人意,只有三令五申才能做好。这位机关干部的牢骚看似小情况,实则是关乎部队作风的大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在镇守杭州时,门徒弟子得知他要退休的消息,建议他在洛阳修建住宅,以安度晚年。他听后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每晚就寝时,我都要合计自己一天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如果二者相当,就能够打着鼾声熟睡;如果不是这样。心里就不安,闭目也睡不着,第二天一定要做事补回来,使所作所为对得起朝廷的俸禄。如今我之所以打算退休,就是因我年老体衰,精力有限,能为他人所做之事一天比一天少。对不起百姓,对不起俸禄。营造安乐窝,岂又能安乐?”  相似文献   

7.
如何人比人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安慰人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 但在实际生活中,比却无处不在。与谁比、比什么、怎样比,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比”的境界不一样,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就大相径庭。有的是一味与比自己强的人比实惠、比待遇、比享受、比索取、比名利、比级别、比地位。这种比只会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工作斗志,甚至会丧失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人生准则。不是吗?有的人越比生活越奢侈,轿车换了一辆又一辆。手机换了一部又一部,情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别墅建了一栋又一栋。  相似文献   

8.
拥抱快乐     
人人都喜欢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碗水,对于口渴的人来说就是快乐;一餐饭,对于饿极了的人来说就是快乐;一盆炭火,对于挨冻的人来说就是快乐;一份工作,对于下岗者来说就是快乐;一剂对症的良药,对于病痛者来说就是快乐。有人形容说,快乐是把伞,它为你遮日挡雨;快乐是鲜花,它给你艳丽和芬芳;快乐是美酒,它艳在外表,香在心头。  相似文献   

9.
张建华 《政工学刊》2007,(10):38-38
协调办事是机关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机关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机关干部应当具备的一项业务基本功。协调办事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素质。协调办事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要学会和把握好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工作实践看,需要把握好四条原则,即协调有据,办事有道;谦虚为本,  相似文献   

10.
苏俊 《政工学刊》2007,(11):42-42
周末机关组织听讲座,这本是一件开阔视野、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好事,但有的同志把学习当作完成任务,经常是把名字往考勤表上一签,把水杯、笔记本往桌上一放,便“人在曹营心在汉”了。有的一会儿接个电话,一会儿发个短信,一会儿看看杂志或忙点其他什么“副业”,更有甚者中途溜走,等快下课时再回来装装样子。这种做秀式的学习,既不尊重老师,也不尊重自己,  相似文献   

11.
刘进 《政工学刊》2007,(4):38-40
一、能钻研理论,会理性思考,在学以致用中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个总开关,政治素质不过关,其他素质再高也等于零。提高政治素质,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学好政治理论,关键在于一个“真”字。(一)真学。从内心深处把学习政治理论作为提高素质的基础、增长才干的源泉、履行职责的需要,真心实意地把学好政治理论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舍得把下班后、睡觉前、节假Et等零碎时间用在学习上,锲而不舍,Et积月累,积少成多。(二)真懂。政治理论本来就比较难学难记,如果不认真思考,弄懂弄通,就难以人心人脑,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要把理论观点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搞清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在文字表述中准确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贯彻。  相似文献   

12.
到人武部一年多,我也与《中国民兵》成了一年多的好朋友。开始时,由于我对民兵工作不了解,屡屡碰壁,苦于入道无门。老同志都说你不会的地方就多看看《中国民兵》。这一看,我发现了很多贴近工作的文章,里面有很多破解民兵预备役工作难题的答案。于是,我开始对它“另眼相看”,经常在工作之余捧起研读,有些重要的文章还要看多遍,就像一个淘宝者,找到了一把入门钥匙。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时,谈起了“和谐”这个话题。季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和谐。”总理与季先生探讨的内心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军事院校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基地,是一个培养和储存军事人才的基地,教员是这个基地发展的动力,建设和谐院校。教员内心和谐至关重要。因为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能够健全认识,完善心理品质.明白事理,知荣明耻,不误人子弟;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能够守护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谐相处;教员内心和谐又是一种力量,难不倒,诱不倒,能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干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4.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人们对一位130岁高龄而依然矍铄的智叟能如此长寿十分好奇,纷纷问其长寿之道。智叟说:“我把长寿奥秘已写在这个金制盒子里,谁肯花最高的价钱来买,谁就能得到这个长寿秘诀。”于是,很多有钱人蜂拥而至,竞相出高价收买。后来,被一位富商以十万黄金买去。富商打开盒子一看,只是七个字:“头冷、脚热、八分饱”,感到有些失落,  相似文献   

15.
清爽人生     
初夏,一缕清风掠过湖面,湖边柔软青嫩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那种景致叫清爽;清晨,一粒露珠在草叶上滚动,晶莹地闪烁在晨风中,那种景致叫清爽;雨后的天空明净地袒露着一片蔚蓝,包容着洗礼过的世界,人的心境也如止水一般清新明澈,那种感觉叫清爽;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面对自家门前焦渴的陌路老妪,无声地递过一杯清水,那明亮的眼神送出的是清爽。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一些单位,基层干部见面,习惯问语不是“吃了吗?”而是“今天开啥会?”这恐怕跟会议太多开怕了不无关系,或多或少反映了基层干部的一种“恐会”心理。有的基层干部一说起开会,就把“会”与“海”联系起来,对身陷会海摇头叹息。有人把开会当成负担,认为它是浪费时间、搞形式,因而以迟到早退应付;有人把开会当成休息,闭目养神甚至鼾声大作者有之,交头接耳、接打手机者有之。要端正对待开会的态度,转变观念,从内心出发确确实实把开会当成一种待遇,把开会当作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切实改变开会不动脑、不动手、不动眼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7.
黄海 《政工学刊》2007,(12):50-52
在当代最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却是极其浓厚的。  相似文献   

18.
黄俊 《政工学刊》2007,(9):13-14
决策学研究表明,集体决策较个人决策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已成为现代决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集体决策作为一种群体活动,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特有的心理现象,也称心理效应。党委决策作为集体决策的一种形式,是我党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在党委决策的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陈海涛 《政工学刊》2007,(12):30-30
笔者曾旁听一位基层政工干部的讲课,是一堂关于树立正确婚恋观的教育。他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台下很多同志却是表情淡然。从课后反馈情况看,教育留下的印象不深,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庆恒 《军事史林》2007,(11):57-57
1966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武器展览会上,有一种新型武器的首次面世引起了轰动,这种武器就是积木式组合枪。在这次展览会上,两个年轻人以很快的速度把一支自动步枪拆卸开来,然后又运用那些零件,迅速地组装出来一支冲锋枪。之后,他们再把冲锋枪拆卸开,还是用那些零件,采用新的组装方式很快又组装出来一挺机枪。用这些枪的零件,采同不同的组装方式,他们一共组装出了自动步枪、冲锋枪、弹匣供弹机枪、弹链供弹机枪、车用机枪和带三脚架的中型机枪。整个组装枪支的过程就像变魔术似的,难怪人们被他们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