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地处欧洲西南部,三面濒临地中海,拥有一支相当实力的海军。意大利目前是世界上9个能够研制生产鱼雷的国家之一,早在100年前建立的白头鱼雷公司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和最有经验的鱼雷制造公司。从1864年建厂(在阜姆)到现在共生产了近3万条鱼雷。目前归属菲亚特国际财团,与伊尔沙克公司(EL)、赛帕公司(SE)一起仍然负责研制生产鱼雷。  相似文献   

2.
咨询园地     
Q辽宁读者吕鹏问水面舰艇是怎样填装鱼雷的? 往鱼雷快艇、驱逐舰、护卫舰和巡洋舰等水面舰艇上装雷的过程,是借助于专用雷车来进行的。由于不同的水面舰艇上所配置的鱼雷武器的种类和型号各不相同,鱼雷发射装置在舰艇上配置的部位也不相同。因此专用雷车的结构和有关尺寸必须与鱼雷和其发射装置相匹配特别是放置在专用雷车上的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地处欧洲西南部,三面濒临地中海,拥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海上力量。意大利是世界上九个能够研制鱼雷的国家之一,早在1866年就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条白头鱼雷,到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获得了奥匈帝国著名  相似文献   

4.
咨询园地     
Q四川读者杨俊问苏联80年代前都有哪些反潜鱼雷服役?性能如何? 这一时期苏联装备的反潜鱼雷有两类,一类是由潜艇、水面舰艇携带的重型鱼雷,且主要是电动鱼雷;另一类是由飞机投放的空投鱼雷,主要是轻型鱼雷。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多次试验论证后,由法国与意大利共同研制生产的MU90/IMPACT轻型鱼雷将首先进入法国服役,替代法国海军的F70乔治·莱格级护卫舰和"大西洋"ATL2海上巡逻机上的L-4、L-5以及引进美国的Mk 46轻型鱼雷。若不出现其它问题,MU90还将成为新型"欧洲多用途护卫舰"(FREMM)、"地平线"防空驱逐舰和NH90 NFH直升机的标准配置鱼雷。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智利等国家也纷纷发来订单,要求获准采购这种号称是水下最为安静的新型鱼雷。看来,MU90还真是非同一般,尚未展露身手,就已经赢得了众多国家的青睐。强强联手,精心打造世界顶级轻型鱼雷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寻求性能更好、能够满足未来反潜需要的新型鱼雷。当时,法国正在研  相似文献   

6.
MU 90鱼雷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新型轻型鱼雷,可由水面舰艇、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或反潜导弹携带,用于对付能快速机动、有吸声涂层、使用主/被动对抗器材的各种核动力潜艇和常规潜艇。目前该雷正开始为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波兰、澳大利亚海军进行批量生产,新西兰海军也准备选择该雷。  相似文献   

7.
蜀雕鹏 《环球军事》2011,(23):40-42
欧洲(不含俄罗斯)除了能独立研制先进重型鱼雷外,还能研制可搭载更多平台的先进轻型鱼雷,在世界轻型鱼雷市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际鱼雷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欧洲的现役轻型鱼雷。  相似文献   

8.
咨询园地     
Q 湖北读者欧阳湛来信询问反潜导弹与鱼雷有何异同?对潜艇的攻击哪种更有效? 装有火箭助推器,能在空中飞行的鱼雷,就称作火箭助飞鱼雷,西方国家称之为反潜导弹,它的速度、航程和打击效果等性能指标大大提高,已与战术导弹相差无几。火箭助飞鱼雷按不同助飞方式分为弹道式和飞航式;按不同发射平台分为潜用型和舰用型;按不同发射方式分为倾斜发射和垂直发射;按其技术性能的先进程度划分为第一代、  相似文献   

9.
周义 《当代海军》2001,(7):31-33
鱼雷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20世纪初用于实战以来,就一直在反潜、反舰作战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鱼雷一般按轻、重两个系列分类。轻型鱼雷的直径一般小于450毫米,适用于水面舰艇和飞机空投发射:重型鱼雷的直径一般为533毫米,适用于舰艇和潜艇管装发射;超重型鱼雷的直径可达650毫米以上,世界上只有俄罗斯装备。目前世界上装备使用鱼雷的国家很多,但只有美、俄、英、法、德、意、日、瑞典、中国等几个国家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世界上研制的鱼雷型号(含改进型)总数已超过了300种,其中美国就有87型之多。在这众多的鱼雷型号中,美国的MK46、MK48鱼雷表现突出。MK46为轻型反潜鱼雷,共计生产了5万余条;MK48为重型鱼雷,大约生产了6千条。这两型鱼雷都已成为了美国鱼雷研制,生产的通用标准,并竞相被北约等西方国家购买和仿制,是鱼雷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海战环境下,利用鱼雷向敌方舰艇发起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巨大的作战样式。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发展,鱼雷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水面舰艇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很长时间内,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是停留在以拖曳式诱饵为主的手段上的,上世纪80年代后,这一局面开始被打破,鱼雷防御领域的局面为之一新,世界各国海军都开始不断升级和改进原有鱼雷防御系统的性能,重视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研制和开发新型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和手段,并将防御贯穿对鱼雷探测、识别和定位的全过程,力图使水面舰艇鱼雷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法国、意大利 SLAT 鱼雷防御系统进展近年来,法国、意大利海军在合作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十分重视鱼雷的发展和使用,在世界鱼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鱼雷发展成果,成为当今世界上鱼雷型号开发最多的国家之一,在鱼雷研制水平上处于世界前沿地位,甚至有些鱼雷的性能超过了美国。早在帝俄时代,俄国海军就使用鱼雷作战,那时主要是从国外购买鱼雷。十月革命后,前苏联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有了增长,鱼雷工业也开始起步。20  相似文献   

13.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3):84-84
据DJW2005年2月9日报道,黑鲨新式双用途线导重型鱼雷完成了第一次例行试验。由白头阿里尼亚水下系统公司(WASS)在智利新型潜艇O’Higgins上进行。同时,该公司在进一步努力,以获得该武器的新的定货,还必须确定好与意大利、智利和马来西亚的合同日期。黑鲨的研制始于1997年,原来叫做先进的A184。该武器重新命名,为反映WASS的主张。它的能力显著地优于传统的A184系列。黑鲨包括1个全新的且先进的声呐发射机接收结构(ASTRA)主/被动声寻的头,1条光纤制导链路,1个新式电动机和1个斜进反转推进器。ASTRA原是根据国家单独计划研制的,是1个…  相似文献   

14.
互动地带     
黑龙江一位没留姓名的读者问如何从60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533毫米或400毫米的鱼雷? 鱼雷武器的口径有533毫米(标准型)和324毫米、400毫米等。苏联为对付敌航母而研发了口径600毫米的重型鱼雷。现代的潜用鱼雷发射装置具有的功能在不断地的扩展和增多。潜用鱼雷发射装置的发射管还是潜艇出现事故时艇员逃生的重要通道。现代潜艇根据作战  相似文献   

15.
咨询园地     
读者自尔问反潜鱼雷是怎样找到潜艇的?现代反潜鱼雷多采用声自导装置,通过搜索来发现(找到)目标潜艇的。这里仅以双平面被动声自导鱼雷为例来说明。当鱼雷发射时,自动接通其自导系统的电源。鱼雷入水后,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微型鱼雷     
80年代末期,一些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发出一种新式小型水中兵器,由于它们的口径小于小型鱼雷的323.85毫米口径,故被称为“微型鱼雷”(minitorpedo)。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 A200系列,德国的 STN 助推鱼雷、美国的“兰斯”(LENS)即洛克希德消耗性灭雷系统),瑞典的“(鱼安)(鱼康)(Angler)等,由于”(鱼安)(鱼康)是介于小型鱼雷和深水炸弹之间的双重性能武器,被人称为智能深水炸弹或手投鱼雷。由于它们体型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有的造价仅5万美元、相当于小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国防研究机构人士透露,俄罗斯专家正在研制和试验一种迄今为止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新型鱼雷,它的攻击速度要比英国皇家海军先进的“矛鱼”鱼雷快2倍。俄罗斯研制的这种新型鱼雷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国海军的鱼雷发展原则是以高效费比方式逐步改进鱼雷,而不轻易设计全新一级鱼雷。通过把不同鱼雷的最佳和最可靠的技术部件组合成一种新雷,就能以最低的费用使鱼雷性能得到重大改进。在鱼雷升级改进中,美国海军严格按照制造-试验-制造的方针,并在所有重要海域进行发射试验,以确保鱼雷能有效地作战使用。MK 48-6AT正是遵循上述原则从MK 48-6型派生而成的、具有先进技术的新重型鱼雷。  相似文献   

19.
在海战中发展鱼雷武器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水中武器,迄今已逾130年,其间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1864年起到1940年为无控制的直航鱼雷阶段;1943年到1970年为有控制的制导鱼雷阶段;从进入70年代末起为智能化鱼雷阶段。现今,世界上拥有鱼雷研制、设计、生产能力的国  相似文献   

20.
聚议堂     
读者金峰问世界上除了美俄外,还有哪些国家海军有巡洋舰,其性能如何? 查阅资料得知,除了美俄两国外,目前世界上只有意大利海军还有一艘“维托里奥·维内托”直升机导弹巡洋舰,沿袭了二战后退役的战列舰的舰名。该舰1965年6月开工建造,1967年2月下水,1969年7月入役,舷号C550,8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