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方立华 《环球军事》2013,(12):25-27
在祖国的东南沿海,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年均在海上航行10多万海里、在陆上奔波20多万千米,每年超过70%的官兵分散在多个孤岛、荒滩,执行各类测量任务;担负国家、军队下达的海洋水文调查、海洋测量、沿岸岛屿测量和国家重大专项测绘保障任务。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手摇、眼瞄、口喊”侦测装备,到侦测手段全自动化;从八十年代铅笔、橡皮、尺子绘图,到现在的实时成图;从过去木质作业船艇,到如今走南闯北的一体化综合测量船。近年来,这个大队陆续装备了潜底层剖面仪、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呐等一批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海测装备,测量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土面积和海洋国土面积各多少,陆地边防线和海岸线各多长?答: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防线长2.2万多公里,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3.我们党坚定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答: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任务。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  相似文献   

3.
孙威 《环球军事》2012,(14):10-11
中国海监是我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海洋行政执法队伍,他们常年奔走在大海之上,为保护我国的海上权益而奋斗。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海监已经拥有大中小多级别、多种类海监船,陆基固定翼巡逻机和海基舰载机一应俱全,可以在海上12级大风的恶劣海况下出海执行任务,海上自持时间超过两个月,成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利矛坚盾”。  相似文献   

4.
本期刊登来自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的报告——国防前哨的“海上堡垒”,读后令人感到欣慰。正如军委副主席刘华清1993年4月22日到该公司视察时称赞的:既是海洋经济建设的一面旗帜,又是海上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面旗帜。 我国是一个邻海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流通和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海洋不仅是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而且为  相似文献   

5.
轻舟 《当代海军》2004,(9):60-63
6月29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说,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于7月上旬派出海洋调查船只,前往东海海域的“日中中间线”日方一侧开展海底资源的调查工作。而日方所说的“日中中间线”日本一侧,实际上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分析家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海底资源之争将成为历史问题、钓鱼岛等领土问题之后,又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105.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2004年6月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宣传主题定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海洋,既可以是一道护国的屏障,也可以是一条使国家遭难的通道。随着海洋在人类生活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和人类开发海洋能力的提高,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斗争将日益突出,海洋热点问题将明显增加,提高海上防卫力量,保卫本国的海洋利益已成为海洋国家国策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国周边海洋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远在三大洋执行此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那么,“神舟”六号任务与以往历次“神舟”号任务相比,到底有何不同?4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布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立春。上午8时30点,中国第一艘破冰船“海冰722”号汽笛长鸣,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离开某海军码头,开始为期6天的渤海、黄海海冰调查。渤海、黄海冰情调查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批示的一项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任务。海冰是一种特殊海洋  相似文献   

8.
●290万公里壮丽航程,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70多周●53年接力征战,测绘出2300多幅各种比例尺海图;测量出6500余座岛屿,探测出1.4万多个航行障碍物●100多项获奖成果,80多项填补空白;2300幅覆盖中国海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图行销全球60多个国家●2002年12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再次把“海洋测量”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赋予了人民海军  相似文献   

9.
将军的摇篮     
借问将星何处多,知者遥指荣成市。 在13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能诞生130多位将军,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人们那纯朴憨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诚实淳朴的性格,博大宽厚的胸怀和永往直前的精神,已经流淌于子孙后代的血脉,塑造成荣成人的基本素质。 海洋观·海防观·国防观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1998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国际海洋年”。蔚蓝的海洋,流动的国土,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陆上国土,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向来维系国家的安危。素有“海洋东面险要之区”之称的荣成,在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0.
4月下旬.组建不到一年的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团为全面摔打锻炼部队。提高部队快速动员集结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出动兵力658人。动用车辆15台,参加省军区在辽源组织的“万亩民兵林”植树会战,共植树6万多株。不仅将542亩的采煤沉陷区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而且还全面检验了部队的应急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国防》1999,(5)
所谓海洋观,是指濒海国家公民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所持有的态度和认识。我国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在世界海洋权益斗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浩瀚的海洋,多少年来被人们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海洋孕育了人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间争夺海洋控制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从而使海上封锁与反封锁的作战形式日臻完善。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流通和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然而,我国仍然有很多岛屿与海域被他国侵占,并且台湾岛等还未回归大陆。因此,广大民兵加强海上封锁与反封锁力量及其战法的研究,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军事斗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编读相约     
《当代海军》2005,(6):72
读者来信“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洋。”在郑和的年代,就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8000公里的海岸线。在21世纪这个海洋时代,我国海洋国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海洋权益等重任就责无旁贷地交给了海军。我期待中国海军更加强大,期待着中国海军走向世界各大洋!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03,(2):12-12
2002年型号科研生产回顾 纵观全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具有“一多两高”的特点,即技术关键突破多,飞行成功率高,计划完成率高。突破了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启动关机等众多关键技术,海洋一号填补了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的空白,风云一号C星、资源一号01星、资源二号01星在轨运行超期服役;全年飞行试验捷报频传,飞行成功率高;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计划,完成率为96%,明显高于往年。  相似文献   

15.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共有大小岛屿六千五百多个,辽阔的海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离不开对海洋的开发。目前人们的海洋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作为“维护海洋权益,捍卫领土主权”的人民海军为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必须要发展、要壮大。  相似文献   

16.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A、民族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防线长2.2万多公里,海岸线长———。A、1.6万多公里B、2.1万多公里C、1.8万多公里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顺利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A、5B、4C、34.我国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2003年5月2…  相似文献   

17.
唐立达  汪治强 《国防》2016,(4):42-43
海洋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海防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我们必须着眼常态维权、远海维权、高强度维权,依据任务需要“编”、瞄准能力需求“训”、立足常态维权“用”、适应特点规律“管”、围绕建设使用“保”,全面加强海上民兵工作,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重要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2天     
走向深蓝不再是梦想。解放军报社记者张旗2010年3月至9月,随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担负“摄像取证”任务。在192天海上生活中,他写下了《向南向蓝亚丁湾护航日记》。这本集纪实性、事件性、文学性及生活化的日记体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张旗的护航日记随着两个“重磅”新闻事件出炉:一是利比亚内乱,在史无前例3万侨民大撤离行动中,中国空军4架军机和“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各大门户网站几乎同时发出了全球瞩目的“中国航母试水’的国际新闻。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郊宗培认为:“在当前国民海洋意识高涨,维护中国海疆安全的关键时刻,我们通过这些珍贵的日记,能够感受到和平时期中国军队的价值,也能参悟到海洋以及海洋交通要道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南中国海自行测量完成第一幅海图,到填补大洋空白的数百幅海图;从为南沙礁盘布下第一座航标,到遍布在南中国海上的百余座航标,南标463船先后完成了几十次超常规中远海测量、重大演练等应急保障任务,总航程达30多万海里,填补了我国海洋测绘的多项空白。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像对待每一寸陆地国土一样对待每一寸海洋国土!只要海防线上有外国船只来骚扰,我们就要寸土必争!”我国第一条由民兵组成的群众性渔政协管船——中国渔政群管52号船的全体人员发出的这一誓言,充分表现了他们可贵的“蓝色国土”意识和自觉捍卫祖国蓝色国土的战斗精神。他们说得坚决,干得漂亮,我们特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根据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应当是: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 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126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周边的国家大都在自己的沿海划出并 对外宣布了这样和那样的“经济专属区”,且正通过各种手段在保障自己的海上利益。可是我国由于长期受“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使许多人的国防视野囿于陆土而忽视海土,由此影响到对海上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视和投资,特别是禁渔线上侵渔反侵渔的斗争日益严峻,日益尖锐。这种斗争本质上就是对“蓝色国土”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我们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这一斗争,看待52号船上民兵们的经验,认真学习他们的精神,自觉捍卫祖国的每一寸“蓝色国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