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产生和基本原则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为了帮助维护或恢复冲突地区的和平,由联合国组织的有军事人员参与、但无强制执行权力的行动。维和行动由联合国秘书长指挥,一般由安理会授权,特殊情况下由联合国大会、特别联大或紧急特别联大授权。维和行动分为两...  相似文献   

2.
国际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有关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行动。我国从1989年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迄今先后参加了1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15000多人次。我国维和官兵在维和任务区面临全新的环境,担负着紧张而繁重的任务,同时面对着各种疾病的威胁,部分维和官兵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国际维和行动中官兵心理问题及成因,选择切实可行的心理防护路径,对于维护官兵身心健康、确保维和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二代维和行动维和行动数量剧增,规模变大;维和行动战略从“维持”和平向“建设”和平发展;维和行动由主要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转为主要处理国内各派别的冲突;维和行动职能由单一转向多元;维和行动部署方式由过去的“线性”变为“非线性”;维和行动的主体增加,维和行动组成日趋混杂。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着“强力”维和挑战传统原则;维和行动资源严重短缺;维和人员所承担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维和行动的有效性难有质的提高;单边主义妨碍联合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维和行动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联合国维和警察的快速部署方式也已经从过去的待命安排机制过渡到目前的常备警力。常备警力的设立不但缩短了新任务区警察部门建构的周期,提高了警察工作效率,还可指导或直接参与任务区当地执法、司法和监狱管理工作,并适时开展对警察部门行动能力的评价和评估,向任务区警察警监提出建议。梳理联合国维和警察常备警力的概念、历史沿革、组建及职责,提出组建中国维和警察常备警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当今国际维和行动现状出发,分析了国际维和行动的特点,剖析了国际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问题,最后对国际维和行动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并系统阐述了维和行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维和警察在协助利比里亚政府组建警察部队、恢复法治、培训当地警察、监督指导当地警察执法、缓解冲突等方面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受到维和警察总部和当地民众的好评。深入了解该任务区的机制和特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中国维和警察工作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军执行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的常态化,应帮助参加维和的医务人员了解我国(军)执行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行动的概况,掌握维和卫勤保障行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熟悉和遵守维和卫勤保障的法律原则,尤其是注意把握好执行卫勤保障行动中应注意的具体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联合国请求。我国首批12名维和警察于4月26日奔赴联合目科素沃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是我国第一次向这—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也是继波黑任务区之后.再次向欧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在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承担了重要的义务.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广泛参与日益凸现了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开展维和行动是实现联合国宗旨和维护世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手段。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是联合国完成维和任务不可或缺的,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国家。冷战时期美国的非洲维和行动在争吵和小心翼翼中进行,冷战后美国的非洲维和战略经历了积极主动向有选择地介入转变的过程,当前美国的非洲维和行动则是在崇尚自主的前提下推广美国特色的维和,以期最大限度地彰显美国实力、维护美国核心利益。审视美国非洲维和战略的演变,汲取足够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更好地根据世情和国情定位中国未来的维和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中国维和警察理论作为中国警学的新兴学科,研究由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理论、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基础理论、中国维和警察专业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应用理论构建的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对我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立法主体和立法形式的角度探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立法问题。尽管联合国大会并不是维和行动适格的立法机构,但是维和行动的国际法依据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实践中长期形成的惯例。其立法主体资格实质上是一个共享问题,因此,由联合国组织立法应当是最为适宜的。就立法形式而言,采用由联合国主持缔结维和条约的形式最具有可行性,也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维和任务区开展群众工作,是维护当地局势稳定和执行联合国宪章的需要。应本着尊重当地民风民俗的原则,从做好宣传工作入手,传播进步、文明的生活方式,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爱护当地民众的财产,维护当地民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性质在国际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维和行动与其他国际军事或准军事行动的辨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和行动自身所独具的法律特征。维和行动的法律依据尽管未有定论,但依据其实践与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将它的法律性质概括为:联合国属准军事行动性质,国际法约定的默示授权性质,维护国家间独立平等的工具性质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的范围和能力也日益扩大 ,投入不断增加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at motivates young people to volunteer for peace-keeping or peace-enforcing missions and how their motives change between pre- and post-deployment. Data include information about social and military background, and motives for more than 600 soldiers, 444 of whom answered the survey both before and after deployment. Soldiers are deployed to different missions under the same circumstances. To conceptualize motives among soldiers, we use factor analysis and find three factors: challenge, self-benefit, and fidelity. Challenge represents an occupational orientation; fidelity, an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and self-benefit, a desire for adventure. Exploiting the within-subject design of our data, we find that pre- and post-deployment motives vary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ission and soldiers’ previous experiences (first-timers or experienced soldie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fter the mission, peace-keepers are generally more disappointed than peace-enforcers.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self-benefit motives are important for younger soldiers with only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that this group usually serves as peace-enforcers during their gap year.  相似文献   

16.
高层公寓的火灾特点不同于普通的高层住宅,其火灾危险性高于普通住宅。分析了高层公寓的火灾特点,并从消防车作业面、安全疏散、防火分隔、防排烟、灭火设施、内装修等方面提出了高层公寓防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慎战”是孙子军事思想中层次最高的战争决策思想,其理论主要包括不战思想、重战思想、善战思想和善后思想。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孙子的“慎战”思想启示我们:要牢固树立“兵者,国之大事”的观念,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制定正确决策,“先为不可胜”;要以“非危不战”为原则,遏制犯罪,维护稳定,努力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依据“胜于无形”,认真处理国内民族及其他矛盾,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It is rare to find a well-formulated study that describes the behavioral aspects of leadership in the political realm. Even more infrequent is a combined study of individual behaviors as it applies to a large techno-political issue such as nuclear proliferation. India, Argentina, Australia, and France are used as cases for application of a national identity conception model. The model is based on two dimensions, solidarity and status, that when combined, result in a leader's identification with other nations’ abilities to be a player in the nuclear arms community. While the work is behavioral in context, there is no effort to avoid the technological side of prolifer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balanced review of a complex issue.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建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女教工在教学科研及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自身优势,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是高校工会组织需要特别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