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期说到,日俄黄海大战,使俄太平洋舰队舰艇退回旅顺港而无法突围。海上战局已定,日军开始准备发起第二次与第三次陆上大攻势。得到大量增援的乃木希典终于缓过劲来了,9月19日,他再次向旅顺发动强攻,主攻目标是203高地。日军企图夺取这个旅顺东部防线的制高点,并以此为依托杀入旅顺市区。在  相似文献   

2.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2,(17):61-63
8月2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日本自卫队开始举行为期37天的岛屿作战演习。时光倒流回二战中的1945年2月16日至3月26日,美军从2月19日登陆硫磺岛海滩开始,阵亡6821人,伤21865人;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此次交战,美日双方伤亡比例1.23:1,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美海军陆战队伤亡之高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南太平洋岛屿与日军作战,美军向岛屿登陆,让白“狐”打头阵,士兵跟在后边,顺利地攻占了滩头,深入到腹地。因为日本士兵比较迷信,认为白狐是阴曹地府的勾魂使者,看见它,就要远远地避开。故此美军在与日军作  相似文献   

4.
1938年10月,为切断中国华南方向的外援路线并策应武汉作战,日军经过长期预谋和准备,武装登陆广东大亚湾,入侵广东,用时9天即攻陷广州,迅速达成其作战企图。广州失陷,不仅使日军为尔后的南进作战建立了前进基地,更使中国失去了一条宝贵的国际物资输入线,此后华中多面受敌,战事日益被动。广州作战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当局战略判断失误,军队战斗力薄弱,同时广州守军兵力分散,警备松弛,抗击不力,也是导致广州沦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策应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日军打算把美军主力吸引到新几内亚来,以便减轻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日军的重压。1942年11月17日早晨,第18军下属的第31师团步兵229联队从拉包尔出发,由5艘驱逐舰护送到巴萨布阿,登陆后立即向位于新几内亚东部的布纳挺进。  相似文献   

6.
1944年下半年,美国为打破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垄断优势,决定在菲律宾打开突破口,建立一个稳固基地,使之成为插入日本整体防御体系中的一把尖刀,以期重创日军,进而掌握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控制权。最终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将战场设定在莱特湾海域。这场以登陆与反登陆为背景的莱特湾大海战,参战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战役的强度和惨烈程度,都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此次海战,从10月24日开始,至26日基本结束,在东西600海里,南北2000海里的广阔海空域内全面展开,包括航母在内参战的各种作战舰艇达293艘,飞机多至1996架。从作战前期准备来看,日本的兵力部署、战役布势及作战实力,总体上要强于美军。但因为3封生死攸关的  相似文献   

7.
1942年,日军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东南亚:英国人遭受了远东帝国土崩瓦解的打击,美国人被灰溜溜地从菲律宾赶了出来。一切似乎都陷入绝望盟军的补给严重不足,而日军还要进一步南下。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射到澳大利亚——只要占领了新几内亚岛,他们就可以对澳大利亚为所欲为。 新几内亚岛一役堪称是一场步兵的较量:作战物资极度匮乏,作战地形险象环生,作战区域人迹罕至。此役胜败事关重大。如果日军获胜,澳大利亚就会任其宰割,同时盟国在南太平洋的战略基础将遭受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二战中出尽风头1944年2月29日,经过在澳大利亚6个月的训练后,第1骑兵师受到了自建制诞生以来第一次大战的考验。这一天,该师向日本人占据的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实施两栖登陆作战,并在洛斯尼哥尔斯岛登陆成功。经过激战,第1骑兵师消灭了7000多名日军,取得...  相似文献   

9.
大事备忘     
1895年的1月20日,日军2万余人在山东荣城县成山头登陆,并由此开始了中日战争中股东半岛的大规模登陆作战。 1912年的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下,传统的渡海登陆(岛)作战向着多战场空间覆盖、多作战领域重叠、多军种部队联合的方向演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无人机蜂群的加入,为联合渡海登陆(岛)作战增加了新鲜的多元化作战方式,也为战争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渡海登陆(岛)作战的重难点,从无人机蜂群特点优势和应用前景入手,研究无人机蜂群对联合渡海登陆(岛)作战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1942年8月开始,美日海军在太平洋瓜达尔卡那尔岛、兹拉格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及其周围海域展展开了多次交战。实力较强的日军几乎连战皆败,最终一败涂地。原因之一是日军写的日记暴露了行动企图。战后发表的美军关于太平洋地区作战的《与密林与恶疫的决斗》  相似文献   

12.
硫黄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此战美军虽然获胜,却损失惨重.充分的战前准备、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正确的登陆方向和地段、积极有效的保障支援是美军在此次战役中的成功之处,其教训主要集中在情报侦察方面.此外,作者对日军在此次防御作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杭州湾北岸地区在军事战略上极具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时,日军采取“两翼迂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会战后期,日军第10军在淞沪战场的右翼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左翼迂回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合围中国淞沪守军,进攻上海和南京。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走廊对日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未能阻敌进攻,阻击战最终陷于失败,导致淞沪战场防御阵线的完全瓦解和上海的陷落。太湖南走廊的被打通和苏浙皖边境门户洞开,造成日军从南面和西面迂回南京的态势。抗日战史上这惨痛和悲壮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侵华日军第6师团是日本最早组建的7个陆军常备师团之一,1890年前后组建。该师团先后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先后多次进出中国,在南征北战中为日本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1894年11月该师团经海上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侵入中国,11月22日攻入旅顺.并在旅顺进行了大屠  相似文献   

15.
在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血战的时候,防守大清国东北边境的清军却全线溃败,日军渡过鸭绿江,迅速攻下金州、大连、旅顺、海城。之后将战略进攻方向转全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打威海卫,企图歼火北洋水帅。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遥对旅顺、大连,建有保卫渤海门户的北洋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各舰艇于旅顺失陷前撤返威海港,还有大小舰艇27艘;港区陆上筑有炮台23座,安炮160余门,守军19营;烟台、酒馆、荣成等处另有驻军41营。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陆军固守大小炮台,舰船依托岸上炮台进行防御。日军避开从威海港正面进攻,1894年1月20日从荣成湾龙  相似文献   

16.
王作化  林生 《环球军事》2005,(19):24-26
空降兵是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特殊兵种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降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在战场上得到广泛运用。世界各军事强国先后组建了空降兵,日本也于1940年开始建立伞兵部队。但日军空降兵组建后,由于军事思想守旧,战术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小儿科”的落后状态,在多次空降作战中不仅没有取得多大战果,反而事故频频,损失惨重,成为二战中最短命的空降部队。“战术技术最糟糕的空降部队”日本空降兵组建后,分别作为特殊兵种隶属于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但日军空降兵成军后由于军事思想和装备落后,空降训练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跳塔等基础训练上,伞兵的战术技术训练重点仍然是步兵的射击  相似文献   

17.
日军作战的情报侦察系统一直以高效著称,其发展有着独特的历史轨迹.冷兵器作战时期,忍者就组成了高效侦察系统.经过明治维新,日军汲取西方情报体系优长加以发展,并在二战时期集中运用,其情报侦察系统有诸多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二战缅甸战场日军参战部队跨区域调动频繁,编制复杂,留存数量巨大的部队史档案资料。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亚洲史料中心等机构存藏了丰富的日军缅甸战场部队史档案文献,包括日军作战部队履历、作战计划及军令、战斗详报、作战记录、阵中日志、战时军政等类别,内容囊括日军在缅甸战场的编制变化、战略规划、军事行动及军政统治等内容,是研究二战史、滇西抗战史不可或缺的日方佐证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10):24-27
化学兵是日本陆军担负使用化学武器任务的兵种,也是侵华日军最臭名昭著的部队。日军使用化学武器蓄谋已久,在侵华战争伊始就派遣大批化学战部队来华。化学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日军的作战进程,被日军称为“决胜瓦斯”。  相似文献   

20.
阴云下的九月侵华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认为,中国海军将其主力在战斗开始以后布阵于江阴要塞掩护之下,这不仅仅妨碍了其空袭南京的作战,舰队主力的“平海”、“宁海”两舰,更是对日军在扬子江下游活动的日军小型舰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迅速地将中国舰队,尤其是“平海”和“宁海”两舰消灭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