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2,(8):58-59
连队传家宝连队:沈阳军区某炮兵旅董存瑞生前所在连传家宝:董存瑞在历次战斗中荣获的毛泽东奖章、勇敢奖章和"董存瑞班"班旗。坐落在素有"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墓"美誉的长白山脚下的沈阳军区某炮兵旅董存瑞生前所在连,曾被军委评为"英雄模范连队",被沈阳军区授予"弘扬优良传统硬六连"荣誉称号。战争年代,先后参加了延庆保卫战、辽沈、平津战役和解放隆化等战斗,涌现出了董存瑞、郅顺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多年来,连队党支部始终把老班长董存瑞"舍  相似文献   

2.
这是尘封了42年的一段往事,是雷锋的一篇日记引导笔者专门采访了郅顺义,从而展现出一幕感人的情景……“今天我到达了海城后,上午作了一场报告,下午我和郅顺义老英雄见了面。”“老英雄抚摸着我的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问我多大年纪,什么时候入伍的,同时还给我倒了一杯水。当时我的心像揣着只小兔子一样,嘣嘣直跳,有一肚子话可不知咋样说好。我听说老英雄是董存瑞的亲密战友,我的心像压不住似地要往外蹦,万分敬佩和羡慕地叫他给我讲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3.
先后被军委、总政有关领导接见过的董存瑞部队现任董存瑞连指导员马文浩同志,自当兵之日起就立下了“像老班长董存瑞那样立身做事”的豪迈誓言,始终把目标锁定在立足军事斗争准备实践舞台、当好老班长董存瑞传人的坐标点上。先后在董存瑞班当战士、班长,在董存瑞连任排长、副连长等。老班长董存瑞“舍己为国、奉献为民”的精神不断激励着马文浩同志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为啥当兵”、“怎样做人”、“为谁服务”的答卷,董存瑞“舍己为国、奉献为民”的精神在新一代军人身上彰显。他所带的班、排、连先后被师、  相似文献   

4.
<正>3月22日,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这批新兵将赴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服役。图为新兵在董存瑞烈士墓碑前聆听先烈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5.
回溯当年,隆化之战告捷,硝烟还没散尽,晋察冀辽军区程子华司令员去战地视察战果。来到隆化中学,见有一伙战士在哭泣。打了胜仗怎么还哭鼻子?近前一问,原来是他们的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堡,清理战场时只找到他脚上穿的一只鞋子。董存瑞的英雄壮举深深刻印在这些战士的心坎上。他们所在的6连奉命攻克国民党守军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战斗打响,爆破组长董存瑞带领战友连续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原以为扫清了敌人的主要火力点,突击队发起冲锋,不料敌军一座隐蔽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25日,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5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河北省隆化县委、县政府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万人纪念大会,深切缅怀这位舍身报国的英雄。大会宣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杨尚昆的题词是:“纪念董存瑞烈士英勇牺牲50周  相似文献   

7.
从郅恽夜阻光武帝说起●孙睿《世界智谋故事精萃中国卷》记载,汉光武帝刘秀喜欢打猎。有一次,刘秀打猎回来太晚,到洛阳东门时,城门已经关闭。刘秀让士兵叫门,说皇上驾到,马上开门。守门官郅恽站在城头向下摆手,不予开门。刘秀以为郅恽不相信,便站出来亲自叫门。谁...  相似文献   

8.
1948年12月,在平津战役初期,杨得志、罗瑞卿、耿飙率领的华北第二兵团,集中4倍于敌的兵力,将素有“王牌”之称的敌第35军,包围在仅一平方公里的小镇——新保安。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一名董存瑞式的英雄,他以连续爆破的拚命精神,炸毁敌铁丝网、雷场、碉堡数十座,为刚刚拉开帷幕的平津战役首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活着的董存瑞”。他就是河北省平泉县人武部离休老干部,原8纵23旅581团2连6班副班长许学顺。战后,晋察冀军区授予他“独胆爆破英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基层快讯     
承德军分区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中,组织全体干部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开展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60周年纪念活动,在烈士墓前举办了一次交心通气的思想辨析会,大家畅所欲言,非常热烈。(刘兵辉、周代春)  相似文献   

10.
董存瑞(1929-1948),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人,生于1929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十三日).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承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充分发挥董存瑞烈士陵园这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弘扬董存瑞舍身为国、忘我牺牲的精神为重点,积极组织广大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群众学习、宣传、落实《国防法》,使全民国防教育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65年前,在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中,一个年仅19岁的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65年来,他的生命和意志化作"舍身为国、奉献为民"的董存瑞精神,激励着他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奋勇前行。我们的军队不乏英雄。英雄的种子一旦植入官兵心中,便成为一种基因、一种血脉汩汩流淌、绵延不绝。在纪念董存瑞牺牲65周年前夕,记者走进某炮兵旅、这个孕育英雄  相似文献   

13.
冬春蔬菜淡季,北京军区驻隆化某团通信连官兵的餐桌上日益丰盛,市场紧缺的豆角、黄瓜、油菜等十几种新鲜蔬菜不断地变为可口菜肴摆上官兵餐桌。通信连官兵吃在肚里,暖在心上,因为这些新鲜蔬菜大多产自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的“拥军菜地”里。 走进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东北  相似文献   

14.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边疆危机纷至沓来。晚清政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三次调整边防策略,相继形成了“郅治保邦”、“海防与塞防并重”和“保藩固圉”的边防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兵锋战火。但又造成了“和”不能争主权、“战”不能取胜利的被动局面,加剧了清政府的民族危机、边防危机和统治危机。  相似文献   

15.
徐长华 《国防》2010,(12):52-52
北京市顺义区人武部为激励顺义籍战士在部队安心服役,鼓励更多顺义区适龄青年参军入伍,日前,联合区电视台远赴重庆武警总队等单位,采访了正在当地服役的顺义籍战士,拍摄了以其成长进步为主题的最新一期电视专题片《军旗下的顺义儿女》。  相似文献   

16.
月朗风清之夜,天上辍满繁星。 广西桂平市中沙镇上国村晒谷场上挤满了看电影的人群,银幕上正闪现着董存瑞舍身炸雕堡的形象……。紧挨母亲看电影的一个小男孩,眼脸映着星星般闪亮的泪光。他,就是童年时的莫兆钦。英雄董存瑞的壮举,从此深深地扎根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学读书后,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无数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的  相似文献   

17.
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中国的战场上义无反顾地举起炸药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出了通向新中国的幸福之路。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战友们,19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身为“80后”的我们,背记着“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行为规范,读着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长大,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个英雄梦。  相似文献   

19.
刘向上 《环球军事》2008,(14):38-39
20世纪50年代,有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成为新中国一代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可在这位家喻户晓的英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的地方——河北省隆化县,武装工作已连续三年走在全市的前列:全民国防教育在基层大面积落实;专武干部、民兵干部使用管理取得经验;“双兴”基地建设率先达标;科技练兵、信息化建设成果突出。提起这些成绩,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县长、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刘振洲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