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有专家从遥感技术应用的角度,对整个战争过程研究后认为,所谓武器的“高技术”主要包括两个要素,一是遥感技术,二是计算机技术。武器技术系统的核心,是借助计算机对遥感信息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运算和处理,以实现对战场和攻击目标的观测、对作战武器进行导航和控制武器精确攻击目标。在海湾战争中人们还看到,战争的各个阶段和战场的各方面,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因此,有人把这场高技术战争称作“现代遥感战争”。上面所说的遥感技术,是指远距离感知目标物性质和状态的综合性技术。它通常利用物体能辐…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研究以美军为首的外军有关战场数字化的建设与设想的基础上归纳阐述了未来高技术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 ;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战场数字化 ;战场数字化对未来战争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联合 《国防科技》2006,(11):68-71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对抗双方不仅在有形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拼杀,同时,在心理战场这块无形战场上的较量同样是惊心动魄的,这种巨大的“软杀伤”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让我们领略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风貌,窥视到了信息化战争心理战的雏形。世界各国的军事家都意识到了:战争已不再单纯是武力的较量同时也是舆论的较量、心理的对抗和法理的争夺;心理战已成现代战争须臾不离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赢得政治主动、军事胜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作战样式,制约着整个武力战…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的战争形态,在战场较量方式上,改变了机械化战争中陆海空单一军兵种、互不关联的单一战场和相对独立的单一作战领域的单元式战场较量方式,而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知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系统”为支撑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五大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重要力量,主导和支配着信息化战场所有作战行动,成为信息化战场战斗力的生成源泉和争夺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要素。战场“眼睛”——战场认知系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历来是战争制胜之法宝。而“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技术战争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曾永珠关键词现代高技术战争轻武器按照通常的理解,现代高技术战争(确切地讲应当称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是在有限战争条件下,使用现代高技术兵器而进行的常规战争。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战场是空地海天一体化战场,战争的突发性强、进程...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战争经营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战争目标,选择战争形式,拟定战争计划,控制战争成本,分享战争收益五个方面;手段主要是利用战争控制、掠夺经济资源,依靠战争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通过战争开展军火贸易,组织战争联盟分担战争成本,参与战后重建获取重建利益,以及利用境外战场,检验新式武器性能,销毁库存武器装备等。  相似文献   

7.
战争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战争中的迷雾到底能不能消散,作战指挥和作战行动能否达到精确?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科技的发展带来战争形态的变化,现代战争逐渐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人们对于信息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认为长期萦绕在战争上空的迷雾将会逐步廓清,因此提出了诸如透明战场、精确指挥的理论。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所有信息通常的不确定性代表了一个特殊的问题:所有的军事行动发生在某种黄昏,......像迷雾一样。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战争所依据四分之三的因素或多或少被不确定性的迷雾包围着,......指…  相似文献   

8.
战场数字化是一项宏伟的军事系统工程,是“建设21世纪美国陆军的核心”。陆军这样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必然给军事经济和后勤保障各部门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章认为,未来高技术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要求战场数字化。战场数字化对后勤保障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作战方式与编成将发生重大变化,组织计划和指挥将更加灵活有效,反应速度与保障效能将空前提高,后勤保障和战场救护将更加高效。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和努力发展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新模式,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西周战场上就曾出现过“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的萌芽。这些人道主义原则出自西周军礼,是为强化奴隶社会宗法等级制度,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而设立的一整套军事制度和原则。它们主要以不成文的习惯法形式存在,约束力和强制力虽然有限,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战争规模、遏止战争升级、减少战争损伤和维护社会和平的作用。这些原则可以看作是古代先民利用“法律”手段,对战争行为实施控制的一种早期尝试。尽管其方法和原则与当时的战争一样古老,却闪耀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标志着人类战争在原始野蛮的搏杀中露出了一丝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对信息战争的基本认识 ,主要观点有 :信息战争将在网络化世界里进行 ;信息战争将在一体化战场中实施 ;信息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战争 ;信息威慑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席巍 《政工学刊》2006,(10):53-54
信息化战场信息争夺激烈士气激励应提高信息控制能力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信息的占有、控制的先机之权——“制信息权”已是高技术战争的主旋律,是赢得战争的重要条件。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士气激励应提高信息控制能力。(一)提高士气激励主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里的激励主体即士气激励者,是指对官兵士气进行有目的地激发或调节的人,包括全体官兵,但主要是指政治工作者。他们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队士气的高低。信息战以信息网络为支撑,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作战平台,其战场是一个多维、立体的信息化战场。这就要求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疏忽的代价     
杜希国 《环球军事》2013,(22):21-21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细节决定成败。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细节的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战争不仅取决于作战双方的硬实力,还依赖于双方的作战准备情况,无论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带来损失,一点点疏忽,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信息化战场和数字化部队的描述,说明在信息化战争中,装甲兵部队仍然是地面战争主要突击力量,在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加速我军装甲兵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建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8):5-5
“结束伊拉克战争是我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对伊拉克和美国都有好处。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后,美国将把军事资源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从伊拉克撤军让美军能在阿富汗展开攻势。”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时代以其锐不可挡之势登上了人类社会的舞台,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当人们仍将目光关注于战场数字化建设时,信息化战场中一个新的阶段——战场网络化已经悄然到来。  相似文献   

16.
赵继东 《国防》2001,(3):60-60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联盟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在空地一体化战场展开角逐外,还在互联网领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双方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键盘和鼠标频频“过招”,上演了一出出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戏”。如果说,在空地一体化战场上北约占有绝对优势的话,那么,在作为“战争处女地”的网络战领域,双方则是互有短长,并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是美军自海湾战争以来动用空降部队最多的一次战争。美军第82空降师、101空中突击师、173空降旅等参战的空降部队在地面战场上快速部署、造势威慑,孤军突进、长驱直入,空降突袭、开辟北方战场,打敌首脑、合围巴格达,取得了许多辉煌战绩。空降部队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也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未来战争模式及对策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战争呈现大纵深、立体化作战空间,快速到达、全天候的作战行动,高度发达的信息获取、控制、使用技术使战场趋于透明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指挥系统,屈人而不夺人的军事胜利的基本特征;针对新一代战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强化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功能。首要的是加紧做好应急作战准备。充分发挥部队战斗力的战略威慑作用。“和平造势”是当今世界军事战略的一项新内容。在战争爆发前的和平时期,以控制危机、避免冲突和遏制战争为目的的威慑战略,是各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遏制战争,力争以非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目的,自然是和平时期战略的最佳选择。但战争能不能遏制住,并不取决于良好的愿望,而取决于科学的战略筹划和高超的战略指导。在当今世界上,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实力维持的,遏制战争也只有建立在强有力的实力基础上才有可能。平时的战争准备,既可为打赢未来战争积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又可产生遏制战争的战略效应。  相似文献   

20.
后勤战是作战双方为夺取战争胜利而在有关后勤领域内进行的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战争后勤力量,同时又充分发挥己方的战争后勤力量,以支持战争达成目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与南联盟在作战之前以及作战过程中,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同样进行着一场殊死的搏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