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晋波 《华北民兵》2004,(10):39-39
由于编制调整和部队建设所需,许多野战部队的基层干部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怎样使新干部尽快熟悉新情况,适应新岗位,实现从“野战军”到“预备役”、从生疏到胜任的转变,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岗位工作,强化“传承”措施,是不断提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以来,现役干部队伍按照新的编制体制调整配备,为促进预备役部队健康发展,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队伍存在着:营职干部到职到杠无法调整配备,形成营职干部“积累”,而连职干部严重空缺的现象。据统计,某预备役团有50%的营职干部已满3年,有的超过4年仍原地不动,而基层该编配的连职现役干部不足20%,只好由现役营职干部代理或空缺。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进出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3.
从编制特点出发,多选配“一专多能”型干部,少配“单打一”的干部。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编制较少,团、营、连没有政治主官和副职。这就要求每个现役干部必须具有“一专多能”的实际工作本领。军事主官要集军政工作本领于一身。机关干部在工作上要有身兼数职的能力。预备役部队具有民和兵的双重属性,现役干部还要有军地两套本领。  相似文献   

4.
王维 《政工学刊》2014,(8):36-37
体制编制调整事关部队全面建设和官兵切身利益,官兵十分敏感、密切关注。如何做好编制调整中的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既是体制编制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积极适应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确保部队调整改革及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推动部队建设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一、抓教育,树立"三观"在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党委机关应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努力在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预备役部队双重领导体制的特殊性,使现役干部“八小时以外、营区以外”与地方接触渠道多,给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加强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两个以外”的管理工作,就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抓干部思想认识、落实监管机制、营造和谐环境上下功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基层部队由于种种原因,战士们有意无意地与带兵干部拉开距离,一些单位出现了“兵离官”的现象。如果说“官离兵”主要表现为官与兵之间有形的“空间距离”,如本在同一口锅中吃饭,偏要搞个“干部桌”;而“兵离官”主要表现为兵与官之间无形的“心理距离”,战士从心理上、情感上疏远干部,干部想贴贴不上,想靠靠不拢。“兵离官”现象是新时期官兵关系出现的新问题,对部队建设的负面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邯郸县人武部针对在部队调整改革中该部“老武装”转业多、交流补充新干部多、基层专武干部调整多等实际,研究确立了“深入民兵营连,突出工作重点,以实干抓整组”的工作思路。组织机关干部进驻到民兵营连,派饭到农家住户,工作到村庄、厂矿,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8.
加强干部管理 ,提高干部素质 ,是抓好部队“两个经常性工作”的关键。新形势下党管干部落实的如何 ,对于部队整体建设影响非常之大。作为“前沿指挥部”的营一级党委由于受自身地位和职能的牵引 ,其在党管干部中作用的发挥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走访了解和实地调查 ,发现一些营级党委在管干部中存在思想不重视、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得法等问题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组织党管干部作用的发挥 ,导致部队在落实“两个经常性工作”中打了折扣。要有效发挥好营级党委在党管干部中的作用 ,必须集中精力纠正和克服三种倾向。克服“权限小不敢管”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做好复转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是确保部队调整改革顺利实施,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的前提和基础。近两年来,我们从本部队的实际出发,围绕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等问题,探索了做好复转干部管理教育工作的办法,保证了干部转业复员工作的圆满完成。转业复员干部离队报到率连续两年达98%,受到了总部和兰州军区的充分肯定。 一、明确各级职责,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 在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逐步深入的形势下,干部转业复员工作任务愈来愈重,客观上增大了转业复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不好管、管不了的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首军区从确保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顺利进行的大局出发,始终把抓好转  相似文献   

10.
“团队要发展,思想打头阵”,这是四川预师某炮兵团抓好部队建设的成功经验。 今年以来,预备役部队进入了全面调整改革阶段,干部成份新,部队建设起点低,质量要求高,成为该部队新的特点。为适应建设需要,团党委“一班人”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一主线,下大力做好“人”的工作,引导  相似文献   

11.
商庆平 《国防》2005,(7):32-33
搞好预备役部队先进性教育,确保教育扎实有效,必须围绕部队特点,贴近部队实际,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触及思想,解决问题。一、透过“两个波动”的思想偏差深化教育,使先进性意识入其心随着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实践的逐步深化,预备役部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先进性意识不断增强,践行先进性要求更加自觉。但也有部分同志在具体问题上思想容易出现波动。主要表现在,在职级待遇上,感觉不如现役部队干部;在经济利益上,感觉不如军分区、人武部的干部。因而出现工作分神,精神状态不佳,进取意识不强等现象。这种思…  相似文献   

12.
经调查了解,笔者切身体会到,人武系统新调入的干部存在“目标不明干劲足,吃苦受累成效小”的现象。人武系统在工作面广、人员少的情况下,没有很好地处理工作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认为交流调整干部大都年富力强,有作战部队过硬的作风和好的传统,工作中十分放手使用。因此,出现了赶“鸭子”上架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作战部队向人武系统交流的干部数量逐渐增多。如何加强对新调入干部的管理,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做好新调入干部的工作:一要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常备军和后备军的关系。从常备军到后备军,部分人员存在“船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体制的交替,带来了人们物质利益的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给部队管理教育,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部队干部管理工作如何跟上变化了的形势需要,是摆在各级政治部门和广大干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双重效应,来探求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预备役部队建设中,存在一种倾向,认为预任干部是地方上的人,抓不着,管不了,是“牌位”。因而,虽然配齐配强了,但却忽视了使用。这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不利的,因为预备役干部95%以上是地方预任干部,不发挥他们的作用,预备役部队巩固提高就是一句空话。要做好预任干部的工作,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定期召开例会。去年,在预任干部调整配齐后,坚持做到师每半年召开一次团干部会,团每季度召开一次营干部会,营每季度召开一次连干部会,及时向预任干部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选送干部外出培训、调学和进修,是部队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培训、调学和脱产到地方进修的干部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带回部队,指导实践,能为部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但从部队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类人员常常被视为管理上的“死角”,难于管控。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外培训、调学、进修干部主观上忽视了自身管理。由于脱离了所属部队的直接管辖,干部在外培训、调学、进修期间容易放松对自身的纪律约束。尤其是在地方进修的干部,人数少,分布广,与地方人员接触频繁,增加了部队管理的难度,容易形成人员管…  相似文献   

16.
政治机关干部做作风形象良好的模范,是政治机关的性质决定的.政治机关干部做作风形象良好的模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指导部队与服务部队、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工作要求与自身要求等关系,重在用“严”“实”作风立形象.  相似文献   

17.
席权 《政工学刊》2001,(11):9-9
从近几年部队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情况看 ,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的干部不信真理信歪理 ,不信马列信邪说 ,甚至参与“法轮功”非法活动 ;还有的干部革命意志衰退 ,工作不思进取 ,追求低级趣味 ,沉溺“酒绿灯红” ,甚至贪污受贿 ,中饱私囊 ,走向犯罪。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干部身上 ,但也充分暴露了当前部队在贯彻党管干部原则问题上 ,存在党管干部意识不强 ,标准不高 ,失之于宽 ,失之于软等问题。因此 ,贯彻江主席“三个代表”的要求 ,落实好党管干部的原则 ,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 ,要在落实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8.
周勋  苗晓亮 《政工学刊》2018,(10):47-47
为了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近年来我们探索形成了“三类考核”“四类条件”“三项机制”等考核选拔措施办法,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部队组建以来,调整使用的干部官兵服气、上下满意。全程考,搭建系统识别的数据库。为防止出现“一考定终身”,让那些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式干部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留下遗憾,我们探索将考核工作贯彻到日常工作任务中去,坚持全程考核、动态考察、量化考评,真正对干部任职以来的一贯表现进行客观实际的评价。一是随机考。  相似文献   

19.
在县(市)人武部移交地方时,我们根据干部“四化”标准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需要,对人武部的干部进行了调整,先后从野战部队调来700余名干部,改善了人武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知识结构。“老武装”对地方和民兵、预备役业务比较熟悉,作风艰苦。刚从野战部队调来的干部,大都年轻且经过部队严格、正规的军政训练,有专业技术知识。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发挥这两部分干部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聚焦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能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开出了“药方”,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出明确要求。最近,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对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问题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部队调整整编后,广大干部能够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跑步进入情况,踏实敬业奉献,在担起首任首责、推动开局启新、履行使命任务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干部表现出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