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酝酿已久的科索沃危机终于演变成战争。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对防区外一主权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也是冷战后在欧洲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一、美国率领北约发动战争的战略目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  相似文献   

2.
最近两个多月以来,由于美国和欧洲盟国在北约新秘书长候选人问题上意见分歧,争执不下,使得北约“总管”这一职务一直空缺。后经过讨价还价,1995年12月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索拉纳才被任命为新秘书长。北约秘书长如此难产历史上尚属首次。 北约,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组成的军事集团,成立于1949年4月。40多年来,北约在冷战时期扮演了与华约对抗的角色。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以后,它提出了东扩战略,以图主宰欧洲事务,并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年来更是十分活跃,其角色突然吃重。  相似文献   

3.
冷战期间,北约潜艇部队的关注焦点一直是苏联的战略核潜艇。这类潜艇被认为是北约海军的主要威胁。冷战结束后,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这其中也包括鱼雷的作战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约这个在东西方紧张对峙年代应运而生的“军事集团”,并没有因为它的敌人——华约的土崩瓦解而更加生机勃发;相反,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演变,特别是近来北约内外部面临矛盾的日渐显露表明:今天的北约,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北约发起或参与了在波黑、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数次重大军事行动。这些重大军事行动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在冷战后北约进攻性新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二是严重依赖美军,三是整体军事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利比亚之战是“9·11”以来的10年间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三场战争。如果把视角进一步拉开,利比亚之战又是冷战结束20年来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五场战争。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一个以全球利益为国家利益的国家,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以建立山它主宰的世界安全新秩序为国家战略目标。 目前美军编有6大联合司令部(United Command),即太平洋总部、联合部队总部、欧洲总部、南方总部、北方总部和中央总部。联合司令部是按战区划分,一般  相似文献   

8.
<正>在北约特别的核机制框架下,冷战中德国曾拥有可观的战术核打击能力。冷战结束后,这种能力并没被剥离,但一度受到了削弱。不过,伴随着欧洲防务局势因俄乌冲突变得紧张,德国的战术核打击系统也开始得到加强和革新。冷战时期在北约组织的战略计划中,德国将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交战的主战场,因而虽然德国并没有自己的核武器,却长期保留着一支具备战术核武器携载能力的攻击机部队,它的任务就是战时投掷由美国提供的战术核武器,  相似文献   

9.
《世界军事》2022,(2):10-13
北约5次东扩历程 有必要先了解一个名词:北约东扩,指的是北约将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国家纳入该组织. 1985年,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首次会面.其时,冷战尚未结束,由于军备竞赛,双方都疲惫不堪,有必要坐下来聊聊.在当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谈判中,有个重要条件就是北约停止东扩.  相似文献   

10.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长达78天、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空中打击行动。综观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全过程及其影响,可以看出,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美国将继续保持其全球“军事霸主”地位,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失衡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  相似文献   

11.
吴鑫  杨涓 《军事历史》2011,(5):55-61
1949年,美国为遏制苏联,联合12个欧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相对完备的行政和军事机构,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冷战结束后,北约由防御性军事组织演变为进攻性军事组织,由区域性军事集团演变为全球性军事集团,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得力工具,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铁幕落下,世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两极对峙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左右了世界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并未承继昔日苏联的雄风,一度受到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挤压,生存空间处于困窘当中。近年来,北约东扩、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以及独联体内发生“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13.
屈强 《环球军事》2009,(2):27-27
前北约秘书长乔治·罗布森讲述当年俄罗斯官员首次参观北约位于布鲁塞尔的总部时,出乎他的意料,这些俄罗斯客人非常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对北约总部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马建光  张明  钟华 《国防科技》2012,33(4):74-80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一直对俄罗斯实施战略挤压。北约东扩的步伐不断加快,北约干涉的触角不断延伸。通过东扩和干涉北约形成了对俄的”弧形包围圈”。近来,美国不断继续增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高调重返亚洲,实施战略东移。为此,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也结合新军事变革,不断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旨在恢复和增加在亚太的影响力。文章对俄罗斯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的战略考虑予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末,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又聚硝烟。当今独一无二的北约军事集团悍然开动国家机器,对南联盟这个弱小的主权国家进行“焦土式”狂轰滥炸,南联盟遭受了灾难性的蹂躏。在冷战早已结束的今天,居然又爆发了如  相似文献   

16.
《国防》1999,(5)
科索沃战争是世界上景强大的军事组织——北约侵略弱小主权国家的战争,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事件,将给世界的安全形势带来多方面、深层次的负面影响。概要来说,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苏石 《环球军事》2013,(12):71-71
该书是中国北约研究丛书之一,是一本55万字的学术专著。本书突出一个“新”字后冷战时期新北约不同于冷战时期旧式北约的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以及同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8.
5月的欧洲-大西洋地区,政治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5月24日,俄罗斯与美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并发表了美俄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声明;5月28日,北约19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一时间,“冷战彻底结束”,“美欧关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2日,7个中东欧国家成了北约的新成员。当天,在北约总部的大楼前升起了这些国家的国旗。尽管美国驻北约代表尼古拉斯&#183;伯恩斯宣称,北约此次东扩不会恶化布鲁塞尔与莫斯科之间的关系,但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还是对北约进入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做出了消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冷战时期产物的北约组织,为适应国际战略格局的剧变,在失去昔日战略对手的情况下,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对其职能、军事结构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1991年月在罗马召开了北约罗马首脑会议。这次首脑会议提出了北约"新战略概念",从以前的对付苏联为主的"灵活反应"战略,转向以在欧洲地区预防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