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外国后备军     
美国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 美国预备役部队和人员平时的教育训练由各军种相关机构分别组织实施。参训对象为各军种第一类预备役部队中除非现役国民警卫队员外的其他所有人员,二、三类预备役人员平时不要求参加强制性军事训练,但可志愿参训。按美军有关规定,陆军一类预备役部队和人员的年度平时训练时间为38~39天。其中21天为年度现役训练,通常以营为单位按既定作战计划的要求,配属给战时要增援的现役部队,与其一道参加野战训练、诸军兵种联合演习及到海上参加盟军联合演习。17~18天为非现役训练时间,分成34~36次周未集训,每次4小时,包括预备役  相似文献   

2.
张晓红 《中国民兵》2010,(10):58-59
加拿大预备役部队是一支有着4万余人并涵盖陆、海、空三军和通信、医疗、法律等军兵种的武装力量,向现役部队提供卓有成效的支援、补充和加强。加拿大预备役部队达到现在的规模,经历了悠久的历史。1855年,加拿大通过《民兵法案》,允许成立"现役民兵"组织,每名民兵每年必须参加10天训练(炮兵为20天),训练期间每人每天可获得5先令的津贴。当年,有500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民兵,  相似文献   

3.
超级替补——美军预备役部队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2月4日,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五角大楼正准备大规模征召预备役人员,计划首批征召一万人。同月13日,美国防部下令2.7万名预备役人员作好转入现役的准备,以接替“9·11”事件后动员的预备役部队所承担的任务,参加反恐战争。事实上,美国自1973年实行全志愿兵役制以来,一直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强调依靠迅速动员并转入现役的预备役部队确保重大军事行动和战争的胜利。经过多年建设,美军预备役部队已成为一支编组合理、装备先进、训练水平较高、战备程度较强的武装力量,可称作是美军正规现役部队的超级替补。  相似文献   

4.
苏联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士兵从部队发出的信件,免费邮递;向其服役部队投递的信件也免费邮递。现役军人在乘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时,可按现行法令规定享受优待。现役军人和参加预备役训练的人员及他们的家属,可以领取补助金。标准是:子女在城市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兵源与分类 国外预备役官兵主要来源是:退出现役的军人、参加军训的大中院校学生、经过基本训练未服现役而直接服预备役的适龄青年和志愿人员等。不同类型的预备役,官兵来源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武装力量新兵的主要来源是未经训练的役龄人员,他们必须进行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为了在必要时能够确保可靠的兵源,美国法定年满18岁者,自生日后30天内必须到兵役机关登记,违反者将被处以5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储备.国家根据国防动员的需要,建立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国家为预备役人员训练、储备提供条件和保障.预备役人员应当依法参加训练."  相似文献   

7.
周立强 《国防》2011,(12):53-54
应战是军队的根本职能任务,预备役部队是支援保障现役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力量。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动员24.5万预备役人员参加战争,其中有8.7万预备役人员直接被派往海  相似文献   

8.
邓四海 《国防》2006,(10):60-60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军分区以提高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为目标,把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作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预编预备役人员平时管理办法和战时动员路子,建立了个人电子信息档案,每人都有照片、联系电话、专业代码、出生年月等基本数据;拟定了去向、训练、点验等方案.统一了训练教器材、服装以及各类表(册、卡)标准。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预备役体系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一般估计,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两天内苏军即可征召900多万名预备役人员服现役。按苏联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包括:退出现役的士兵,按法律规定免服现役的役龄公民及受过医务、通信等专业训练的适龄妇女。士兵服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士兵不管提前或期满退出现役均立即转入预备役。预备役士兵最高年龄男性50岁,女性40岁。根据训练程  相似文献   

10.
总参谋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入现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在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活动期间,统一佩戴我军现行的帽徽、军种符号和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臂章。通知中还规定,预编预备役人员的服装将改为37式作训服,换发时间与现役部队相同,在没有换装前,仍着原式服装。图为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  相似文献   

11.
李振民 《国防》2004,(12):43-44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任预编人员为基础组建的,专业分类多、官兵素质参差不齐。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必须着眼预备役部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抓好训练落实。具体说,应尽快实现“四个转变”:一、在训练对象上,要由偏重于现役人员向注重预任预编人员转变。目前,预备役部队的主体是预任预编人员,现役人员所占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预任预编人员的素质如何,决定着预备役部队整体战斗力水平的高低。以往由于受人员难集中、经费难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出现抓现役人员训练较多的“…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美国较大幅度地压缩了现役部队、削减了国防开支。为了减少现役部队规模缩小的后顾之忧,解决应付两场几乎同时爆发的大规模地区冲突的兵力不足,美军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地位和作用,较以前更加重视预备役部队在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力量补偿作用”。针对预备役部队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的严重不足——预备役部队不能像所期待的那样和现役部队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991年美国国防部致国  相似文献   

13.
南朝鲜预备役部队创建于1968年4月1日。该部队的职能是平时接受定期训练和参加民防训练;战时除部分部队直接编入现役部队外,其余担负保卫后方、动员兵力和支援前线的使命。南朝鲜预备役部队的各级指挥官原来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自1987年起改为在全境范围内公开招聘。招聘的人员有旅、团、营、连四级指挥官。招聘的条件是:报考旅、团长者,年龄不得超过52岁,曾服  相似文献   

14.
郑德华 《国防》2005,(2):53-54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缩短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提高预备役部队遂行作战(保障)任务能力和与现役部队联合作战能力,增强我军整体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总结以往挂钩训练经验,更好地利用现役部队装备先进、训练层次高、教学力量强、承训潜力大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挂钩训练的质量和水平,是促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美国的军事战略虽几经调整, 但谋求单边主义的主旨却一直未变,美国军事力量的任务因此日益增多。在美军现役作战部队规模日益缩小的情况下,为解决战略需求与兵力缩小这对矛盾,美军十分重视加快预备役部队的建设,以弥补美军现役力量的不足。为了使预备役部队和现役部队真正实现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化、“无缝隙”的地面总体部队,美军十分重视预备役部队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军委近日发出《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今年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 中央军委的《指示》规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范围限定在: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担任预备役军官职务的人员,以及经兵役机关登记。未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未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人员。 《指示》确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今年7月底以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8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第二批为其他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年底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1997年1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其中,今年1月1日以后批准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人员,在公布其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同时,改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待预备役登记  相似文献   

17.
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增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兵源。美国预备役军官主要来源于各种军官学校、后补军官学校或军官训练学校的毕业学员;各军种在地方院校开设的后备军官训练团所培训的优秀毕业学员;按规定退出现役转服预备役的军官;具有军队所需专业特长的文职人员;预备役部队中的优秀士兵。预备役士兵的主要来源有:现役士兵服满规定的最低服役期后,将服役合同中剩余的时间改服预备役的人员;服满合同年限的现役士兵再次服预备役的人员;直接从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中招募服预备役的人员。  相似文献   

19.
刘国辉  王睦伟 《国防》2005,(5):41-41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训练,就是把预备役部队与就近的野战部队、军队院校等非隶属单位挂靠协作,按照资源同用、成果共享的原则,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互动式训练。这种训练模式,既是解决目前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陈旧缺乏、训练设施不配套、教学力量不足、训练层次较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通盘考虑、同步建设、协调发展、提升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下面仅就如何搞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训练,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营造氛围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训练是…  相似文献   

20.
冒希尧  刘晓杰 《国防》2012,(12):35-35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有助于提升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提高现役部队的指挥效能,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应作为我军训练的常态化模式.当前,受训练体制、装备编制及保障机制等因素制约,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尚处于低级阶段,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提高其层次水平. 注重整合资源,创新手段,确保"联得深".全面拓宽训练资源双向转化、一体利用的途径,科学运用"联"的方式和手段,不断解决联训中的倾向性问题,提高联训质量与效益.一是在帮带式训练中务实基础.充分发挥现役部队场地设施、装备器材以及教学组训力量等优势,以预备役部队到现役部队参加各类专业集训和培训活动为主施训,具体可采用对口跟训、聘请帮训、挂职培训、观摩见学等联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