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陈林在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表示:“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极大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破产,股份的转让,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运用产业、人才、外汇储备等优势,推动企业‘走出去’”。何谓“走出去”?用陈林的解释是:“走出去”包括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央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局,提出我国面向21世纪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是我国由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的重大措施和必然选择。让更多的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是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能否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我国能否利用好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  相似文献   

3.
本期刊登金城集团公司、大连新船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使他们的产品销售打开了海外市场,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军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读来令人振奋! 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风险更大!对于这些,上述三家企业的领导是明白的。为什么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主要是:他们高屋建瓴,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志把企业做大做强。 挑战为勇者所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与风险同在,有魄力的企业家总是信心百倍,永远不安于现状,打破常规寻求更大发展。他们奋发有为,组织职工对旧的习惯势力和传统现念进行更新,大刀阔斧地改革机制。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他们重用人才,加强技术改造,有选择地对世界最新技术进行跟踪,积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并在提高质量和售后服务上下功夫,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势如破竹,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绩突出,从而推动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上述三家企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在"走出去"战略步伐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核地勘单位又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的考验。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巩固"走出去"的成果,实现核地勘单位顺利转型升级,是外事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实行属地化以来,核地勘单位有了较好的发展,地勘队伍和产业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如江西核工业地质局已经发展形成了地矿、工程、产品、商贸四大产  相似文献   

5.
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兵团和沿海省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差距正逐渐拉大,地处南疆喀什地区的农三师走出去了,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农八师也走出去了。走出去看一看,便会有一种触动;回来后想一想,便会有一种震动且不说广东、浙江,就连离我们很近的陕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刊编发的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吹来一股清新的风,仔细品味一下,这股从海边吹来的风的确有些催人奋进一  相似文献   

6.
<正>有梦想才会有动力,凌云的步伐势不可挡"我们一直都想‘走出去’,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走出去…’"集团董事长如是说。老兵工厂,往往都是父一代子一代都在工厂工作,凌云也是如此。除了引领凌云发展的"股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区域化"的战略格局,凌云发展还有一"化",那就是"国际化"。凌云要成为国际化大公司,走出国门是必然选择,也是内在需求。为此,凌云一直在  相似文献   

7.
<正>新的一年,凌云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兵器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推进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继续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寻求新的并购项目,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平台,完成再融资工作,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方凌云集团各项经营指标又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达到127亿元,同比增长了11%,利润同比增长了24%,综合效益指数在兵器工业企业中排名前列,其中凌云股份  相似文献   

8.
<正>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我国军事力量走出去,维护的是世界和平,肩负的是国家使命,展示的是军队形象。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必须增强预见性,下好先手棋,有的放矢地抓好军事力量走出去中的纪律建设,更好地展示人民军队的威武形象,更好地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正义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9.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军工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要明确“走出去”重点,形成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优势;拓展“走出去”渠道,扩大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领域;完善“走出去”方式,优化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结构;创造“走出去”条件,提高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几乎所有世界一流的企业,均致力于流程改进,管理企业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好的流程并保证其得到切实执行。管理学大师Hammer指出:"流程即产品,公司的流程实际上比产品更重要。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管理层会不断变化、雇员总是有来有走,到头来公司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套流程。"国有军工企业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承担着艰巨的转型任务,为完善现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军地合办,以培养地方专武干部为根本任务的军事化管理专科学校,2004年正式挂牌。该校成立以来,院党委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路子,教书育人的好方法。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手段,多渠道了解专武干部的特点规律,从实处着眼对症下药,为学员创造空间、搭建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郜添 《政工学刊》2020,(4):61-62
随着我军维和、护航、军援、海外保障基地等军事力量走出去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必须持续强化政治工作,为塑造一支政治上绝对忠诚、能力上绝对过硬、作风上绝对扎实的海外任务部队提供有力保证。一、坚定"兵行万里铁心向党"的政治忠诚心中有魂,脚下有根;心中有思想,脚下有方向。一是理论学习同步武装。时间有时差,学习不能有误差;理论清醒,政治才更坚定。  相似文献   

13.
宋浩 《兵团建设》2012,(10):10-12
正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抓好落实对于做好工作、成就事业至关重要;不落实,再好的思路也只能是空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和兵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遇弥足珍贵、稍纵即逝,谁能发现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谁就能跨越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围绕"两大战略任务",抢抓机遇,"迅速进入状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  相似文献   

14.
在2000年中央就指出:要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企业“走出去”的意义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那么,军工企业或者说,中国军转民要不要走出国门?走向那里?如何走?  相似文献   

15.
正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正处在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的先进核工业体系,实现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是核工业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目前我国核工业进入了全面布局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工业全产业链及"走出去"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以"华龙一号"开工建设和CAP1400、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成功研发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提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中央对新疆和兵团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兵团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实践经验表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兵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渗透,"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为兵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期新闻会客厅特约兵团经济研究所产业研究部经济师杨飞虎,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打造经济发展平台,不断增强自我内生发展动力,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坚持走三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兵工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赵宏军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空前活跃。随看我中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步伐的加快,我们还将有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样的前景和机遇是非常诱入,不可多得的。兵工企业要走保军转民的道路,必须在这种机遇与竞争并存的中场经济环境中奋力拼搏。必...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中国海权发展的重要时期,刘华清把握历史机遇,提出"近海防御"战略,进一步拓展了国家海洋战略视野,确立了国家走向海洋的战略基点。其海权思想突出表现为推动海军"关键性作战舰艇"发展,深刻体现于"近海防御"战略内涵中,明确并解决了该时期海军建设发展的全局问题、方向问题和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带一路"与国防科技能够产生双向互动,必将有效推进多边、双边和多种形式的国防科技合作,共同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国防科技"走出去"提供了新契机,为国防科技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和中外协同创新提供了新平台,也为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基于"一带一路"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通过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国际融合协同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