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海水漫过你家的房子,是电视剧《香江入海》中的一句台词,也是我和妻之间的密语。相信读完下面的文字你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妻姓房,是我高中时的同学。我习惯喊她小房子。那时,她是班花。而我只是一个其貌不扬成绩不错的大男孩。直到读军校,我们的关系也只能用“平平淡淡”这个词来形容。她很勤快,每半个月就有一封挂号信飘然而至。我捧着一页页散发着淡淡香味的信笺,看着那娟秀的字迹,在咀嚼中总能给紧张的生活和高强度的训练带来一丝慰藉。1997年春天,满陆院都散发着迷人的丁香花味,我的生活也多了份叫“爱情”的东西。事…  相似文献   

2.
胖子     
胖子是和我同年入伍的战友。胖子之所以胖,能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你看他每顿六七个鲜肉包子不在话下。胖子的赘肉长得很不是地方,集中在肚子和脸上。这对他来讲比较痛苦,不仅有碍美观,更影响训练成绩。每天的单杠训练是胖子最难熬的。在连长的呵斥声和战友的笑声中,胖子紧张上杠,胀紫了脸,干嚎半天也撑不上  相似文献   

3.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  相似文献   

4.
距离他离开我们的那天,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终于有机会平静下来写点关于他的东西。突来的缘分第一次听说他,是从办公室老阿姨的口中,她告诉我,和我同一办公室的一个男同事的父亲写了很多书,好像挺有名的。那时我纯粹出于对同事私人情况的猎奇心理,记下了他的名字,回家上网搜索了下,发现是个研究军事哲学的博士生导师。打开了几篇他写的文章,其中有很多同马列主义相关的内容。这个年纪的我,对这类词汇不甚敏感,所以匆匆看了两眼就关闭了窗口。当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想到在一年多后,缘分来得如此的突然和妙不可言,我竟然以他未来儿媳妇的身份,到政治学院拜访了他。第一次见到他,  相似文献   

5.
组建两年来,女子导弹号手与男子导弹号手一起钻深山、进密林、走高原、战戈壁,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在紧而又紧的砺剑征程中,她们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有苦有乐的生活片断,有关忠诚,有关使命,有关职责的故事。豆欢欢:吵架那一天,我和孟丽苑彻底地"吵了一架"。那是20岁的我,吵得最凶的一次。我们一直没说话,当时我很生气,连看都不想看她,想着这辈子都不再搭理她。当时进行模拟训练,我们俩因一个导弹托架的扶与不扶产生争执,一个说扶,一个说不扶。我不让步,孟丽苑更不让,  相似文献   

6.
练笔     
离她家越近,他的脚步就越沉重。已经是第三次了。一路上,他把想好的话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看见她家门前的那棵大柳树,想好的话却一下子忘得干干净净。“真没用!”他在心里骂自己一声。 他是家中的幺儿。在家里,爹、娘、哥、嫂,几乎啥事都可由他作主。可一到她面前,那份自信,那份洒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难怪那几个结了婚的伙伴们都在笑话他:别看你现在神气,等结婚证一扯,照样一个“气管炎”(妻管严)!  相似文献   

7.
小汤山医院:中国与“非典”病魔艰苦鏖战的主战场之一。孟莉:解放军230医院的一名护士。众所周知的原因,孟莉从辽宁丹东赶赴北京,开始了她军人生涯的又一次出征:参加“非典”阻击战。提起孟莉的名字,细心的读者会想起她发表在本刊2001年第5期的《一名护士的值班日记》一文。文章记述的是2001年1月23日晚(大年夜)她在解放军第230医院急诊科值班,6个小时内接连抢救、诊治因车祸、放鞭炮受伤,吃河豚中毒等前来就医的11名伤病员的感人事迹。一边是喜气洋洋的团圆年,一边是连晚会也看不了的急诊值班。这个连续三年在部队过春节的沈阳军区表彰的优秀护士,用一种战斗的姿态度过了节日之夜的分分秒秒。应该感谢孟莉的父亲——曾在军旅的佳木斯市工商分行干部孟广敬同志,是他以军人的情感给《解放军生活》发来传真,使我们得以及时掌握到孟莉的近况。作为一个父亲,他的思女、爱女之情跃然纸上,但他又说:“孟莉作为优秀护理人员,被抽调北京参加抢救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我作为一名老军人感到很光荣……”联系到孟莉的时候,她正战斗在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第一线。我们向孟莉发出约请,请这位白衣天使在昼夜战斗之余,再辛苦一番,把她鲜为人知的经历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天地悠悠,明月皎皎。女人,在这个世界上,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容光,抖下千种艳丽,装点着一片绚烂的天。什么样的女人最美?这里有一位军嫂,她为丈夫献身的故事,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她才是最美丽的女人——1她叫程兰花,是一个活泼开朗、年轻漂亮的女孩,且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他叫刘前进,原为北京军区某部战士。出生在河南省博爱县泗沟村。他从小向往军营生活,当兵是他从小的梦想。1990年12月,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紧张、严肃的部队生活,有时又会显得枯燥和单调。3个月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连,提起周彬,大家都会说:“那真是个老实人”,形容人不爱说话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可形容他就得用“五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因为老实,他当上了我们连里炊事班的给养员,果然,他买回的菜既便宜又好。有一天,战友张涛把我拉到一边,神秘的说:“知道不?周彬找对象了,那姑娘就是卖菜的。”“不能吧?别乱说。”“真的,我亲眼看见那姑娘帮他送菜,两个人还有说有笑的。前天那姑娘还到营区来过呢!”看着张涛一副神秘的样子,我也不得不相信了几分。后来,我也瞧见了那个姑娘,有一天,她来找周彬,手里还拿着顶帽子,周彬见到她,脸一下红到了脖子…  相似文献   

10.
18年前我当民兵连长时,一个偶然机会,从没写过新闻报道的我拿起了笔。 一开始。《中国民兵》就是我学习模仿的报刊之一。我开始向包括《中国民兵》在内的各媒体投稿。开局良好,媒体上很快出现了我的名字。可是,写呀,投呀,就是上不了《中国民兵》。后来,等盼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人告诉我,我的名字上了《中国民兵》,一看是我的名字,却不是我的稿子,大约是有个作者与我同名同姓。我暗暗地想,什么时候我的稿子能登上《中国民兵》呀!以后的岁月,我的新闻  相似文献   

11.
当兵九载,我已有200余篇新闻稿件被各种报刊、杂志、电台录用,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应归功老班长刘洪。记得刚下连队的第三天,指导员杨初告诉我,分区宣保科准备借调我去当广播员,并跟我说宣保科有一个叫刘洪的,是个多才多艺的老班长。他对新闻报道、写会标、放电影,样样都精通,而且每年都有几十篇稿子见报,你可要多跟他学学。指导员的话着实让我高兴了一晚上,因为可以到  相似文献   

12.
语录体!     
他是急诊病人,我们必须马上抢救,总不能先问‘你有没有艾滋病'吧?——海军总医院总护士长王文珍抢救一名昏迷病人,给病人吸痰时,被病人的呕吐物喷了一脸,事后得知病人患有艾滋病时,她这样说。我佩服分部党委敢树我当典型,因为我的功劳簿上记着的都是别人的短处。——南京军区某分部高级审计师汪锡广被树为典型后如此感慨。当记者问他如何抵御枕边风、教育引导家属时,他说:我经常会租借一些法规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一篇文章中记录了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诺曼底登陆时的一个细节: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行动决定后,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平静下来,因为此举事关重大。他在一张便笺上草拟了一篇新闻稿:"我们的登陆……已经失败,我已将部队撤回。我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的决定是根据能够得到的最可靠情报作出的。我们的军队都非常勇敢和尽职,要说有什么责任和缺点的话,全都是我一个人的。"显然,这篇稿子没用上。但我们却从中看  相似文献   

14.
有位猎人,见两个病弱之人躺在山中树下,就问他们为何困病于此。一个说:“我俩都遭狐仙的媚惑。当初,我夜行迷路,便投宿一山民家。有个少女长得很漂亮,趁机勾引我,我把持不住,就和她厮混起来,被她父母看见了,挨了一顿臭骂。我跪在地上求饶,才免遭痛打。第二天,竟招我做女婿,并说山上有主人,少女隔五天要去干活。我答应了。半年后,我病倒,夜里咳得无法入睡,便到林中散步。忽听到有笑语声,循声望去,我看到有个人正搂着我妻子坐在石头上赏月。我怒火中烧,用力和他撕打。那人也怒道:‘胆大鼠辈,竟敢打我妻子的主意。’并奋力与我搏斗。幸好他也病…  相似文献   

15.
你每天似乎都在紧张中生活,是啊,都说部队的生活是紧张的。直到有一天,你觉得紧张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你失眠、诚惶诚恐,生活似乎一下子失去重心、无精打采、训练没热情,你成了连队的“个别人”——这加剧了你的紧张,可怎么办?放松些,也许没那么可怕。专家告诫,适度紧张有助健康,甚至对你的事业都有促进作用,但过度紧张就是一种病态。作家毕淑敏说:“紧张往往使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趋向负面。紧张会使我们误会了朋友的友谊,曲解了爱情的试探,加深了创伤的痛楚,减缓了复原的时机。紧张的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地聆听到人真实的声音,我们无法虚怀若谷地接纳他人的意见。”请放松下来,一起聊聊有关紧张的话题。经验证明,遇到意外,紧张通常于事无补,所以,你其实不必紧张。  相似文献   

16.
最感动的事     
正赵凡是2013年从内地来九师一六三团参加工作的大学生。2013年12月初,他与另外十九名民兵一起来到边防连进行赴边合训。在20天的军训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儿,有快乐,有悲伤,有兴奋,有的让他受益无穷,有的让他感动不已。边防连副连长任克松是赵凡的总教练,他是一个生活中很幽默的人,每到训练休息时,训练场上都会传出歌声和欢笑声,这就是副连长组织的"每人一歌"趣味游戏节目。任克松尽管在生活中幽默,可一到训练场上,就完全换了一个人,训练场就是他的"地盘",脸一绷,眼一瞪,让人看了就紧张。每次训练,队员身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紧张丽有序的点名声音结束,我被分给了一个中士,中士满脸的严肃。只是喊了一声跟我来,便拎起了我的行囊快速地向前走去。我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唯恐一不留神被丢了……  相似文献   

18.
金律师: 春节后,我想外出打工。据村上外出打工的人讲,外出打工最怕遇到工伤事故没人管。去年我们村上一名青年到珠海打工,在工作时左手被机床轧断了4根手指,抢救时厂里垫付了4000元医药费后就不管了,出院后这名青年去找工厂,厂里说我已经给你出了那么多医疗费了,你还找我们干什么?厂里既不安排工作,也不给伤残补助,只给了他500元路费让他走人。他没办法,只好带着一支残废的手回到老家。我们到外地打工,人生地不熟,天有不测风云,真要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请你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出去后心里有个底。 贵州省息烽县读者张青民  相似文献   

19.
他和她,既没有红娘的牵线,也没有亲戚的搭桥,更没有利用哪家报刊“征婚”、“觅友”。然而,一个生活在“天府之国”的她,和一个居住在东北腹地的他,竟神奇般地结成百年之好……还是让我们先介绍一下本文的主人公吧: 他叫崔维雨,是吉林省桦甸县白山镇平岗村民兵,30岁,汉族。她叫余桂萍,是四川省酉阳土  相似文献   

20.
手杖     
在某集团军举办的新闻报道员培训班上,解放军报社一位记者给我们讲了一名报道员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成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名基层战士写了99篇稿子都没有发表,但他不气馁,第100篇稿终于发表了,因为这名基层战士报道员始终坚信,下一个成功的就是自己。这名记者绝对不会想到,他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坐在下面听课,而我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报道员队伍中的一名成功“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