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高度一致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立军之本、科学发展之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是统筹各种关系、完成各项任务的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关于党与军队关系、人民与军队关系、国家与军人关系、人的价值、社会意识能动性等原理,合理揭示了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价值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和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在世情国情党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军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始终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为履行使命任务、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4.
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首先做到讲政治。部队党委(支部)书记作为军队各级的领导干部,其政治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关系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政德修炼、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纪律磨炼等方面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指的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价值主体的有用性 ,反映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价值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性主体和个体性主体构成。由此而决定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应该包括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两部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主体主要指党、国家和军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党、国家和军队的有用性 ,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党、国家和军队需要的满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主体指的是教育对象个体 ,其中主要是广大官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红4军党内争论是建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起关键事件。争论的深层原因是,红军初创,中共党内对党军关系认识存在分歧。争论在民主和积极的环境中展开,在不断改进党内民主、加强集中指导的基础上,逐步得以解决。争论深化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理顺党军关系、建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创造了重要条件。从红4军党内争论到古田会议召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建立,是人民军队探索军队建设规律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 ,是江泽民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非常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指出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最核心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们军队的军魂就是党的绝对领导。”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思想政治建设核心的要求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深化改革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关系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 ,深化改革将是二十一世纪我国我军的重要任务。但是 ,深化改革 ,对于党的领导来说 ,目的只有一个 ,…  相似文献   

8.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具有统领性、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胡主席反复强调",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对我们军队这个特殊的武装集团而言,加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军事指导思想和实践在坚持和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等创新成果;党的军事指导思想和实践的创新发展的丰富内容,体现在当代战争与和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军事战略方针、军队历史使命、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七个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习主席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第十七条也明确,军队必须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军队各级党委议事的根本,也是抓班子、带队伍的有效方法。工作实践中,要善于处理好"三对关系",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质量。一、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做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辩证地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其具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6,(6):2-2
胡锦涛主席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对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由我军与党的本质关系所决定的,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军建设主要矛盾,促进 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并在革命战争中经过不断斗争得以坚持;新中国成立后,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本文全面考察分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成、发展与坚持,从而得出结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必然关系,是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本、立军之本、强军之本,是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要论述摘编》阐明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特点规律,明确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提出了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措施要求,是我军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李涵  郭凯 《政工学刊》2008,(12):40-40
胡主席强调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和军队思想政治上的防腐剂。必须清醒看到,新形势下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保障条件改善,军队一些单位出现了花钱大手大脚、办事铺张浪费的倾向,反映出部分官兵艰苦奋斗精神的淡化。  相似文献   

15.
《华北民兵》2013,(2):14-14
编者按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连日来,省军区系统各级  相似文献   

16.
忠诚于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又是革命军人培育忠诚于党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首要问题,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注重三个方面:一、牢固确立“军魂意识”,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基;二、科学把握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三者的内在统一,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内在依据;三、坚决听党指挥,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7.
姜春玉 《政工学刊》2023,(11):24-2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军队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关系部队战斗力,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建设军队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部队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抓住了军队党的建设的根本、核心和灵魂。只有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军队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不断增强官兵政治上的坚定性,切实打牢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才能始终保持我军的性质、宗旨、本色和作风,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