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林木  尚思雨 《政工学刊》2023,(12):30-33
<正>历史从哪里来,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革命先驱用生命铸就了彪炳青史的千秋伟业,构筑起补天柱地的伟大精神,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不仅锤炼了党的政治品格,而且塑造了党的光辉形象,在新时代背景下仍指引着党不断前进,取得更大成就。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理路,把握其核心内涵,探寻其弘扬路径,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不仅指导了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更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锲而不舍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事业推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为“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党各个阶段的历史做了深刻总结,在关键时刻为党和国家的前途指明了方向。三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与理念。本文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分析,从理论、实践双重维度凝练百年大党的奋斗经验与历史智慧。这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馨 《中国军转民》2023,(18):126-127
照金精神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照金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的奋斗历程。虽然革命斗争的硝烟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烟云,但它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更为强大、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秦宣 《政工学刊》2021,(1):10-1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谌力  武智 《政工学刊》2023,(10):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世界历史的重大里程碑时刻!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精神之源,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新时代青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征程上,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着眼于“新时代青年如何把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时代问题,文章提出了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的原则以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举措,引导新时代青年正确把握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新时代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是推动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应从党课教学、主题党日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入,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育人空间和有效手段,强化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军队院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入”的主渠道主阵地,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改革,既是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主责主业的职责所在,更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使命所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从军事服从政治角度来看,建党百年来,军队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是被纳入"三个起来"顶层设计之下来谋划和思考的,由此可从"三个起来"研究分析军队建设发展历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站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为实现"富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强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3.
唐辉 《中国军转民》2024,(7):178-17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丰富精深的内涵和育人价值。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成为当下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还扩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渠道。文章从思政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维度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强调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新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我军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永远不能丢。尤其是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任务重,军费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一、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党我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就本质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习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全面回顾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辉煌、新成就,满怀豪情赞颂神州大地的新变化、新气象,热切展望未来一年砥砺奋进的新目标、新愿景。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党迎来百年华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以红色记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应对虚无主义解构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记忆、文化基础和主流价值的现实需要。理论逻辑上通过建构红色记忆介质系统唤醒红色记忆、构筑红色记忆互动结构凝聚红色情感、运用红色记忆意义再生产机制构筑价值体系。根据知—情—意—行的机制展开具体的实践,即通过塑造红色记忆符号强化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认知,推进红色记忆复现凝聚伟大建党精神情感认同,赓续红色记忆促进伟大建党精神向实践层面转化,进而推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把一切献给党"是人民兵工的精神信仰、文化基因和价值追求,是深深根植在广大兵工人的理想信仰之中的"根"和"魂"。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兵工与人民军队共同经历了战争时期的烽火硝烟,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为纪念建党百年和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红色基因》将"把一切献给党"为内核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9.
<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在这个伟大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百年历史中的精彩华章,是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关键之所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将沂蒙精神梳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光大[2]。作为沂蒙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红嫂精神,红嫂的形象是沂蒙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交融的典型[3],深刻体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生动体现了沂蒙儿女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