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中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新四军在江苏淮海、盐早地区创建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敌后19块根据地之一。1945年夏季,苏北抗日根据地,北达陇海路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相联,南至宝应、盐城一线,与苏中抗日根据地相依靠,西临运河,与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相呼应,东濒黄河,有20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整个区域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苏北抗日根据地由于地扼华中、华北联系的枢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是华中敌后抗日…  相似文献   

2.
我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和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互相呼应配合,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抗战八年中,山东抗日军民共作战2万6千余次,歼灭日伪军50万余人;到抗战胜利结束时,除济南、青岛等几个大城市外,山东已经全部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3.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华中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和新四军在八路军的密切配合下,开辟和创建起来的.它东濒黄海、东海,西至汉水及武当山脉,南迄浙赣线,北抵陇海铁路,处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按军事斗争形势,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皖江、鄂豫、浙东等八个战略区。到1945年8月,华中根据地全区总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千万,主力部队31万人,武装民兵60多万人.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八年抗战中,承担了抗击日伪军总兵力约1/4至1/3.据不完全统计,抗击日军16万人,占侵华日军总数的23%;抗击伪军23…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抗战八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与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5师师长李先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原地区的实际相结合,以敢于实事求是,善于实事求是的胆识和智慧,创建、巩固、发展新四军第5师和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一支拥有5万正规军、30余万民兵的人民武装和一个纵横1000多里、人口2000多万的举足轻重的中原敌后战略区。(一)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李先念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从延安出发,于12月底到达河南竹沟,接着于1939年1月率部向武汉外围挺进。当时,武汉外围地区有20余万日伪军与40余万国民党军队在此相持。武汉会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湖北·武汉新四军研究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何光耀,张肇俊1995年9月6日至8日,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湖北省和武汉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联合在当年新四军军部诞生地──武汉市,召开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后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 ,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巨大胜利。新四军一成立 ,中共中央根据抗战的形势和任务 ,及时地作出了新四军东进 ,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这是抗战初期我党对新四军行动作出的十分重要的战略决策 ,它为开创华中地区抗日战争新局面 ,乃至夺取整个抗日战争胜利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新四军东进 ,发展华中战略方针的确立   1 937年 1 0月 ,经中共中央的努力 ,国共两党代表团多次谈判 ,终于达成协议。1 2月国民党政府军政委员会宣布南方八省 1 3个地…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因其成绩卓越、经验丰富,曾被毛泽东赞誉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①,“华北抗战的堡垒”,其经验“足以成为各地如何唤起民众以密切配合抗战的模范”。是“沦陷区民众抗日斗争的导标”③。8年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30多万人。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壮大。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的1945年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野战军和地方军发展到32万多人,基干民兵扩大到9…  相似文献   

9.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在八年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30多万。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壮大。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11月,该根据地“野战军和地方军发展到32万多人,基于民兵扩大到90多万人,形成了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晋、察、冀、绥、热、辽纵横数千里,人口达4000万的战略基地”①,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②;“华北抗战的堡垒”;其经验“足以成为各地如何唤…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创建了多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以抗日根据地为依托,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歼灭了大量日军.在当时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广泛动员民众,建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抗日救国会以及农、青、妇等多种抗日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11.
“湖北抗战”学术讨论会综述何光耀,张肇俊199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已确定1995年9月在湖北召开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为迎接这次学术讨论会,湖北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于1994年10月26日至28日...  相似文献   

12.
梁茂芝 《环球军事》2014,(23):55-57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第129师进驻河北涉县,创建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涉县是该根据地的心脏,最多时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就在这里战斗、生活了6年之久。八年抗战中,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根据地的抗日军民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多人,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发展到29万余人。日军视刘伯承、邓小平为“眼中钉”,多次重兵“围剿”。1943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在涉县经历了抗战期间最严重的一次危险……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坚定地贯彻中共中央"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始终坚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并成功地建立起苏北抗日反韩统一战线,胜利地实现了江南新四军主力北上,开创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韩峰 《中国民兵》2007,(6):10-11
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打响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除东北抗日联军外,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三大战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组成了坚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人民武装蓬勃发展,抗日人民自卫军、自卫队和民兵组织在战斗中成长壮大,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抗击了关内侵华日军的58%至75%和伪军的90%,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独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8年抗战,艰苦卓绝。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挺进敌后广大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有220万民兵和1000万以上的自卫队这样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的支援和配合。据各抗日根据地的不完全统计,8年中民兵共作战29万多次,歼敌10.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相似文献   

15.
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打响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除东北抗日联军外,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三大战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组成了坚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人民武装蓬勃发展,抗日人民自卫军、自卫队和民兵组织在战斗中成长壮大,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抗击了关内侵华日军的58%至75%和伪军的90%,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独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8年抗战,艰苦卓绝。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挺进敌后广大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有220万民兵和1000万以上的自卫队这样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的支援和配合。据各抗日根据地的不完全统计,8年中民兵共作战29万多次,歼敌10.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相似文献   

16.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率日伪军7万余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一举歼灭八路军主力。面对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主力适时跳出日伪军的合围圈,使日军的合围计划彻底破产。日军恼羞成怒,遂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区“清剿”,大肆搜剿八路军,捕杀抗日群众,疯狂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9月下旬,日伪军不断合围北岳、平西地区。涞源、易县、徐水、满城4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部队和周围村庄的数万群众被迫隐蔽到狼牙山区。 狼牙山,耸立在荆轲出征刺秦王时慷慨悲歌之易水河南畔。这座大山群峰突兀连绵,壁若斧削,大沟深壑,怪石林立,宛如一群雄狮猛兽,以其险峻,雄资俯瞰着易(县)、满(城)、徐(水)、保(定)区域的山川平原。在狼牙山西边的巅崖,是数千年为远近人们所景仰的充满美妙传说的名胜一棋盘陀。在抗日战争时期,狠牙山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东部制高卢、,在历次反“扫荡” 中,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和附近群众常到山中  相似文献   

17.
1940年10月,苏北根据地开辟后,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在苏北建立,陈毅任代总指挥。次年一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他和刘少奇同志一起率领新四军部队,奋战大江南北,坚持华中敌后抗日。1940年下半年到1942年底,陈毅在苏北工作了两年多时间,肩负着华中军事指挥的重任,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在这期间陈毅还亲自指导了苏北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华中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陈毅善于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与华中、苏  相似文献   

18.
由晋察冀地区的党组织和八路军第115师一部、晋察冀军区部队共同创建的被誉为“华北抗战堡垒”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在八路军总部的正确指挥下,在粉碎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疯狂“扫荡”以及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挑衅的基础上逐步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本文着重论述1939年至1942年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与日本侵略军的激烈搏斗中巩固和发展的历程。 120师主力东进,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 1938年9月至12月召开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根据形势的发展,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为了完成“巩固华北”的战略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八路军第115师主力、120师主力和129师主力先后挺进冀鲁地区,协同当地军民更加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1944年4月,毛泽东从中国敌后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出发,决定派兵深入中原腹地,开辟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第1支八路军支队挺进豫西,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控制了北临黄河,西接潼关,东连平汉路,南靠伏牛山200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拥有300余万人口;建立有6个行政专署和新安虎地、宜阳、登封等2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八路军正规部队发展到近万人,地方独立团武装发展到8000人,民兵武装发展到7000余人①。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罗焕章在新四军建军60周年之际,《新四军发展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秘书长马洪武教授和童志强等9位党史教学、研究工作者,经多年努力集体撰写而成。它将新四军的发展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