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9年12月27日,我所在的冀中军区第27团在雄县神堂防御战斗中,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特点,同仇敌忾,苦战12小时,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换取了毙伤日伪军450余人、击毁敌机一架、炸毁敌坦克一辆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进犯日军的嚣张气焰。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同志评价这次战斗是:“用正规战的方式,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在冀中来说还是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军区部队组成的第7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7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晋察冀军区扩编方案,其中以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及军区所属各军分区的6个独立团组成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归冀中军区建制.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政治委员林铁、副司令员周彪、参谋长李波兼任第7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和参谋长,下辖第19、第20、第21旅,全纵共2万余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8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地方武装,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发展起来的。1947年12月6日,以原察哈尔军区机关和冀中军区3个独立团、5个独立营为基础,在河北省定县正式组建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文年生、政治委员向仲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  相似文献   

4.
威震冀中的齐会战斗郭之昀1939年1月25日,八路军第120师主力部队进抵冀中抗日根据地。这是中共中央为加强战区敌后工作的领导,巩固冀中根据地,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4月20日,驻沧县之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乘50多辆汽车进犯河间县城。22日,日军吉田...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是由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1947年12月6日,察哈尔军区领率机关及直属部队和冀中军区独立第7、第8旅、北岳军区直属部队,在河北定县合编组成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的前身,为晋察冀野战军冀中纵队。冀中纵队于1945年9月,由冀中军区第7、第8、第9军分区各3个团,第6和第10军分区各1个团组成。纵队司令员杨成武,副政治委员李志民,下辖第11、第12、第13旅。第11旅旅长杜文达,下辖第31、第32、第33团;第12旅旅长贾士珍,政治委员周彪,下辖第34、第35、第36团;第13旅旅长王道邦,政治委员黄文明,下辖第37、第38、第39团。冀中纵队于1945年9月17日,由冀中河间,天津以西、保定以南地区出发,于10月初到达张家口附近集结。10月18日,纵队首长率第11旅和第13旅参加绥远战役,解放了绥东广大地区,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同时,第12旅解放了察南之蔚县、广灵和暧泉镇,歼敌3700余人,肃清了察南残敌。 1946年3月,纵队奉命将第11旅旅部及第33团、第13旅的第38团调归冀中军区,同时将教导第2旅第  相似文献   

7.
《军事历史》2012,(4):77
清风店战役后,华北国民党军战略要点石家庄兵力薄弱,处境孤立。晋察冀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集中野战军3个纵队和冀中、冀晋军区等地方武装,于1947年11月6日发起石家庄战役。经4天激战,占领飞机场,突破外市沟防线,扫清了外围据点。10日发起总攻。担任主攻任务的第3,第4纵队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冀晋兵团、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华北军区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1944年9月,为了适应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需要,晋察冀军区成立了冀晋、冀察、冀中和冀热辽4个二级军区.  相似文献   

9.
<正>导读:张珍(1909.2.9~2004.1.29),男,河北省定县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通州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人之一和主要成员。193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革命战争年代,张珍历任团参谋长、冀中军区二分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  相似文献   

10.
1942年,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华北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五一大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两个月的英勇顽强战斗,胜利地粉碎了日军空前残酷的疯狂扫荡。认真总结冀中军民粉碎日军“五一大扫荡”的斗争经验,对于我们进行国防教育,发扬革命传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43年2月26日,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团第1营85名官兵为掩护群众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在山东省沂水县歪头崮与日军激战,打退其三次进攻后弹尽粮绝,除3人突围、1人跳崖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2.
马本斋(1903—1944),回族,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今本斋东村)人,1938年春率回民抗日义勇队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共产党,翌年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1942年8月率部经冀鲁边区转战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3年,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  相似文献   

13.
日本陆军第59师团,其前身是1939年1月14日在日本久留米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该旅团编成5天后即调入中国战场,驻山东济南地区,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主要担负济南周围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经常与此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及冀、鲁、豫军区和国民党鲁苏战区于学忠的部队作战。1942年4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以这个旅团为基础编成第59师团,仍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后归华北方面军直辖。柳川悌、细川忠康、藤田茂先后担任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在华期间,第59师团多次参与了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作战,制造了冀中北疃村大屠杀等惨案。1943年8月,该师团在山东馆陶尖冢镇决开卫河大堤,致使馆陶、临清、曲周、邱县、清河、威县、武城7县受灾,2万  相似文献   

14.
1940年6月,叛军石友三部2.5万余人,在日军的掩护下,重占我濮县、范县、观城、濮阳、清丰等抗日根据地。暗中与日寇勾结的保安旅齐子修部从堂邑县向南进犯,企图策应石友三建立反共基地,隔断我华北和山东、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根据第18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命令,在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新四旅旅长徐深吉的指挥下,我们第129师新7旅第20团协同新四旅第771团、新8旅第22团、军区骑兵团于8月20日,突然包围了齐子修的邵基胜团。邵基胜团住在堂邑以南李海、白堂两个寨内,齐子修惧怕邵团被歼,急忙乞求聊城日军前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8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它的前身是由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欠第685团)组成的东进支队,1941年7月沿革为冀鲁豫军区的第1、2、3、4军分区的一部;新四军第4师留豫东部队和第11、第12旅的一部,抗日战争后分别演变为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和华中军区第8军分区的一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准备机动地执行战略任务,遵照晋冀鲁豫军区命令,1945年11月,冀鲁豫军区第2、第3军分区抽调主力部队,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第20  相似文献   

16.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17.
君威 《军事史林》2008,(4):34-4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诞生于抗战初期山东渤海地区(即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第3旅、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渤海军区(1944年1月由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合并组成)等部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军第7师、第11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血战对崮山     
1942年秋天,日军纠集万余人,对沂(水)北山区实施拉网合围“大扫荡”。我鲁中军区第2分区第1团团部带4个连队,先是隐蔽在卞山以北赶牛场、老猫窝一带,伺机向东穿越青(州)沂(水)公路跳出敌合围圈。10月29日子夜,获情报:敌军在青沂公路的沂水、高桥、沭水、马站已构成密集网线,向西涌来。南面敌人已进占大诸葛、松峰,向卞山挺进。西面敌人从葛庄、韩汪、东里店向东围来。北面是国民党顽固派第51军阵地。拂晓,发现顽固派军已悄悄撤走,阵地上竖起了“太阳旗”,我们已处于日军的合围圈中。天亮了,日军又从西面围住了我山东省党政领导人黎玉和山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晋察冀军区从1937年11月成立到1948年5月结束,历经十年半,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山西敌后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聂荣臻奉令率领该师独立团和骑兵营等部约3000人,在五台山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归八路军建制。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查国祯任供给部长。军区辖第1至第4军分区。随后,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敌后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中,不断得到发展壮大。1945年大反攻前,晋察冀军区辖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