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的功能,既有为战的一面,又有“为看”的一面: “看”,就是通过恰当地利用“天时、地理、人和”等诸方面的条件,巧妙地显示军事实力,以形成威慑力,达到“不战而屈”、“不战而止”或小战而取大胜的目的。为战与“为看”二者是互相联系的,国防建设的立足点,是既要“中看”又要“中战”。“中看”而不“中战”的国防是脆弱的国防,而脆弱的国防是经不起严峻战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局为了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大搞穷兵黩武,加快军队建设和军事工业发展。近几年来,台湾的武器进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军费开支也居世界前列。台湾当局甚至提出了“先发制人”、“瘫痪战”等战略战术思想,公然声称要对大陆发动“第一击”,台“国防部长”汤曜明也宣称:“不一定要等对方先动手,不排除先对大陆军事目标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3.
护理工作是平凡而神圣的,她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着病人伤痛的心灵。无论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她会把爱与奉献当做自己永远追求的目标。用大爱点燃生命之光为了家人,为了爱,我们要平安、健康、坚强地生活,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耐得寂寞的精神。改进领导机关作风,就要准备长期地默默无闻地做工作,心平气静,耐得寂寞。(一)不为出名挂号所累。把干工作看做是职责所系,而不是为了出名挂号。把岗位当做辛勤耕耘的园地,而不是表现自己的舞台。下部队蹲点不要一味追求“蹲点效应”,而要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5.
自卑与超越     
自卑并非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自卑。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出身、地位、经济、长相、个性、能力、学识等不如人意而自怨自艾。甚至名人伟人有时面对无限的时空,也会莫名其妙地产生自卑感。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造的。”人们一般都认为,自卑是一种必须克服的不健康的心理。其实不然,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反而让人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现状,从而产生改变自己、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渴望和动力。所以阿德勒又说:“人类的自卑感乃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超越…  相似文献   

6.
她是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中枢神经”部分的主管军代表,用她日记里的话说:“军代表不能战死在沙场,就理应为沙场而死战。”因为,她认为自己“签的不仅是生产合同, 更是保证战友生命和战争胜利的‘保险单’。”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中“奇正相生”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军事学术价值,历代兵家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如何理解“奇正相生”?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孙子兵法·势篇》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又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在这里孙子深刻地论述了“奇正  相似文献   

8.
李涵  郭凯 《政工学刊》2010,(7):49-49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军人以牺牲奉献为己任,身系国家民族安危,情牵炎黄子孙福祉,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大荣大辱,也最为崇尚荣誉、追求荣誉、珍视荣誉。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就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相似文献   

9.
简观  王炜 《环球军事》2010,(18):10-11
近日,以色列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发布了两张前女兵与巴勒斯坦囚犯的照片,引起了舆论大哗。这些视频让人们回想起了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丑闻。对此,上传照片的前女兵伊德恩·阿伯吉尔不屑一顾地声称:自己“不理解这些照片有什么过错”,以国防军则称这些照片是“丑陋和无情的。”  相似文献   

10.
瞄准式战斗部是通过使战斗部的扩散区域瞄准目标预估位置来进行攻击的。扩散区域如果太小,则目标进入这个扩散区域的概率就会降低。而如果扩散区域太大,则战斗部破片密度就会降低,击中目标的破片数量就会减少。如果将战斗部的扩散区域近似为一个圆形,则存在一个最佳的扩散半径使导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最大。引入最佳扩散半径的概念,将防空导弹引战配合对最佳毁伤概率的追求转换为对最佳扩散半径的实现,减少了引战配合的计算量,提高了引战配合的实时性。这样,就为目标预估位置的求解和剩余飞行时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带有瞄准式战斗部的导弹引战配合优化设计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全胜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敌屈服为浅层目标,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需要强调的是,“迫敌屈服”只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内涵,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孙武在其兵法“谋攻篇”中高层建瓴、大气磅礴地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要言不烦、主旨鲜明地指出“不战”、“非战”,并非宣扬消极弃战或胆怯畏战。而是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和主张的“全胜”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他对  相似文献   

13.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在谋划中华民国的建国方略中,第一次制定了中国的国防计划。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在研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况,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在革命实践中,又对旧三民主义加以改造,提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丰富的国防和军事建设思想。他主张要为民族生存而战,为实现和平而战,为铲除专制皇帝和封建军阀而战,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战。  相似文献   

14.
祁小东 《环球军事》2008,(24):59-59
据《简氏防务》报道,为使特种力量在未来战争发挥“力量倍增器”的作用,印军将在新的联合作战理论的指导下,整合陆、海、空三军特战力量。印国防部在论述新的联合作战理论时说,“在未来战争或冲突中.特种部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许是战略层次的,也许是战役层次的,也许是战术层次的。”印军的一份秘密文件建议,整合后的特战部队装备C^4I系统,并由以色列军队训练。文件强调,为了成功地实施联合作战.在作战行动中,联合特战力量将得到其他作战力量的情报和精确制导支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汉字语源出发,根据荣格心理学的原型观念,通过汉字“战”的语源分析,探寻蕴含在汉字深处(因而也是汉文化底层)的战争观念。文字学认为,“战”()字中单为声符,戈为形符,而作为声符的单系“战”字的隐义,亦即“战”的战争原型。古文字研究表明“单”为鳄类爬行动物,象征着人性中凶猛残暴的兽性;而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深处的主管攻击、暴力的部分正是原始脑的“爬虫复合体”(鳄类)。这些研究成果与无意识心理学中的阴影原型(人性中的兽性)不谋而合。因此通过文字学与心理学我们找到了战争冲动的原始意象,也从中发现了相应的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层面深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了网络中心战的取向性、不确定性、健壮性、适用性以及可靠性,旨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网络中心战背后所蕴涵的原则,更好地把握网络中心战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国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热爱她的人民会挺身而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与荣誉而战,这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所以,当一些反华势力公然支持“藏独”企图分裂中国时,当奥运圣火的传递受到“藏独”分子的阻挠破坏时,当一些国外媒体不顾铁一般的事实歪曲报道污蔑中国时,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愤怒了,他们站出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行动捍卫着祖国的利益和尊严,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8.
全球范围内,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得人类战争模式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美军正在大力推进的军事变革——或称“国防部转型”,被军事学术界公认为代表了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有人说,这一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中心战”,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真正确保“网络中心战”得以实现的却主要是“全球信息栅格”,这种技术被军事家称之为“网络中心战”的“大脑”。一、全球信息栅格(GIG)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相似文献   

19.
追求与强求     
追求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强求也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追求和强求因一字之差,从表象上看起来都是奋进,却蕴含着不同的生活理念。一个是健康向上的、积极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个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浮躁的生活势态。也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什么是“追求”、什么是“强求”,头脑里也没有清晰的“追求”和“强求”这两个概念去指导生活,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被这两种方式所涵盖。有追求才会迎难而上,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生活中,矛盾和问题以及工作中的失利总是难免的,有了追求会感到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上台伊始的陈水扁,急不可耐地抛出了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主张。台湾海军为了抓住机会向台湾新领导人一表忠心,又把早已有过的“假想敌舰队”拉出来张扬了一番,并且声称台湾海军是未来台湾“决战境外”的第一线作战主力,“决战境外”对台湾海军而言,就是“扩大防御纵深”,以达成“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的作战目的。同时还刻意地向媒体透露台湾海军又有“鄱江”“昌江”“珠江”3艘“锦江”级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