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战士:我想就我军的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提几个问题,可以吗? 指导员:可以。战士:首先请谈谈,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什么? 指导员:三总部有关文件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中央军委的一项重要决定,是保证战时我军能够迅速动员扩编应付突发事件的重大措施”,“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一切工作要有利于战时快速动员。具体说来在思想上要确立战时快速动员,在组织上要适应战时快速动员,在措施上要保证战时快速动员,在训练上要突出战时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2.
驻四川省大竹县某预备役炮兵团在1996年度整组工作中,狠抓法规教育,增强三个意识,整组工作进展快,质量好。 今年2月初,这个团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目前一些预任预编官兵和社会人士对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有的认为当预备役战士不吃皇粮不拿军饷,平时没待遇,训练待遇低,当预备役战士吃亏;有的认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一些预备役部队,为了保证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落实,上级免除了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县(区)民兵军事训练任务。我感到,这样做有欠妥之处:第一,预备役部队人员补充来源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是当年退伍的战士,二是当年训练合格的基干民兵,如果不搞民兵训练,实际上就堵塞了预备役部队兵员补充的第二条渠道;第二,军事训练是活跃民兵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如果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预备役部队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正规预备役部队。所有曾在部队服役3—9年的退伍士兵,均须在正规预备役部队服役3—6年。在正规预备役部队服役期满的士兵及已服过现役12—22年的退伍士兵转入长期预备役,服役到45岁,服现役22年以上的退伍军人,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这些人在60岁以前仍有服预备役义务。另一类是志愿人员组成。志愿预备役部队平时仅有番号和少数现役军人骨干。  相似文献   

5.
美国建立预备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美军在战时迅速扩充部队和补充兵员。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美军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组建的武装组织,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备部队是现役部队的“全面合作伙伴”和后备力量。美国防部指出:由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组成的预备役是美国防务战略和美军作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国家面临紧急状态和进入战争时,它们即会被赋予大量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战士:上次您说到,外国很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建设,请具体讲一下好吗?指导员:好。先说美国。美国陆军除把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扩充部队的主要兵源外,还将一部分预备役部队预先编入现役部队。美陆军建立了陆军后备队人事中心,还设立了专门的预备役征集机构,以加强对预备役兵员的登记和征集工作。按计划,到1988年,陆军后备队的专职人员将增加到3.4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的专职人员增加到7.88万人。1985年,美陆军编组预备役部队总数达110.4万人,比1976年增加28.1万人,平均每年递增4.7%,而同期现役部队的兵力仅增加8万人,平均每年只递增1%。计划到1988年,陆军现役部队仍保持78.1万人,而陆军预备役部队将增加到80.58万人。美军预备役部队的武器装备过去都是从现役部队淘汰下来的,为改善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运城市某预备役炮兵团指挥连预编指导员、山西远英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景庭,2002年走入向往已久的绿色方阵——成为一名预备役军官。作为一名“军人”,李景庭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从加入预备役那一刻起,他就以一名现役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完成上级和团里交给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我国预备役部队组建20周年之际,有幸拜读记述预备役军官王力威事迹的通讯——《王力威市长:预备役上校在行动》一文,令人感动。王力威作为一名地方领导,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兼任的预备役军官职务尽职尽责,屡创佳绩,实属难能可贵,展现了共和国新一代预备役军人的风采,对我们做好当前的预备役部队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革命面前,如何根据实战需要,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信息战的研究和训练,笔者谈几点粗略的认识: 一、调整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知识结构,积极争做复合型知识军人。从世界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可以看出,信息化战争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因此,民兵预备役全体官兵必须按照江主席争做"学习型军队、学习型军人"的重要指示,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那城镇走来,我们从那山乡走来,光荣的预备役,新的部队新的风采……”摄像机对准了正在参加歌咏比赛的预备役战士。于是,天津电视台新闻节目里播放了他们演唱时的情景。这是天津预  相似文献   

11.
虞彦龙,1959年3月出生,研究生,现任浙江省临海市常务副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7月任预备役师某团政委,当年被评为优秀预任干部。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好预任干部,首先要从普通一兵做起。“不想挂虚衔,只想做实事”在一些人看来,预任职务只不过是个“摆设”,但虞彦龙却不是这样看。他说:“预备役军人尽管平时和老百性没有什么两样,但履行军人的职责与现役军人却是一样  相似文献   

12.
黄光汉 《国防》2005,(2):50-51
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是以预备役人员和预备役常驻人员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的常驻营区的建制分队,主要担负训练示范、技术保障、反恐维稳、抢险救灾、以劳养武、营院管理等任务,是预备役部队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应急机动力量。近年来,我们针对预备役部队“亦军亦民”的特点,着眼“战场”与“市场”需要,按照“军事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社会化保障”的思路组建了一支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预备役部队现役军人少、训练骨干不足的困难和矛盾。现结合我们的实践,就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的“建设、训练、管理、使用、保障”…  相似文献   

13.
崔仁舰 《国防》2006,(4):82-82
预备役军兵种部队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的主体,专业性要求高。但是,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预备役军兵种部队的专业对口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军兵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专业对口率。一、抓征兵,搞好专业对口兵员储备。预备役军兵种部队的兵员主要来自复退军人,复退军人的专业对口率是制约预备役军兵种部队专业对口率的关键因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预备役军官的作用,对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预备役军官的情况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不少同志热心预备役工作,把预备役部队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干,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预备役军官上了名册、发了军装、授了军衔,但只是把预备役职务看作是荣誉,任职尽责、当主人翁的意识不强;二是职责标准不明  相似文献   

15.
预备役部队的营长虽然是现役军人,但不像现役部队的营长,平时,手下没有兵。因此,对营长的使用各单位不尽一致。有的把营长留到团的各部,有的把营长集中在预备役团机动使用。这样做就使营长事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他带着对军营的深深眷恋光荣退伍,主动报名加入预备役部队。2013年9月,北京军区组织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考核,他全身心投入训练,奋勇夺冠,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预备役士兵的强军梦。他,就是河北某预备役炮兵旅四连预备役士兵张行奇。  相似文献   

17.
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的优秀骨干队伍中,有一位身材娇小,意志坚强的女预备役战士,她就是李云霞。刚加入预备役部队时,李云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部队的一切都还较为陌生,离一名战士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团队举行的基础训练中,她对每一个队列动作都认真体会,仔细琢磨,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不断培养自己顽强的作风和严谨的纪律观念,就是凭着敢于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李云霞取得了优秀成绩,被评为“队列标兵”。  相似文献   

18.
由于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编组起来的部队,因此重视和抓好现役军官的军事训练,提高现役军官素质,是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带动预备役官兵训练,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目前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不能全部对口调入,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后现役军官大量增加,预备役部队在平时战备和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任务增加的情况下,更应该改变以往过分倚重实际工作锻炼提高现役军官素质的思路,重视和加强其现役军官的正规化训练,以全面提高现役军官的军事素质。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训练网络,预备役师要建立  相似文献   

19.
汪虹桥  李晓东 《国防》2014,(8):17-17
正在现代军事形态下,信息化人员与信息化武器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总体偏低,他们对建军作战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机械化形态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预备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因此,新形势下围绕实现"能打胜仗"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除了要加快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配备外,必须重视培育提升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预备役方面的知识和组建预备役部队的意义,增强预备役军人的光荣感、责任感,本刊编辑部和锦州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政治部联合编写了这份对话录,共4讲,分别于今年第二、五、八、十一期刊出。这份时话录,既可作为预备役军人的读物,也可作为预备役连队开展热爱预备役部队教育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