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的教训     
褚银 《国防》2007,(8):76-79
蒋介石是个不轻易低头认输的人,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改弦更张,他一心要消灭共产党和红军.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兵力,分北、南、东、西四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是个不轻易低头认输的人,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改弦更张,他一心要消灭共产党和红军.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兵力,分北、南、东、西四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1965年8月6日发生的“八·六”海战是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后,对其军事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战。“八·六”海战的发生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1965年底,台湾海军总司令部在最后一次作战会议上,向蒋介石提交了“‘八·六’海战及乌丘海战检讨”,总结了台湾海军这两次海战惨败原因和教训。蒋介石在会上指出:“‘八·六’海战是国民革命军撤退到台湾来台海战役的第一次失败,乌丘海战是第二次失败,  相似文献   

4.
解决香港回归问题,近代中国有过三次机会:一次是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曾提出归还香港;一次是1942年开罗会议时,美国曾建议蒋介石收回香港但遭英拒绝。还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时,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问题没有被提上日程。但中国政府在建国之初就声明过,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不属于通常所说的“殖民地”的范畴。我们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要全面、正确反映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历史,揭示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彼知已”,有必要对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军事战略(下文中简称“围剿”战略)加以研究。 一、蒋介石“围剿”战略的主要内容 1930年 10月至 1934年 10月,蒋介石为了巩固其反动独裁统治,对全国的红军和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五次“围剿”中,蒋介石陆续提出了一些“围剿”的方针和作战原则,逐步形成其所谓的“剿匪”理论。纵观蒋介石在五次“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6.
北伐战争序幕揭开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总司令部裁撤。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后,为发动旨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二次北伐”,蒋介石第二次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9年春,总司令部裁  相似文献   

7.
“庐山军官训练团”全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它的开办,是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一项重要步骤,也是蒋介石“整军饬政”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10,(2):42-42
1948年春夏,蒋介石政权内外交困,摇摇欲坠。面对严峻的形势.国民党党内怨蒋批蒋的声浪日盛一日,为此,蒋介石召集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各省、市的负责人,在南京召开了一次高层党政检讨会。  相似文献   

9.
1950年4月28日,蒋介石从台北飞抵浙江定海域郊机场。这是自1949年5月,蒋介石第4次巡视舟山。随行的有“总统府”局长俞济时、刘牧群,机要秘书曹圣芬,海陆空军三位侍从武官,还有蒋介石私人顾问柯克。柯克是美国海军上将,前驻华舰队司令。二战诺曼底登陆时,柯克是美军海军舰队司令。蒋介石一行驱车察看环岛战备公路及码头。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  相似文献   

11.
1955年6月15日,是黄埔军校建校30年校庆日.兵败大陆的痛楚,使国民党军的士气低落、军心不振.戎马一生、视军权为命根子的蒋介石没有忘记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重整军心,一显军威.是日,台湾军方根据蒋介石谕命在台北军政学校操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没有见到胡琏前,恨不得将积蓄已久的怨气全部倾泻到他的身上。但当胡琏戴着青纱来到面前时,念他是孝子,蒋介石不但没有迁怒于他,反而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亲切安慰了他一通。最后才问胡琏有什么办法能便12兵团转于有利的态势。 胡琏想了片刻,说:“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13.
军衔制度是军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受到蒋介石的深刻影响.蒋介石的军事等级观念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他的理想,国民党军队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军衔制度,包括军衔的授予制度和晋升制度.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制定了严格的军衔制度,但该制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蒋介石又从实用角度出发对该制度做出了种种改造,如增加职务军衔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得军衔泛滥,导致国民党军官的素质每况愈下.对此蒋介石试图采取缩编裁军和教育军官的方式进行补救,但是未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四川西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历来是西南军事重镇。古时,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曾屯兵西昌;解放前,这里的泸山上建有蒋介石特宅,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在泸山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军事史林》2010,(11):35-37
1949年,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一手操控的国民党政权,经历了由南京而广州、而重庆、而成都,再至台北的四次迁移。人民革命的暴风骤雨,使蒋介石尝尽了“冬天饮寒水,雪夜渡断桥”的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2,(5):49
蒋介石平生恨别人擅权,对身边人员更是防范甚严。蒋手下曾有一名得力助手杨永泰,此人是旧政学系首领,精明干练,满腹经纶,1930年,由国民党元老张群推荐给蒋介石。蒋杨相见,大有恨晚之慨。很快,杨永泰就被破格提拔为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成为蒋介石首席智囊。杨永泰对于蒋介石贡献最大者,莫过于他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战  相似文献   

17.
总参谋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入现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在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活动期间,统一佩戴我军现行的帽徽、军种符号和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臂章。通知中还规定,预编预备役人员的服装将改为37式作训服,换发时间与现役部队相同,在没有换装前,仍着原式服装。图为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  相似文献   

18.
褚银 《国防》2007,(4):73-76
第一次"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朱毛决非等闲之辈!"为了不给红军以喘息的机会,仅隔4个月,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蒋介石设想"在三个月内消灭共军",以便给他即将戴上的总统桂冠添上一道炫目的光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次国庆阅兵中,海军都是必须展示的军种,但纵观1949~1959年的11次阅兵,海军均以徒步方队出现。海军作为一个技术性最强的军种,并没有在1960年以前国庆阅兵中展示任何海军专用的武器装备。其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海军刚刚组建不久,我国船舶工业还处于百废待兴阶段,海军一些专用武器装备不外乎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或起义投诚人员带过来的破船烂艇。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军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1886—1975),名中正。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统治中国20多年,集国家元首、政党领袖、军队统帅于一身,是中国近代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取决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 蒋介石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十分复杂。他尊崇孔子、孙子、王阳明、曾国藩、克劳塞维茨等哲学家、军事家的理论,他的思想包含着中国上层的封建思想,也包含着中国下层的愚昧思想,还包含着西方和日本的近代思想。哈罗德·伊萨克在他的《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说:“蒋介石动机全从自己出发,至于思想则必须剽窃别人的,……他标榜过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