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信任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它对提升人的精神状态,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巨大作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领导不善于信任,往往既丧失了部属的信任,失去了群众的支持,也抑制了部属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而造成双方工作绩效的下降,影响单位的全面建设。因此,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信成事。  相似文献   

2.
“知道官兵在想什么”是做好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关键环节。人的思想具有隐蔽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尤其是把握年轻官兵的思想脉搏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基层政工干部掌握正确方法,用心倾听官兵的思想脉动之音。一是倾听真实之音。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基础。而听清真实之音的关键在于主动。只有主动倾听,才能赢得广大官兵的信任,才能营造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官兵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上课幽默诙谐,妙语迭出,使学生敬佩叹服;有的老师上课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能带动学生畅游知识的大观园;还有的老师上课时善于把知识融贯在一个个自然生动的故事里,使学生入神入境;也有的老师善于以自己的感情带动学生的情感,使之振奋,时而热烈地参与讨论,时而激烈地展开争论……这样的话,无疑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形成一种扣人心弦、催人兴奋的感染力。教师之心与作家之心、学生之心,达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这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感染艺术。  相似文献   

5.
谈心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亲友之间,通过谈心可以加深理解、增进信任、融洽感情,对完成任务、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谈心是一种技巧,是一门学问,是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会谈心,同样是谈心,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很会谈,不管什么人,都会谈得很融洽;不管多复杂的问题,都会谈得很清楚。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不会谈,常常是一谈就“顶牛”,简单的问题也被谈得很复杂。总结经验教训,关键在于是否在“心”字上下对了功夫。  相似文献   

6.
拒绝诱惑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光怪陆离,诱惑多多。诱惑是什么?古人说:“诱惑如陷阱,会把人毁灭”;诗人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余秋雨说:“诱惑是无底的崖谷,坠下去粉身碎骨”。面对物欲横流的种种诱惑,能不能拒绝,会不会拒绝,这是智慧和本领。领导干部只有懂得拒绝诱惑的重要性、迫切性,才能把握住人生的航行之舟,顺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相似文献   

7.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多了一道新名词:应聘。正是这两个字,使许多有才之士抓住机遇,迅速实现了人才价值。昔日的电工变成了企业家,过去的种田人变成了作家、资深编辑等等。 在江西省东乡县人武部,他们排出的一串民兵能人中,打头的就是彭怡华。 人生是一道题,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多解之题。 或许,某一职位,某一单位,是有些人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而对另一些人,却并不看中这些职位或单位,而要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制定目标制定明确的长期目标。人们希望跟随一位知道自己要往哪去的人。二简化看到大局才能制定传达和维持行动步骤。不要受细节的羁绊。然后必须简化事务,挑选出重要活动和行动步骤。着重于真正关于顾客、增值和业绩的事务。三信任你的职员如果你不信任他们,别指望他们为你全力以赴。如果他们不信任你,也肯定不会全力以赴。做一个可信赖的人,通过信任他人来建立他人对你的信任。四保持冷静杰出的领导是临危不惧的。稳抓指挥权,专心注视事态的发展。五做位专家最好人人都知道你懂得你说的东西。就算你不懂,也要善于去搞懂。六鼓励风…  相似文献   

9.
虚心与心虚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虚心是一种谦虚谨慎、善于请教他人并听取批评意见的素养品质。只有保持清醒头脑,虚怀若谷的人,才能拥有虚心的品质。而心虚是一种担忧思虑、唯恐失误的心理状态。心虚者不等于虚心者,而虚心的人总包含有心虚成分。这里说的“心虚”不是做  相似文献   

10.
懂得珍惜     
人来到这世界,注定会有许许多多悲喜发生,你会得到些什么或失去些什么。为了不辜负这美丽的人生,所以人要学会懂得珍惜。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纵观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一个人以什么样的内心对待周围的世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的轨迹,而一个人在行为上出现偏差,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心出了问题。面对纷扰繁杂的世界,唯有怀揣一颗平常心,才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无惧风雨的考验,拥有圆满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小人,《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人格卑鄙的人,也就是那些品德不良、心术不正的人。“小人”应该是相对于“君子”而言的,“君子”是很讲气量和风度的,所以古人曾忠告世人:“近君子而远小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实上,要想提防“小人”就要“远小人”;要做到“远小人”,首先就要善于识别“小人”。但识别“小人”又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大凡“小人”,一般都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见风使舵、见缝插针。他们的智商并不低,一般不做让人一眼就看穿的蠢事;并且,“小人”善于做情感游戏,能够相当准确地揣摩对方,…  相似文献   

13.
远离羡慕     
羡慕是一种幼稚病 ,是一个人缺乏自信的表现 ,是向往成功而又不能走向成功者内心派生的一缕惆怅、一声长叹。羡慕者有时也有追求 ,但他们的追求往往是茫然的 ,很难选准立足点 ;成功者则理智地剔除了追求前的羡慕和追求中的茫然 ,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是善于借助任何客观推力 ,并用自己的自信、果敢和成熟破解着征途上每一道难题。羡慕和崇敬不同 ,羡慕只能让人滋长自悲 ,自悲的结果是不思进取、走向颓废 ,与成功绝缘 ;而崇敬能让人看到不足 ,使人产生动力。有志者只会向成功者投去崇敬的目光 ,永远也不会随意滋生羡慕。我曾经一度置身于层层羡…  相似文献   

14.
让激情永恒     
人们总是羡慕青春的年华,然而青春的年华总是会逝去的,而且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逝去。拥有青春的年华值得珍惜,失去它当然是一种损失。如果我们已经失去,也无需太多伤感,因为我们可以让激情永恒。充满激情的人生,是昂扬向上的人生,是朝气蓬勃的人生,是敢作敢为勇于探索奋斗的人生。相反,没有激情的人生,即便是青春年少,也是黯然无光的人生,也是乏味平淡的人生,也是平庸无奇的人生。人生拥有激情,就如同拥有了生命的阳光。饱满的激情,会促使我们去勇敢地奋斗,会给我们勇气,会给我们智慧,会给我们愈挫愈奋的顽强精神。我们可以没有财富,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5.
一、信任激励。信任是对人最大的激励。对部属而言,没有比得到领导的信任更让自己感到欣慰和鼓舞的了。领导对部属的信任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也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一般说来,领导在正常情况下信任部属不难做到,问题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领导就可能会犹豫、会不那么坚定了。然而,恰恰此时领导对部属的充分信任更有意义、更难能可贵。一是对单位的新成员敢于充分信任;二是对出现失误的部属仍然不失信任;三是当部属与自己意见相左时照样给予信任;四是当部属遭遇风言风语时依然给予信任。如果领导在特殊情况下能把信任的杠杆使用到位,…  相似文献   

16.
法国首都被攻陷与下达击落飞机的命令之间肯定存在着某些联系。可能,在“卡列娃”号飞机上真的有那么一份文件,它不仅随着法国抵抗的失败而失去存在的价值,而且如果落入他人之手,将会使斯大林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部队,士兵是主体和基础,只有赢得兵心才能更好地掌握部队建设的主动权。那么,一线带兵人如何赢得兵心呢?“深入体察、诚心倾听”知兵心。基层干部只有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摆架子,不搞特殊化,以理服人,才能在士兵中产生亲和力,建立起与士兵之间的亲密感情,激发其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其有话愿意向干部讲,有困难愿意同干部分担,从而凝聚成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作为基层干部,要善于在与战士实行“五同”中观察战士的情绪,从战士的喜怒哀乐中弄清他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在决策中切忌凭个人经验拍…  相似文献   

18.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诗》教乃是浸润着情意、感通于物我之间的人生艺术.《诗》教之价值在于敦情和意,感发人之意义生命,使人内尽其性、外与物合,将《诗》作为获取功名利禄、推行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手段就流为末用.而《诗》之"情意"机制本于"感通"之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无不浸润着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感情.具体《诗》教的阶段,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始可与言《诗》",则修养其心,明"诚"之道,始能学《诗》.  相似文献   

19.
失意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失意与得意相伴而生,尾随而至。失爱、失势、失财,落榜、落选、落魄,不经意间就会像碎片一样散布于人生的长河中。失意者情绪抑郁,沉湎过往,纠结此时,蹉跎明天,埋怨上苍不公,感叹世态炎凉。失意时的心  相似文献   

20.
杨海 《政工学刊》2003,(10):48-48
嫉妒是一种憎恨以至攻击在某个方面(如才能、成就、地位和境遇等)超过自己的人,借以维护被扭曲了的自尊心的变态心理。它具有明显的敌意,因而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一般说来,地位相近、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人之间比较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学研究表明,嫉妒心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在一定的后天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与自尊心同步生长的,或者说它的产生源于过度的自尊。嫉妒心的生成和发展,一般开始于嫉羡,即对超过自己的人既羡慕又不免夹杂嫉妒的心情;然后发展到嫉忧,对别人超过自己怀着一种忧惧之心;最后才成为公开的不加掩饰的嫉恨。当一个人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