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授衔感言     
当接过中央军委主席签发的军衔晋升命令的时候,当佩戴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军衔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是我一生中最光荣和最难忘的时刻,对锤炼我、培养我的这支军队,充满  相似文献   

2.
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是我所亲历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的现代化作战行动。当时,我在华东海军卫生部组织计划科任科长,直接参与了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联勤医救保障工作的全过程。至今,已经快50年了,我对这一难忘的战斗经历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3.
刘岩 《军事史林》2010,(8):19-27
军衔等级是军衔制度的核心。军衔制度在世界上产生以来,军衔等级的设置,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公元20世纪初,军衔制度传人中国时,军衔制度在国际上已趋成熟,军衔等级的设置总体上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陶鹏 《中国民兵》2020,(4):80-80
差不多是3年前这个时间,在军改的洪流中,我从海军舰艇部队交流到省军区系统工作。而今,在我担任人武部政委即将时满3年之际,又到了离别的时候。经历就是财富。3年里,我有太多难忘的经历,幸运的是我曾经来过,更幸运的是我拥有了这宝贵的财富。一直以为,我的军旅生涯会在深蓝的大海上、威武的战舰上度过。  相似文献   

5.
177位中将是开国将军中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首批有1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共计有177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中陆军中将150人,海军中将13人,空军中将14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业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公布实施。军衔制的再度实行,是新时期我军军事制度和干部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标志着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军酝酿实行军衔制度由来已久。由于受国情军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制度的实施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漫长过程。在1955年至1965年实行军衔制度之前,曾有过三次酝酿实行这一制度的尝试。一、抗日战争时期酝酿的军衔制 1937年8月1日,在我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际,总政治部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指出,我军将“采用官阶制度”。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总政治部王稼祥主任并中央书记处,提出:“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建立。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同年5月30日,朱德、  相似文献   

7.
我的病号饭     
在本期策划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特地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兵们讲一讲自己心里最难忘的一次吃病号饭的经历,兵们都说得很朴实。通过收集整理,我们选取了部分小故事献给大家。难怪有人说,军人是山,说山坚实厚重,给人依靠;也有人说,军人是诗,说诗有情有义,让人感动;可是我说,军人啊,就是一粒粒种子,把它撤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相互搀扶,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固一方水土,护一方安宁。读完这些小故事,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雷达,是现代战舰的“眼睛”,常常被人们誉为“千里眼”。我在雷达战线上已经工作了30多个春秋。但是,最令我终生难忘的是研制“中华第一舰”远程警戒雷达那段紧张而又艰难的经历。十年前的夏天,组织上要我主持设计“中华第一舰”远程警戒  相似文献   

9.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中出现了军衔,这是自人民军队建军以来的一个新变化。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军衔,诸多论述认为是国民政府授予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待商榷。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起,到抗战胜利结束,以国民党为主体的国民政府未曾给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授予军衔,而八路军、新四军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佩戴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其实是由中共内部掌握,同时又便于对外交往开展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常年生活在城市,工作在深圳特区的我来说,能够在粤东海防线上当兵锻炼,这是我人生的又一次历练。这是我军旅生活的一段难忘记忆,更是我成长心路的一段珍贵历程。一报到的第一天,我从早上6点坐高铁,又换了3趟汽车后,终于遇到了到山脚下来接我的部队东风大卡车。大卡车沿着一条水泥单行道一路怒吼,柴油发动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在寂静的山林显得异常雄壮。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1.
《军事史林》2004,(4):38-39
尊敬的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贵刊的铁杆读者,尤其喜欢研究军衔及高级将领.最近贵刊连载的<国民党上将知多少>一文,全面介绍了国民党所授予的各种上将军衔及获得该军衔的高级将领,读来真是过瘾.特别是文后所附的一级上将名单,对军衔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过,根据我多年积累的一些资料,我觉得<国民党上将知多少>一文及所附名单如能做以下补充,文章就更加完整了.  相似文献   

12.
<正>他们从事的是军用产品试验验证工作,为此,他们倍感光荣,亦感到责任重大。虽然他们没有军衔,不是军人,却有着与军人同样的果敢和刚毅,被大家尊敬地称为没有军衔的"空降兵"。他们,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航空工业航宇救生伞试跳队员。  相似文献   

13.
圆梦不是目的,尽责才是正理1985年,王力威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以后又取得国际金融硕士学位;年仅33岁就被提拔为凤城市常务副市长。金色年华,前程似锦,着实令人羡慕!然而,他却因没有当兵的经历而常感缺憾。预备役部队的组建使他实现了夙愿。1997年4月,他兼任某预备役团副团长,被授予预备役中校军衔。穿上崭新的军装,佩戴耀眼的军衔,加之1.82米的大个,魁梧的身材,他俨然就是一名标  相似文献   

14.
向南林的先进事迹髓报后.他身上所具有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思想情操、人格魅力.既使我深受数励。义使我深感惭愧。同样是一个兵.同样而舯困难,向南林选择的是拼搏、足进取,而我曾经选择的是退缩。在母亲。一次又一次的敦诲下.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关爱和帮助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刘岩 《军事史林》2008,(11):14-15
《军事史林》2008年第7期《浅析我军两次大规模授衔及其异同》一文中,以一定篇幅阐释了我军两次军衔制度的差异。《浅析》指出的差异,大都属于军衔外在形式方面的内容,这种差异不仅我军前后两次军衔制度中存在,而且在世界各国之间、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都普遍存在,这反映了军衔外在形式上的多样性。笔者受《浅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冰川 《政工学刊》2004,(2):61-62
现年61岁的段仁宗,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纪录片部普通的摄影师,大校军衔。然而,就是这位平凡的摄影师,却有着颇为不平凡的经历。从1960年至今,他先后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22次核试验,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也留下了难以割舍的马兰情结。我国核试验停止后,他又转入国防科研试验场,用手中的摄影机记下了导弹、卫星、核潜艇、神舟飞船发射的壮观瞬间。由于这些都是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下进行的,他的传奇经历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军衔,主要是用来调节调整军队的各种关系。军衔一般分正式军衔和荣誉军衔,正式军衔又称个人军衔、永久军衔,为军官终身荣誉,世界大多国家实行的是永久军衔制度;荣誉军衔,属于一种荣誉头衔,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国务活动家,大元帅最早就是作为荣誉封号。  相似文献   

18.
生在五月形象特使生日思想“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在我10年的军旅生涯中10次唱起,次次难忘!1999年,外景拍摄归途中,是随舰出海训练的海军战友在军舰上为我唱响,伴着滚滚浪花和海风;2001年, 生日第二天带着这美好的旋律,踏上了去往海南拍摄的征程,那一次我们顶住了地表近60度的炎热;去年,节目录制完毕后,节目组的全体同志手拉手为我祝福,送给我一个至今惊喜难忘的时刻。感谢生活这个版块的设置,让我今年又拥有了一个别样的生日——文字也是美丽的歌!亲爱的战友,请你和我一起感谢亲情、友情,生日这一天,我们因为充实,所以快乐。  相似文献   

19.
胡准 《军事史林》2008,(7):10-12
在现代军事制度中,军衔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激发军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曾于1955年、1988年两次实行军衔制度,本文试从这两次授衔的准备工作、军衔等级设置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元旦刚过,我和我军的一个中级军官考察团便进行了一次飞越喜马拉雅之旅。有意思的是,此次我不是作为随团记者,而是以少将军衔的解放军报副总编辑身份担任这个考察团的团长。全团21人,主要是来自陆海军和第二炮兵作战部的师长、旅长、政委和军队院校的几位教授,加上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两位参谋夏海林上校、刘楠上尉。我们先是对印度进行了6天的访问,而后又飞过浩瀚的孟加拉湾对泰国进行了4天的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