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洋  谢辉 《环球军事》2010,(3):36-38
1944年1月底至2月初,美海军潜艇“石首鱼”号在中国东海执行第10次作战巡逻任务时,先后遭遇两支庞大的日军水面护航编队。在对日军编队实施近距离袭击时,遭到对方的疯狂反扑。日军护航军舰将“石首鱼”号围困在东海一小片狭小的海域内,不分日夜地连续投下大量的深水炸弹进行轮番攻击。企图使“石首鱼”号葬身海底。但日军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石首鱼”号虽然遭受重创,但却成功死里逃生,成为二战期间美海军遭受最惨烈的深水炸弹攻击却得以生还的潜艇。  相似文献   

2.
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HVU编队护航现代反潜作战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反潜威胁轴"的定义,分析了影响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的三个要素,包括敌潜艇能否发现HVU、敌潜艇能否实现鱼雷攻击和敌潜艇鱼雷能否命中HVU等,并通过仿真、公式计算等方法对以上因素进行了程度量化,确定了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舰艇编队航渡过程中面临敌潜艇威胁严重,潜艇伴随护航是最常用的反潜警戒方式。通过建立敌潜艇威胁方位、配置潜艇警戒方位以及警戒效能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发现潜艇伴随护航存在最佳配置距离,且最佳配置距离可用于确定直接伴随护航配置距离、跳跃式伴随护航活动范围,以及不同性能潜艇之间的错位配置距离等,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4):4-4
中国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起航 中国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6月30日从广东湛江起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5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第6批护航编队由南海舰队“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正在执行第5批护航任务的“微山湖”综合补给舰,以及4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整个编队1000余人。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首次前往索马里亚丁湾,为过往的中外商船进行反海盗护航。弹指一挥间,2009年即将过去,中国海军已先后派出4批驱护舰前往亚丁湾轮值护航。然而,2009年10月,中国籍货船"德新海"号在索马里东南的西印度洋海域,遭到索马里海盗劫持。当然,此时我们的海军也是鞭长莫及,"德新海"号的被劫持地点远在非洲东海岸的中部,马达加斯加岛以北,距亚丁湾的中国护航航线实在是太远了。但是,为什么在各海军强国数十艘战舰的看管之下,索马里海盗仍旧"生生不息"?中国以及国际社会有无更好的方法,从根本上遏制索马里海盗对商船的袭扰?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潜艇技术和战术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海战中产生了不少名噪一时的潜艇和潜艇指挥官。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倒霉"的潜艇被人们所记住。排行榜第一名:日本"吕-34"号潜艇。上榜理由:被土豆"吓沉"的潜艇。1943年初,为配合美军在西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反击行动,美国海军在海上实施封锁,切断日军对新几内亚群岛的增援和补给。4月初,美国"奥邦农"号驱逐舰在奉命对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进行战斗巡逻时,突然发现一艘日本潜艇从己方军舰旁边破水而出。美军舰员们十分惊呀,军舰上火炮手立即摇动火炮对准潜艇,准备用火炮攻击日军潜艇。但由于潜艇距离军舰实在是太近了,已经进到了军舰火炮的射击死角之内,火炮无法发挥作用。正在慌忙之际,一个美军水兵见到军舰甲板上有一堆土豆,  相似文献   

7.
事件     
《环球军事》2011,(14):4-4
中国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起航 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7月2日从湛江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8.
海事广角     
《现代舰船》2012,(10):6-7
1踏上归途2012年8月17日,由中国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青岛"舰、"烟台"舰和"微山湖"舰组成的舰艇出访编队结束了对以色列的友好访问,踏上回国航程。至此,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自2月27日从山东青岛起航以来,圆满完成了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及出访乌克兰、罗马尼亚、士耳其、保加利亚、以色列5国等任务。(陈典宏米晋国汪汉宗摄影报道)2新舰再获表彰"钱三强"号远洋综合调查船,一艘入列不到4年的年轻战舰,却在人民海军的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个首次,一项项纪录,连续3次受到了海军机关的通电表扬,在不久前执行的一次重大任务中,被海军誉为创造了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一  相似文献   

9.
刘锦秀 《国防科技》2003,(10):86-91
在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护航驱逐舰“英格兰”号在11天内击沉了6艘日本潜艇,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护航驱逐舰和名符其实的“潜艇杀手”。是“英格兰”号改变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26日13时45分,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编队由“武汉”号和“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共800余名官兵。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19日,马鞍山号、温州号导弹护卫舰和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批护航舰艇编队抵达三亚某军港。第四批护航编队2009年10月30日起航,11月27日正式接替行护航任务,历时176天,期间总计护航46批660多艘中外船舶,成功解救中外船舶3艘,接护获释中外船舶4艘。  相似文献   

12.
1.2月27日,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从青岛出发驶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编队由北海舰队的"青岛"舰、"烟台"舰和南海舰队"微山湖"舰组成,这也是北海舰队首次赴索马里护航。2.3月4日,经过在海上6天6夜的连续航行,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首次在大洋上成功进行油料和淡水补给。3.护航编队的官兵除了完成护航任务,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样精彩。瞧,他们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舰船》2011,(11):59
我国的未来常规动力航母编队,至少需要一艘四五万吨级的快速综合补给舰,标准应该是2艘补给舰。在综合补给舰的基础上,整合二战护航航母与日本改装型航母的设计理念和战术运用思想,创造出"护航补给舰"这个慨念。这种在未来航母编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护肮补给舰只很像日本二战时期的肮母"赤城"号、"加贺"号那样,顶置飞行甲板,但是此处将日本的木质飞行甲板升级到高强度铝合金甲板,  相似文献   

14.
4月份的一天中午,东海某海域,驰骋在巡逻线上的东海舰队某护卫舰大队编队指挥所内,除了传令兵偶尔传递口令的声音,此时正陷入一种战前的短暂沉寂。突然,"丁零零"一长声战斗警报打破了寂静。"接上级通报,有‘蓝军’护航运输编队正驶向我封锁海域,编队1号、2号成单纵队全速接近!"随着大队长陈余的战斗指令,一场与"蓝军"护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4日,圆满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九批护航编队"武汉"舰和"玉林"舰驶抵广东湛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据悉,此次护航行动历经176天,航行7万余海里,安全护送中外船舶41批280艘,其中中国船舶122艘、外国船舶158艘,成功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纳威尔3"号商船实施了专项护航,派医疗救护人员为5艘中外商船伤病船员实施了紧急救治。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6.
事件     
《环球军事》2014,(19):4-4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伊朗 9月20日,中国海军第17批亚丁湾护航编队停靠伊朗南部阿巴斯港,开始对伊朗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也是我海军舰艇首次访问伊朗。护航编队“长春”号导弹驱逐舰、“常州”号导弹护卫舰由伊朗海军“阿尔万德”号导弹护卫舰引导,平稳驶入阿巴斯港。  相似文献   

17.
海事广角     
《现代舰船》2013,(1):6-7
1启航2012年11月9日上午10时许,由南海舰队"黄山"舰、"衡阳"舰以及11月7日先期出发的"青海湖"舰组成的我海军第十三批护航编队,从广东湛江某军港解缆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二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此次执行护航任务的三艘舰艇都是再度出征,执行第二次护航任务。(李建红报道)  相似文献   

18.
护航编队的队形配置是护航行动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考虑的问题,针对单舰伴随护航编队队形配置问题进行了需求分析,建立了护航舰艇拦截海面目标动态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从理论和仿真2方面进行单舰伴随护航舰艇编队队形配置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关于单舰伴随护航编队队形配置方案的结论,该结论有助于提高护航任务完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事件     
《环球军事》2010,(7):4-4
中国第五批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3月15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第四批护航编队会合。第五批护航编队3月4日从海南三亚起航,先后穿越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航程4300多海里。会合后,第五批护航编队将派出部分人员,学习了解第四批护航编队护航经验、护航组织实施程序及当前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情况。两批编队将从3月15日~20日共同执行两次联合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20.
军闻述评     
<正>中国海军第五、六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交接当地时间2010年7月14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4日下午15时),海军第五、六批护航编队在位于亚丁湾西部海域的"广州"舰上举行了护航任务交接仪式,顺利完成了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交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