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方法,构建了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给出了导弹发射前检查可靠性、导弹发射可靠性、导弹制导飞行可靠性、导弹命中目标可靠性的三角模糊数评定方法;采用专家评定法,评定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单个设备可靠性的三角模糊数。通过研究,可评定舰空导弹在作战使用环境下的飞行可靠性,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应用实例证明了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前苏联、俄罗斯导弹列车的研发历程,描述了导弹列车问世以来产生的影响、作用及退役的情况,探析了俄近年来重启导弹列车研制项目又于2017年底暂停研制的原因;通过比较导弹列车技术与潜射、空射、地面固定发射技术,从机动运输、作战特点和打击效果等方面归纳了导弹列车的战技术性能优势。总结俄导弹列车技术发展的启示,分析了研制导弹列车技术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世界防空导弹型号为研究对象,概述了世界防空导弹市场的总体发展现状,分别对便携式防空导弹、中低空中近程防空导弹和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未来10年世界防空导弹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在完成了陆上发射台、陆上发射筒的飞行试验后,进入了在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固体导弹的飞行试验阶段。该试验分3步进行:在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定型试验。1.先期准备60年代末,为适应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由海军试  相似文献   

5.
从舰空导弹武器作战任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舰空导弹体系的组成,给出了评估体系优劣的指标。简要回顾了国外舰空导弹武器的发展,阐述了美、俄、英等国家舰空导弹体系的构成,并展望了舰空导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导弹的各种气动布局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导弹气动布局的发展趋势与旋转导弹研制使用中的特点指出,鸭式布局的旋转导弹是一种很有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的导弹,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低空、超低空,末端寻的导弹更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旋转导弹气动布局设计,静、动稳定性设计,马格努斯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气动力试验中的难点和应考虑的问题等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旋转效应对导弹气动特性的影响,马格努斯力和力矩随攻角和转速的变化规律,在旋转导弹设计计算中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方法的应用范围,以及旋转导弹与非旋转导弹流场之间差异。指出在非旋转导弹设计计算中惯用的概念、术语应用于旋转导弹时,应根据旋转导弹的特性作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导弹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经过科技工作者艰苦攻关,如今成果辉煌。世界为之瞩目。 战略导弹中,有常规导弹、核导弹、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构成我国反对核讹诈、战略核威协、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盾牌。 形形色色的精确制导、性能优良的战术导弹早已成为我陆、海、空三军的常规武器。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舰对空导弹、反坦克导弹……构成了一个枝繁叶茂的庞  相似文献   

8.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动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海军全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TW、海军区域导弹防御系统NAD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动向分析,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未来的防御手段,主要是新型的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  相似文献   

9.
人民海军东海舰队自第一艘导弹舰艇人列后,就不断强化舰用导弹的效能。在多年来的导弹技术保障工作中,经过广大官兵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由过去单一导弹保障到多系列多品种导弹保障、由点式导弹补给到辖区内导弹补给网、由码头保障到海上伴随保障三大飞跃。这3个变化标志着东海舰队导弹保障能力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尤其是在实战背景条件下实施海上机动导弹快速装填演练的成功,解决了舰艇海上打击力再生的难题,具有重要实战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导弹测试是导弹研制、生产、使用全过程的重要工作项目,用于检测导弹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性能,进行故障定位。导弹测试的大多是电参数,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顺利进行导弹测试的必要条件。导弹测试与普通电子测量的最大不同在于,导弹测试中引入了众多的非标准测试设备。测试文件和测试设备是完成导弹测试依据和手段,是导弹测试的软件和硬件支撑。测试文件设计和测试设备研制是在导弹研制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是导弹系统研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导弹测试的地位、作用、分类和特点,导弹测试与系统联试的关系和导弹测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旋转导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旋转导弹是一类系统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也较高的小型导弹,这类弹型最早被大多数反坦克导弹采用。随着导弹,尤其是战术导弹向小型化,自动化、自主化、弹药化方向的发展,许多小型防空导弹,尤其是便携式导弹也逐步选用了旋转弹。本文企图从国内外目前已有的旋转导弹统计资料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旋转导弹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这类导弹的特点和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12.
简单描述了舰空导弹引信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根据未来海战场环境的特点,分析了舰空导弹引信发展的总体需求。从提高导弹引信的引战配合、抗干扰能力、可靠性三大技术指标的角度,着重论述了舰空导弹引信的8个研究方向,探析了未来舰空导弹引信及相关的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舰空导弹引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集  杜宏飞  刘书雷 《国防科技》2020,41(6):110-115
针对导弹武器论证设计高成本、高复杂度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导弹作战实验设计服务的多种功能需求,阐述了导弹作战实验设计的数理方法;为构建具有较好柔性的导弹作战实验仿真框架,针对导弹系统多个性能指标,辨析了各类导弹作战实验仿真变量;针对作战实验中的环境和装备特性,梳理了导弹作战实验模型体系,提出了仿真新模型开发框架;结合导弹作战实验案例,构建了实验设计优化方法,提出了作战实验检验设计方案;从运行实验出发,阐述了设定作战想定、建立控制机制、开展结果分析等仿真环节的具体设计。通过这些工作,形成了一种支撑导弹作战实验的柔性仿真框架,为进一步开展基于仿真推演的导弹作战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导弹预警卫星在导弹防御体系中处在最前沿,在导弹的早期预警中起着其他装备无法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导弹预警卫星的工作原理与作战流程,从覆盖范围、最大探测距离以及检测概率3个方面对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为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导弹检测仪采用手动检测与校正致使校验仪器多、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分析了该导弹检测仪需检校的参数和硬件资源,提出了导弹检测仪快速检校系统总体方案,开发了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导弹检测仪快速检校系统,研究了导弹检测仪快速检校的方法。该快速检校系统能够提高导弹检测仪检校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该装备的快速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论的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航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的作战使用特点,建立了导弹航路代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导弹航路规划的距离和角度约束,基于图论理论并采用逆推方式实现了导弹的航路规划并给出了导弹发射区。仿真结果表明,所得航路不仅满足导弹的各种使用限制、路径最短,还可以有效地规避航路中的威胁,提高导弹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在反辐射导弹告警系统提供反辐射导弹来袭信息的前提下,利用单个机动诱饵诱偏弦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确定了从雷达站工作换接到诱饵工作时反辐射导弹与雷达站的距离,分析了诱饵的工作频率、移动速度、移动距离、移动方向等参数。在考虑反辐射导弹航向综合误差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法仿真确定了反辐射导弹的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8.
袁俊 《国防科技》2007,(7):90-93
本文介绍了反卫星导弹概念、反卫星导弹的作战过程以及美国、俄罗斯及卫星导弹的发展历程,最后介绍了美国曾经研制的两种反卫星导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导弹综合测试旨在通过对被测导弹施加激励并采集反馈信号,实现对导弹电气性能的评估,得出技战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断结果.为适应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数据分析深度加强的新型导弹研制模式的需要,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导弹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导弹测试试验现场与导弹研制研发中心的数据通路,实现了测试设备在前方、测试监控及判读在后方的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近程防空导弹制导雷达实现全方位、高数据率跟踪多目标、截获跟踪多导弹遇到的资源紧张问题,提出了利用BD无源定位方案实现导弹自定位,提高导弹自定位精度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合理可行,可降低导弹定位误差,所得结果对防空导弹自定位方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