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汇是最易受时代与社会感染的因素,颜色词语往往蕴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绿色”的文化意味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发生了很大变化。古代汉语“绿”有青春、美丽、卑贱的意味,而现代汉语的“绿色”词汇包含了畅通、节能、天然、环保和健康的意味。在全球性“绿色”文化缺失的背景下,这种文化意味的转变正是人们对“绿色”文化的理性呼唤。。  相似文献   

2.
实词虚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之”从上古 ,经隋唐、元、明清 ,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情况 ,可看出实词虚化的过程 ,它显示了 :实词虚化受词义引申的影响 ,受句法结构的制约 ,同时也是语言表达的需要 ,而且这种演变又是有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3.
“With +复合宾语”结构是英语中一个较复杂的结构 ,在句中做定语和状语 ,其补语部分可由多种词类或短语构成。此结构在句中的位置较活 ,可前可后亦可居中 ,译成汉语时也有多种译法  相似文献   

4.
军衔衔军旅     
“军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衔”,接也。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汉代以前,“衔”字只有一个“马嚼子”的意思。魏、晋以后,衔字才出现表示官吏阶位的“头衔”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衔,而是  相似文献   

5.
汉语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迫切要求汉语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汉语作为表意文字,难写、难认、难记、难学。给现代信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尤其是计算机输入与应用带来难以想像的困难。另一方面,大陆使用的简化字与港、澳、台使用的繁体字在国际上的并用,也给汉字的使用造成混乱,因此,汉语要走向世界,必须规范、统一、简化。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走在中小学前面,因为它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师范院校各科教学都应体现师范性特点:在教给学生知识并将知识化为能力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学习教学艺术。我们在师专班和教师进修班进行的两轮古代汉语教学“教学做合一”尝试表明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辞源》没有“拉歌”词条的注解表明:拉歌的历史尚显短暂。而令人费解的是,以收集现代汉语为己任的《现代汉语词典》却没有收录“拉歌”。一个拥有如此雄厚群众基础的词汇却徘徊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门外,不能不说是一部词典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高等师范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调整改革。古代汉语课程一方面教育学生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解决好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应酬是口井     
于洋 《政工学刊》2011,(6):31-31
什么是应酬?《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交际来往"、"私人间的宴会"。简而言之,应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手段,吃顿饭、喝个茶,亲近亲近,以求声气相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就通过数据库数据对《儿女英雄传》中的程度副词"最"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并与现代汉语中的"最"相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汉语“时体”(Tense and Aspect)范畴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主要通过完成体助词“了”、持续体助词“着”、经历体助词”过”来表现。除此,近代汉语中还有几个特殊的时体助词。  相似文献   

12.
兵字演绎     
汉语中与“兵”字有关系的字、词很多,研究一下它们的涵义及演变,会使您在语文知识之外还获得许多有趣的军事知识。“兵”字是汉语中产生最早,人们口语中最常用、意义最多、内容最广的字之一。它在上古主要指兵器,没有现代汉语中士兵、战士的意义。“擐甲执兵”(《左传·成公二年》)、“蚩尤作兵,伐黄帝”(《山海经·大荒北经》)、“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荀子·议兵》)都是这个意思。现代成语中的“短兵相接”和“兵工厂”也还保存了这个意义。有时  相似文献   

13.
祖国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一句非常理性的解释:自己的国家。如果按照我们通常的回答:祖国就是与我们有血缘联系的一片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词典》对“原则”的解释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可见,原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合理化准则,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偏离的基本准绳。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汉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班学生所进行的第二语言教学。进行汉语教学,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汉语基础,了解母语对汉语学习的负面影响,也要准确把握汉语课的性质,优化汉语学习环境,处理好教学总体目标与具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采取符合实际需要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古汉语里,复句形式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语言学界久已有人发觉。吕叔湘著《中国文法要略》里简略的论及了表态繁句和判断繁句中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主语的问题,他将复句形式归入词结之中。高名凯著《汉语语法论》里论述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时也注意到了复句形式能够充当单句的主语和宾语。马忠著《古代汉语语法》也提及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复句形式充当句子成分在古汉语里是相当普遍的,我们对《墨子》和《孙子兵法》两部著作的句子做了如下统计: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推广汉语口语及规范口头、书面语言方法之一.测试人员如何掌握评分标准,如何处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规定发音与大众读音之间的关系,以及大众读音与现代汉语字典中规定发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被测试人的成绩,同时部分字读音的规范化把握也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一、考试的目的与简况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它是为测试外国人和母语非汉语的国内少数民族学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标准化考试.随着新疆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HSK逐步在区内各高等院校推行起来.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找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查汉语教学质量,1997年1月24日,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和汉语教研室对在校的119名民族预科生进行了HSK测试.  相似文献   

19.
对“编辑”一词的释义进行探讨.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与国内外其他辞书对“编辑”的各种不同释义相比较,说明“修订本”对“编辑”释义不够完整、准确.  相似文献   

20.
国家将每年9月份的第一周规定为普通话宣传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论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国内、国际地位;普通话的历史发展;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提出汉语普通话首先要成为教学语言,并推广为宣传语言、工作语言,最终成为通用的交际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