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解彬 《国防》2001,(2):61-61
编辑同志: 《兵役法》第21条规定:士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部队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退出现役的士兵,由部队确定服预备役的,在回到本人居地以后的30天内,到当地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  相似文献   

2.
预备役登记是依照国家法律对应服预备役的公民进行的注册管理,即按照《兵役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总部的规定,依照全军统一的专业名称和专业号码,把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退伍军人、转业军官以及地方上适合服预备役的人员都登记起来,作好统计。目的是掌握预备役人员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有计划地储备预备役军官和士兵,为战时兵员动员作准备。 一、预备役登记统计对象。一是军官预备役登记的对象主要包括:转服预备役的转业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出现役的士兵,通常指在部队表现较好,是部队  相似文献   

3.
(一)兵源。美国预备役军官主要来源于各种军官学校、后补军官学校或军官训练学校的毕业学员;各军种在地方院校开设的后备军官训练团所培训的优秀毕业学员;按规定退出现役转服预备役的军官;具有军队所需专业特长的文职人员;预备役部队中的优秀士兵。预备役士兵的主要来源有:现役士兵服满规定的最低服役期后,将服役合同中剩余的时间改服预备役的人员;服满合同年限的现役士兵再次服预备役的人员;直接从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中招募服预备役的人员。  相似文献   

4.
中央军委近日发出《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今年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 中央军委的《指示》规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范围限定在: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担任预备役军官职务的人员,以及经兵役机关登记。未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未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人员。 《指示》确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今年7月底以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8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第二批为其他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年底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1997年1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其中,今年1月1日以后批准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人员,在公布其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同时,改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待预备役登记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预备役体系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一般估计,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两天内苏军即可征召900多万名预备役人员服现役。按苏联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包括:退出现役的士兵,按法律规定免服现役的役龄公民及受过医务、通信等专业训练的适龄妇女。士兵服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士兵不管提前或期满退出现役均立即转入预备役。预备役士兵最高年龄男性50岁,女性40岁。根据训练程  相似文献   

6.
易定旗  任蛟 《国防》2003,(7):26-27
我们在近年来开展退出现役军官和文职干部服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时,发现普遍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转服预备役意识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第十三条规定:“从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中选拔的预备役军官,由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提出转服军官预备役的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后,到安置地的县人民武装部办  相似文献   

7.
薛鹏 《国防》2012,(2):59-60
新修订的《兵役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二是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三是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第二类包括两部分人员:一是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二是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人员。  相似文献   

8.
根据荷兰陆军预备役体制,每一个后备营均与现役营的规模相同。士兵在退出现役后,以连为单位集体进行五个月的短期整顿,然后携带其全部武器装备集体转入后备役,而不是将退役士兵分散到配有装备或骨干的后备役部队。这样,他们可保留过去训练中学到的技能和已经建立起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蒋鹿 《华北民兵》2005,(10):36-36
勤务分队是预备役部队现役士兵集中的单位,对现役士兵的学习、教育、管理负有主要责任,现役士兵又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骨干方量。最近,我们在调查中,针对预备役部队现役士兵少,勤务保障工作多,训练任务相对少,和地方人员接触多的橇征,诼感认真抓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防》2013,(8):33-35
总政治部《2013年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要点》和《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向预备役官兵延伸拓展。预备役部队是以预备役官兵为基础、现役官兵为骨干组织起来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预任军官、预编士兵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主体,具有"散则为民、聚则为兵"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后组织的应急训练,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实施战时动员后,对快速集结起来的预任军官和预编士兵所进行的成建制军事训练,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向现役部队过渡,尽快形成战斗力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阶段。应急训练有利于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动员中和动员后的部队管理,有利于遂行作战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后应急训练应确立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按照"反映预备役官兵个性和特色,体现与07式现役军服明显区别"的理念,07式预备役军服在款式、颜色、布料等方面与现役军服相一致,主要通过标志服饰来进行区别。这使得07式预备役军服既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又符合人民解放军传统。07式预备役军服在标志服饰上与现役军服主要有4个不同之处。区别一:标志服饰的样式不同。预备役军服的主要标志服饰包括胸标、臂章、姓名牌和军官级别章。胸  相似文献   

13.
预备役部队军官队伍由现役军官和预备役军官构成,现役军官是部队干部队伍的骨干,预备役军官是部队干部队伍的主体。新形势下,必须适应国防和军队转型发展的趋势,适应军事斗争准备深化的需要,适应后备力量职能任务拓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使现役与预备役军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转业干部《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报告表》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部分“退出现役之前”栏内容填写不清或不全;预备役军官专业名称、专业号码多数没填写或填写有误;绝大部分“自我鉴定”和“组织鉴定”栏是空白;批准机关没签署审批意见和加盖审批机关印章。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5.
《预备役军官法》公布后,资阳陆军预备役工兵团及时组织全团连以上预任政工干部和现役干部进行了预备役军官法的辅导学习和培训,为明年一月一日预备役军官法的正式施行打下了基础。 为搞好这次培训,团党委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  相似文献   

16.
预备役部队干部编制的五分之四是预备役军官,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的骨干力量是预备役军官。如何更好地发挥预备役军官在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中的作用?山西某预备役团党委根据新《预备役军官法》,与地方党委联手,采取双向管理、双向考评、签订《年度工作责任书》等方法,让预备役军官和现役官兵在教育、训练、管理等舞台上同台联手,进一步调动了  相似文献   

17.
王立佳  柳明辉 《国防》2012,(12):63-63
近日,辽宁省军区在教导大队组织了全省预备役部队基础训练比武竞赛活动,共19个参赛单位480人参加。比武竞赛注重基础训练,坚持普训普考,在全省预备役部队完成了1万余人共10个训练日的基础训练和考核的基础上,全面检验11个大纲规定基础训练的质量,推动部队按纲施训落实。比武竞赛立足全员参训,利用干部管理、预备役部队实力管理系统逐一核对人员,区分现役、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三类人员,采取推荐、必考和计算机随机抽点的方式确定参赛人员,最终确定的人数涵盖了司、政、后、装的各类人员,达到了人人参训、人人备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杨旭 《国防》2016,(12):41-43
部队现役军官与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同为我军干部工作的题中之意.新形势下,要着眼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目标,切实抓好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一是科学选配,着力提高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起点;二是培养开发,着力增强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履职能力;三是集聚效能,着力发挥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职能作用;四是健全机制,着力打造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9.
彭安胜  向红成 《国防》2004,(8):30-30
由军转干部转服的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军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战时快速持续组(扩)建部队动员的重点对象,因而平时必须大力加强其登记、管理、教育、培训,为战时动员奠定基础。重点是完善四个机制。一是教育机制。针对部分军转干部退出现役后,国防意识容易淡化的特点,在转业干部离队时、在军转办报到时、在人武部进行预备役登记时,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强化国防意识,筑牢服预备役的思想基础。二是监督制约机制。军分区、人武部要会同地方组织、人事、军转部门完善登记制度,制定军转干部不进行预备役登记不予接转关系、用人单位不得接收等制…  相似文献   

20.
自《预备役军官法》颁布实施10年来,经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预备役军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结构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在预备役军官登记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广大军转干部对服预备役意义认识不足,存在服与不服没两样的思想;二是现役部队往往重视对有关现役法律法规的宣传,对《预备役军官法》宣传力度不够;三是缺乏对拒服预备役人员的具体惩治措施;四是各统计单位缺乏与地方部门的联系沟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预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