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记史巨篇《左传》中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古往今来,风云变幻,日月消长,立德、立功、立言始终是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一种境界。人生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德是它的灵魂所在,功是它价值的体现,言是它思想的火花和行动的指南。人,立德可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立功可以留下垂青后世的英名,立言可以传子孙于可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世,似晨露朝菌,如匆匆过客。但人又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没有意义的人生等于提前死亡。”社会中芸芸众生人生观各不相同,故对人生目的的追求也五花八门。而古人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乃是人生境界和意义的最简  相似文献   

3.
借鉴传统文化“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有助于加深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左传》提出人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立德”放在第一位;《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的目的直接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被视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三纲领”中“明德”显而易见地处于首要位置。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为我们当今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教…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一位领导送给我一句话:思想要高于职务。仔细品味,这既是为官从政的经验之谈,更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他的力量不取决于体力,而是思想。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历史人物的粉墨当场,不管是什么"家",首先都是思想家;从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到思想文化,不管是什么"建设",前提都是思想建设。"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核心是思想的不朽";天、地、人"的合一,关键是思想的合一。从某种程度上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05,(9):5-5
本刊讯紧密围绕军工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亮点、起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四个坚持”是宣传部门的长期任务;宣传工作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宣传人员要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踏踏实实推进军工文化建设,做到“立功、立德、立言”。这是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石建和在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及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总结时提出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河北省国防科…  相似文献   

6.
粟裕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居安思危,殚精竭虑,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新中国国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立德立言,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理论遗产,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他以擅长大兵团作战指挥和著述丰厚扬名中外,享有“常胜将军”的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误区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业;不一定要功勋盖世,至少能留下立言、立功、立德的三不朽事业。人人都希望有功于社会乡里,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适得其反,功败垂成。那么,哪些人不能成功呢?第一,无功受禄的人不能成功。没有功劳而想获禄,这就如同缘木求鱼,没有因怎么会有果呢?我们看到一些人成功,就该知道,他们都是经过许多的辛苦才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8.
德厚者流光     
人生在世,有的人活得轰轰烈烈,有的人则浑浑噩噩;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则一闪而逝。究其原因,还是古语说得好:“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马祖光院士以其厚德而千古流光,他高尚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立德育才是高校的关键任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立德育才的双渠道。高校必须努力构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商教学体系、共建教师队伍、共管教学过程、共享教学成果的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践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才、为党的伟大事业育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修养反映着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关联着其处世为人的形象。政治机关干部自身的影响力,有来自权力的因素,也有来自非权力的因素,包括人格魅力。而后者在工作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更为广泛、持久。因此,作为政治机关干部,必须重视人格修养问题,注意“念”好三个字。立起一个“德”字。古人讲,“德者,才之帅也”,“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作为政治机关干部,必须把“德”放在人格修养的首位,作为为人处世之基石。做“德”字文章,需要把握的环节很多,但比较关键的有两点:(一)戒伪善…  相似文献   

11.
人可以分为有德者和无德者两类,有德者从为己、为人和无为三个层面又可分为下德、中德、上德三种境界。人们常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做人要讲道德,不可缺德,不能无德,概括起来就是要恪守下德底线,保持中德标准,追求上德境界。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这一要求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当前,全军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工作,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其中,“全方位”不仅指全部的课程,还指课程的全部环节。在课程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政治性极强,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中,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人间训》中道:“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古人的这一教诲已有几千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非但根本不知此训,还把“三危”变为“三求”,岂不哀哉。“少德多宠”为何是“一危”?这是因为立德乃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贤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少德多宠”而胡作非为的典型例子,是《水浒传》中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这是众所周知的。笔者还有两个亲见的例子,那是在1…  相似文献   

14.
樊斌 《政工学刊》2002,(6):42-42
《礼记》上说 :“德者 ,得也。”意思是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崇高的品质之后 ,才会有所得。“士有百行 ,以德为先” ,凡事以“德”为先 ,就能得到世人的尊敬。我军从来都是遵行“德”的典范。这也是人民子弟兵深得人民群众爱戴的原因。当代军人崇高的道德修养应是一项必备素质。古往今来 ,军必重“德”。如先秦的大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了将德的五条标准 ,即“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 ,特别强调将帅要有良好的精神品质 ,要求将帅做到对国家“进不求名 ,退不避罪 ,唯人是保 ,而利合于主”。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要求将领…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马龙支前民兵连立功云南马龙县支前民兵连,在奔赴老山前线支前的4个多月里,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二等功,有两个排分别立二、三等集体功,103名民兵立功入党。(王荣东)  相似文献   

16.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04,(11):19-23
一句口号往往是一条纲领,能起到千言万语、千军万马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口号有不同的性质:有宣传的口号,鼓动的口号,行动的口号。行动的口号最后就变成指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初期,各生产部队普遍深入地开展了立功运动,提出了“变战斗英雄为生产模范”“人人立功,事事立功”“发挥一技之长”等口号。1951年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在边疆长期安家立业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看似把文学抬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而以“士”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给予了知识分子特殊的政治特权.其实.所谓的“事业”和“天下”只不过是帝王的事业和天下.到了现代.帝王的事业不复兴旺.文学的“载道”功能转换为代人民立言.这是一个很崇高的事业.每当人民欲言又止之时.文学事业就格外发达.但过去长期的政治批判运动中.我们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解为为政策服务.为某一个中心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3年底,人民解放军进行了4年剿匪斗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规定了“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三结合”的方针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1953年3月4日,中央军委又指出:剿匪是一场全国规模的、极端复杂的、群众性的斗争,必须统一指挥和领导,通盘周密计划,  相似文献   

19.
卢洁 《中国军转民》2023,(18):84-8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内涵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分析孔子“仁”思想,探讨“仁”思想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的启示,以期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师旅团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处在带兵育人、执行任务的第一线,自身形象对部队和官兵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如何以良好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官兵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课题.作为一名政治委员,我在工作中体会到,领导干部塑造良好形象,就应注重在立党为公、立志做事、立言立行、立德为官四个方面下功夫见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