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庆酉阳县人武部扶贫工作成绩显著,曾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树为率兵带民扶贫帮困标兵单位;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总参动员部评为武陵山区扶贫先进单位;多次受到重庆警备区、黔江军事部的表彰,在武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下旬,国家农业部、总参动员部和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四省人民政府,在四川黔江地区联合召开了第七次武陵山区扶贫经济开发工作会议。会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黔江军分区组织、发动和带领数十万民兵知难而进,奋发图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黔江地区的脱贫致富、扶贫攻坚和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军分区全力抓好这一基础工程,组织和带领民兵改田改土,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余亩,使全区人均增加粮食90公斤。 带头种植烤烟。全区人武系统的干部  相似文献   

4.
秀山县的三合场乡、塘坳乡、峻岭乡,酉阳县的南腰界乡、南龙乡是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红二、六军团,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98年1月,李恩科来到黔江军事部(1998年10月20日前称黔江军分区)任司令员。一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他就把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先后资助失学学生就学、发动机关干部战士和职工开展献爱心活动、组织民兵参加重点工程建设、为南腰界等五个革命老区乡争取扶贫政策和项目资金等,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成都军区、重庆警备区的高度评价。去年10月,他被重庆市评为“十大扶贫状元”。  相似文献   

5.
黔江军分区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积极率兵带民脱贫致富,使近10万群众先后越过温饱线。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黔江军分区于1993年4月组建伊始,党委就根据地委、行署制订  相似文献   

6.
黔江县杉岭乡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是典型的穷山恶水。80年代初,这里用水如用油,照明靠松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世纪之末的今天,改革的春风吹绿了杉岭乡村,扶贫的热浪暖遘了杉岭人间,今非昔比。那一道道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黔江地区地处武陵山区中段,全区5县都是土家族自治县或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也都是国家定点扶贫的贫困县.在这样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区人武系统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干带兵、兵带民”的扶贫致富活动,经过近10年的努力,使全区贫困面逐年缩小,帮助10万余户群众先后越过了温饱线,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经济的发展。省政府、省军区总结推广了我区的经验。 深化对率兵带民扶贫致富的认识 我们首先从更新观念入手,针对  相似文献   

8.
四川黔江军分区位于川、黔、湘、鄂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区,军分区成立近一年来,认认真真办实事,勤俭廉洁搞建设,向上级党委和黔江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黔江区人武部用一片真情为第二故乡人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黔江人民贫穷落后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教育不发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贫穷问题,他们一届接一届、一茬接一茬,变“输血性”扶贫为“造血性”扶贫,一以贯之地走科技扶贫的路子。 一是向贫困村民宣传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彻底改变村民“刀耕火种”的陈旧观念。第一在全区广泛开展“扶贫先扶志、  相似文献   

10.
7月6日,天气晴朗。重庆酉阳县城唢呐高奏,鞭炮齐鸣,数万居民拥向长街,挥泪送别亲人——从黔江、重庆等地赶来帮助他们降服洪魔的部队官兵及民兵。 8天来,在黔江军事部组织指挥下,400多名部队官兵和邻县黔江的应急民兵与当地民兵一道,苦战洪魔,转移群众,抢救物资,安置灾民,终将洪魔喝退。  相似文献   

11.
在绵延数千里的渝东南武陵山区,深藏着一块2400多平方公里的红色革命沃土——黔江。这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代表的14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曾是川鄂湘黔革命根据地;这里“老少边山穷”,是国家新一轮扶贫规划中圈定的全国地级贫困区;这里曾经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在黔江,党管武装好,军民一家亲,该区已连续5次获得“双拥模范城”殊荣。驻黔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官兵切身感受,黔江有一个党管武装工作的坚强领导集体,有一位倾心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带头人,他就是区委书记刘学普同志。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会东县人武部经三年努力,扶贫工作取得辉煌成果。其做法是: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部机关成立了参建扶贫领导小组,各区、乡(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62个,帮助区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列出36个扶贫项目。在此基础上,实行部领导划片负责制和项目发展责任制。还层层签定责任书,在民兵中广泛开展一兵带一户、一班带一社、一连带一村的“三带”活动。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酉阳县南腰界乡是当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六军团战斗过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是川鄂湘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告慰埋在南腰界烈士陵园的300多名红军烈士的忠骨,黔江军事部党委和南腰界乡挂钩扶贫,成立了以司令员李恩科、政委胡绍文任组长,政治部主任邓仕科、后勤部部长章云龙任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党委常委每人到南腰界乡蹲点扶贫,机关科以上干部轮流到该乡扶贫。从3月以来,司令员李恩科3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毕节市人武部党委把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抓,以点带面,动真情,使实劲,办实事,取得显著成绩。 该部在全市以镇、乡武装部为主、建立和巩固扶贫点39个,并以民兵致富能手为骨干,实施科技兴农,开展“一连带一村,一排(班)带一组,一兵带一户”的活动,使900多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他们不断加强扶贫联系点羊塘村工作力度,卓有成效地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修通致富路,引来“夜明珠”。去年初,抓住农闲时节、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修筑、疏通简便公路8.5公里。羊塘村是何官屯镇唯一不通电村,人武部四处奔走,以群众集资、政府扶助、农电部门扶持  相似文献   

15.
四川通江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牢记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率兵带民驰骋在通江的扶贫战场上。 通江县各级人武部,级级开办扶贫联系点,专武干部、民兵干部人人都有联系户,定点、定人、定责、定目标、定脱贫时限、做到“户不脱贫不调户,点不脱贫不换点”。他们把  相似文献   

16.
重庆黔江军事部采取“促、训、带、给、激”的办法,在广大政工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能”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经验是: 一、“促”学习,打牢“三能”基础。他们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内容、开展了形式活泼的学习活动,促使政工干部加强学习积累。二,“训”技能,培养“三能”骨干。自  相似文献   

17.
四川黔江军分区组建一年来,靠着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在黔江这片热土上,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1993年10月组织了黔江有史以来第一次盛大阅兵活动;12月全区征兵工作受省征办表彰;1994年3月,全区民兵“四个一”建设跨入省级先进行列,5月石柱县民兵岑维华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授予了“见义勇为英雄民兵”称号,8月份分区党委被省军区评为“艰苦奋斗好班子”。  相似文献   

18.
3月8日,四川黔江军分区发出通知,号召全区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岑维华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19.
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位于川、黔、湘、鄂四省交界处。在这里,有一位深受土、苗、汉族人民爱戴的好军人。他情系大山,心系群众,在这块贫脊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和文明。他就是四川省黔江军分区司令员陈宝林。前不久,中央组织部把他作为优秀领导干部推到全国人民面前,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专题片《心碑》这样记录着他的不平  相似文献   

20.
《国防》1999,(6)
1998年底以来,四川省洪雅、丹棱两县人武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四川省八一药物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下,大面积推广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之一、著名养猪状元龙成祥的科学养猪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为宣传推广“龙氏”养猪技术,洪雅县人武部主动与县委办公室联系,召集各乡(镇)领导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各乡(镇)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培训技术骨干,为推广这一技术奠定了基础。丹棱县人武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