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O13年1月30日、31日、2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先后发文大肆渲染中国黑客入侵,无端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幕后策划了网络间谍活动,恶意掀起“中国黑客威胁论”,2月19日,美国有强烈军方背景的私营安全公司曼迪昂特(Mandiant)更是推出长达76页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07,(9):48-49
8月9日至17日,"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中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这次演习是上合组织全体成员国首次联合反恐军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成建制、较大规模、远距离、多军兵种出境参加联合军演。中国军队在俄罗斯腹地演习的事实,显示中俄双边关系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有关报道和文章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6,(6):41-42
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成功地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至此,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稳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阶段。为了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中国作了哪些积极的努力?美国是如何调整对华战略的?布什政府为什么会积极地调整对华政策?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完善了劳动保障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和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就业促进法》将在2008年1月1日执行。《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后,一些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作或合伙律师事务所等新单位类型出现;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编制外招用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东北后备军》2007,(4):F0004-F0004
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市,1976年入伍,现为沈阳军区政治部俱乐部主任。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前进报》、《东北后备军》等报刊发表各类图片近百幅。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7,(2):44-45
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一代枭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也同时终结了他与美国两代总统、布什父子间数十年的恩怨。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新闻晨报》《新京报》等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一)2006年12月30日当地时间早晨6时零5分(北京时间30日上午11时零5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被绞死。  相似文献   

7.
郭振芳 《中国民兵》2007,(11):11-11
据报载,7月11日.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绍仓涉嫌贪污受贿案件时,张绍仓含泪所念的长达4页的《悔过书》,却是整段照抄照搬5月29日《检察日报》刊发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原区委常委、同安镇党委书记朱福忠的《悔过书》。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悔过书》竟然也出现抄袭现象,这既令人啼笑皆非,又使人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09,(23):46-47
11月10日至13日,胡锦涛主席访问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并于11月14日至15日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从而将2009年浓墨重彩的中国大外交推向高潮。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周刊有关报道汇编的这篇——  相似文献   

9.
张凤坡 《国防》2004,(9):11-11
在第四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辽宁省锦州市惊现日军侵华新罪证——《满洲事变画报》(第二辑)和《历史写真——皇军疾风迅雷号》画册。画册由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东京日日新闻社分别于日本昭和七年一月廿八日(即1932年1月28日)和昭和十二年(即1937年)在日本以日文形式出版。《满洲事变画报》(第二辑)共收录72幅摄影图片,记录了侵华日军在大虎山、沟帮子、双台子、大凌河、盘山、连山等锦州周边地区的每一次军事行动。据锦州文史专家介绍,这是目前为止发现记录日军侵占锦州的最为完整的珍贵史料。《历史写真——皇军疾风迅雷号》画册刊有…  相似文献   

10.
《东北后备军》2008,(2):F0004
张帆1969年12月出生于辽宁大连,现任沈阳军区政治部编辑室干事,中校军衔。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前进报》《东北后备军》《辽宁日报》《大连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图片300余幅。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6,(12):38-39
为期3天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于11月5日在北京闭幕.非洲53个国家中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48个国家.均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前来北京.其中大多数国家由总统或总理亲自带队。一个大国和一个总人口超过8亿的洲际地缘板块的亲密接触,这对双方而言。都属史无前例的重大外交活动.就连骄傲的西方也不得不垂目低语:21世纪全新的南南合作即将登场。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晨报》《新民晚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传本《孙子》十三篇当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的“《孙子》十六篇”,而非《汉志·兵书略》所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三”与“六”之差异,实际是古籍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误所致。后人受汉代学术分类所拘,往往先入为主地对联孙子》有了“兵书”之类的判断,故而习惯于在《兵书略》寻找《孙子》,而对著录《诸子略》的《孙子》察之不深。  相似文献   

13.
胡光正 《国防》2010,(7):4-6
6月3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统称"共同条令"),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为便于理解和掌握共同条令的基本精神,本刊邀请部分参与共同条令修改的专家,撰写了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14.
李好明  刘德元 《国防》2002,(6):13-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 9月21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为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对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5.
赵宝云 《军事史林》2010,(11):38-42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各大媒体都在热议中日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如《产经新闻》《日本时报》《每日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等,甚至有些媒体还对中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实际上,关于在东亚地区固岛屿争端而爆发战争的话题在中国、朝鲜、韩国及俄罗斯等国的媒体上也是屡见不鲜。据日本保守派报纸《产经新闻》报道,安倍政府已经开始军队改革,已做好因争议岛屿问题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的准备。报道称,目前日本新一届政府正在改组国家武装力量,进行军队整合,改善陆海空三军的协调能力。但俄罗斯专家指出,日本所做的战争准备似乎并不单独针对中国,—旦战胜中国。它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朝鲜,随后便是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石纯民 《中国民兵》2010,(10):29-29
7月26日,一家叫做"维基解密"的网站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被称为是美国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2.0版本"。手机作为媒体制作和交流的工具,可以适时处处快捷地传播各种信息,若与互联网链接,其信息传播的领域和速度会更加广泛,更加快捷。因此,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各国情报战的一个重要角力场。  相似文献   

18.
海地生死劫     
《兵团建设》2010,(3):40-41
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约20公里的海底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后,首都太子港市区几成废墟,海地900万人口中有300万人受灾,150万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难以统计.可能高达50万人,联合国发言人贝斯对媒体说:“在联合国记忆中,我们从没有遇上如此严重的灾难。”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周刊》、《南风窗》等有关报道汇集这篇——  相似文献   

19.
研究战略 ,研究武警战略 ,不能不学习研究古代兵书。读《握奇经》、《六韬》、《司马法》、《吴子》、《尉缭子》等兵书 ,甚受启发 ,简谈所得感受 ,愿与读者共享 ,切盼指教。《握奇经》的精彩内涵《握奇经》(作者凤后 ,是三皇五帝时分管“天道”的高级官员 )是我国古代一部兵书。说是“书” ,实则是极粗线条带诗韵性的研究提纲 ,但却是一部具有精美内涵的纲。全文仅 384个字 ,句句精彩 ,勿须我们点缀 ,摘其几段 ,足见一般。“大将所居 ,言其事 ,不可妄示人。故幄机 ,又曰握奇”。“治兵以信 ,求圣以奇 ,信不可易 ,战无常规。可握则握 ,可施…  相似文献   

20.
《兵团建设》2007,(12):40-41
10月24日,这一天注定是让中华民族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的18时05分,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三号火箭一跃升天,载着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直刺苍穹,我国继人造卫星、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又成功地书写了进入太空的全新篇章,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和地位的空间大国。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瞭望》等报刊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