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3月17日,国民党军进至三十里铺,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时,延安城已经可以听到炮声,部队在外围阻击,机关忙着转移.就在这个夜晚,中共中央做出一个决定,负责国统区工作的中央城市工作部与负责情报工作的中央社会部成立一个联合秘书处,由周恩来领导.  相似文献   

2.
东北讲武堂在奉系东北军由传统旧军队向现代军队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讲武堂为东北军输送了大批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事骨干,这批人后来成为奉系东北军的中坚力量,这是东北军现代转型的人的因素;讲武堂为奉系东北军提供了现代军事教育和训练模式,这是东北军现代转型的观念和技术因素;讲武堂向学员灌输的忠于职守、守土爱乡的信念,亦成为东北军的军魂。抗日战争中东北军涌现出了大批爱国将士。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毛泽东为我军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游击战略,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应军事斗争需要的后勤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物质困难,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探索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后勤思想与实践,对于未来反侵略战争和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建立统一战线、拓宽补给渠道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1936年7月16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中,就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条件。建立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可以团结一…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实践者,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开始参加了军队工作,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等要职。在不断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军队政工制度在国民革命军的首创,也为中国近现代军队建设揭开新的一页,因此,研究周恩来在大革命时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从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出发,提出革命军队 政治工作的目的要使军队成为革命的军队 周恩来认为,军队的政治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因此,它的具体任务和目的,也必须按照当前社会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定。  相似文献   

5.
中共在西安事变前后的军事战略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旨在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救国的“兵谏”,即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竭诚努力为和平解决事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会同张、杨,揭露亲日派何应钦扩大内战阴谋,与亲英美的蒋介石、宋子文等进行谈判斗争,力求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事变.这已是众口皆碑。与此同时,中共还作了重要的军事战略防御部署:红军主力南下,和张、杨的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三位一体,整军经武、枕戈待命。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有力而紧密地配合了政治斗争。鉴于以往对中共在军事方面的作用很少研究,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休整三军,准备应付突然事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军事立法实践始终围绕着处理党与军、党与法以及军与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依法治军以及维护高度集中统一的军事秩序与保障军人权益并重等军事立法活动的指导思想,为军事立法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认识到武装准备不足是上海工人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央为加强对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军事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以中央军委委员周恩来为首的特别军事委员会。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特别军委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军事组织,加强对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和训练,开展对敌军的兵运工作和与北伐军的联络工作,全程筹划、组织和指挥军事行动,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在山西抗日前线杜宏奇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代表,参与了山西抗日前线几次重要战役的组织领导工作,在一些重大的战役决策上,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方略。这一时期,周恩来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为协调八路军与国民党军的共同...  相似文献   

9.
1936年2月党中央、中央军委组织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抗日讨逆,历时三个月的东征,对于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扩大红军、发展华北抗日救亡运动,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以后出师华北进行抗日奠定了基础,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为此,我们就东征的有关问题作些粗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同时,就开始注意军事工作.1921年至1927年,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早期军事斗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武装斗争理论,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创建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推动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结合,建立广泛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取得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组织领导的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东征与北伐战争的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党后来独立领导军事斗争,打下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准备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卢庆洪 《军事史林》2013,(11):16-23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成)余部改编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武装。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没有兵员和军需补充的情况下,牵制了数十万El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Ft战争。现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辽沈战役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战略决战的军事思想,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1958年8月金门炮战是一场在中外战争史上颇为奇特的军事行动,它既是一场军事仅,又是一场政治仗、外交仗、宣传仗。各条战线紧密相关,稍有不慎,就要影响全局。炮击金门,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协商决定的,往往是毛泽东决策之后,由周恩来具体部署实施。毛泽东后来说:“金、马局势那么严重,每个环节都是我和总理搞的”①。一、参与指挥金门炮战,惩罚国民党军,摸清美国底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坚持不承认中国政府,在国际活动中公开推行“两个中国”政策,并依据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对中国大陆施加…  相似文献   

14.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17路军,受中国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同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断然拒绝,并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下令镇压西安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12月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支持张、畅的爱国行动,派遣周恩来到西安,同时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  相似文献   

15.
军事文摘     
我党最早的工人革命武装我党最早的工人革命武装——广东工团军成立于1924年8月27日。它以工会为单位编队,骨干多是工代会举办的各种工人训练班训练出来的工人中坚分子。工团军成立后,立即加紧训练,很快掌握了一些军事知识,获得了基本的战斗能力,并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是年10月10日,发生了商团惨杀工团军的事件。孙中山在中共广东区委和人民的支持下决定平定商团。10月15日凌晨,工团军与农民自卫军一起,配合黄埔军校学军包围了商  相似文献   

16.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集团军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集团军系由蒋、冯、阎、桂四派军事武装演变而成。早在一九二五年七月,广州国民政府为实现军令统一,决定取消以省为别的军队名称,统一改称国民革命军。同年八月,在原黄埔党军和建国各军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成立之初,共组建了五个军,其中由原党军第一旅和收编的粤军组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委任蒋介石为军长(从一九二六年一月开始改由何应钦继任)。一九二六年三月两广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充分利用反蒋军事统一战线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正确贯彻军事统战的理论原则和策略方针,以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基础,以反对蒋介石集团内战独裁政策为号召,以政治争取和政治瓦解为主要形式大力争取并促使国民党军内部的反蒋“间接同盟军”转化为“直接同盟军”。反蒋军事统战的成功开展,丰富了我党军事统战的理论宝库,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和“会剿”,歼灭了国民党军三十六万余人,相创继建了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十年中,这支部队转战于鄂、豫、皖、陕、川、康、甘等省,到1933年秋发展到八万余人,占当时全军人数四分之一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周恩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主管军事工作和苏区工作的领导人,从这支部队初创时期起,就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2月12日晚上,古城兰州,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东北军51军迅速解除了驻兰国民党中央军的武装,并扣押了部分国民党中央驻兰要员,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兰州事变”。“兰州事变”是“西安事变”的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指挥者是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将军。两“事变”和平落幕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先后被囚,而于学忠却安然无恙,抗战期间还因功晋升为一级上将。  相似文献   

20.
叶剑英军事后勤理论探讨齐景祥叶剑英元帅(1897~198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外闻名的军事家。他在长期参与和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军队工作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负军队的领导工作中,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军事理论。他的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