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军事科技先进,驻军多,兵种全,军事科研院所较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队重点实验室等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力量雄厚,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技术领先优势明显,有着坚实的军民融合发展基础。前不久,江苏省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组建了江苏省军民融合发展专家智库,开展了军民融合重点企业调查,重点梳理了新能源、新科技、新材料、新医药等十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企业名录,确定了军民融合产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信息服务平台5类81个军民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协调落实军民融合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5亿元,积极打造军民融合发展“名片”。江苏民用资源集聚,全省“民参军”企业名列全国第一,他们率先培育和建立了丹阳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南京白下科技产业园等5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军民结合型高端特色产业集群,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军民两用科技信息网站,提供政策咨询、体系认证和成果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定期召开产学研合作成果展洽会,双向发布军民通用装备采购目录、军民技术及产品需求等信息,为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参军”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集聚发展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总结梳理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当前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山东省"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行动在德州开展。会议分析了该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提出了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军民融合重点企业、创建一批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等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据悉,今年以来山东省组织开展了"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行动,是在全省选取几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较好的市,通过邀请国家军民融合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军民融合的战略意义、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效应入手,对军民产业融合产生现状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业融合角度,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出了有建设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5日,河北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在廊坊举行。会议集中展示了多项军民两用产业化成果,共达成合作意向726项,签署合作协议146项,项目总投资680亿元。会上还成立了全国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及河北省空间信息产业联盟等六大科技创新联盟。来自全省的军工企业、军工科研单位,军队维修保障企业,民爆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民营企业等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共近千人参会。  相似文献   

6.
王海涛  师玉朋 《国防科技》2018,39(2):026-031
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不明确一直是困扰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问题,影响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本文在梳理总结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的研究现状以及政府文件表述的基础上,认为军民融合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定义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并非易事,但出于当前工作要求,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整合力量,加强研究,尽快明确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和范畴,构建科学合理的军民融合产业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7.
工办之窗     
《中国军转民》2014,(12):7-8
<正>湖北省召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会10月17日,湖北省军民融合暨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听取了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关于全省军民融合暨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襄阳市政府、航天三江集团、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作交流发言。会议指出,军民融合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要进一步探索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大协作”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军民融合综合产业园和军民产业联盟是未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高旭鹏李智勇)8月12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牵头组织的"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新装备先进材料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罗治平、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省科技厅、经信委、绵阳市政府、江油市政府领导出席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李依依院士,中国工程院武胜院士、于俊崇院士、李言荣院士等专家莅临大会,与各理事单位、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联盟的成立。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国防科工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10,(10):4-8
由民间防务智库和基金举办的迎"八一"军民融合发展座谈会引来国内众多军界将领、党政官员、军工集团参与座谈研讨。在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军民融合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举办这次座谈会,组织者是成立15个月的北京工业大学中国防务产业研究中心、成立5个月的防务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师玉朋  刘海林 《国防科技》2018,39(6):066-071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是各级政府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针对军民融合产业界定不清等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层面梳理既有观点及演变趋势,形成对军民融合产业的客观认识。在此基础上,剖析军民融合产业的属性特征,从指导实践工作角度出发提出三种界定军民融合产业范畴及相关统计工作的合理化思路,并提出建立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国家工业基础中国防科研生产能力普查工作、试点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统计数据质量监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紧贴国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大势,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大胆实践,在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西安高新区推动军民融合具有独特优势地缘优势——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区域西安高新区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民营高技术企业密集.是西安市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军民结合产业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正对军民融合产业的理解伴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很多省市都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本地重要工作,有的省市还颁布了军民融合产业规划。但对如何界定"军民融合产业"各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地区都把"军转民"产业和"民参军"业务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内容,但仔细推敲,似有不妥。要认识军民融合产业,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国家研制武器装备的工业领域,是最典型的  相似文献   

14.
<正>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这种长期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军情,制定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远期、中期和近期相结合的战略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明确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并以目标为牵引,加快军民融合的进程。要保证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战略规划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对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黑龙江省现有军民融合产业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面临的问题,从规划设计、机制完善、项目推动、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军民结合产业体现着国防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省军民融合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直以来,江西省把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打造军工强省作为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坚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放眼赣鄱大地,航空、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13,(10):22-23
10月9日,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长沙召开,省政协主席、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陈求发出席并强调,要努力提升湖南在闲防建设中的影响力,努力提升军民融合产业埘我省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2017年9月27日,首届军民融合后勤建设(智慧物流)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工场拉开帷幕。此次论坛的举办,是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实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推进军事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2017年9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确立现代后勤就  相似文献   

19.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智慧和远见卓识,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必须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并切实按照“四个强化”要求,加强顶层体制统筹、破解军民二元结构,强化需求牵引、促进军民双向深度互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融合内生动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真正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兵器工业甘肃银光化工集团公司被认定为甘肃省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这是甘肃省第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军民融合发展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银光集团做到军民产业基础互通、技术互补、产业互融,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向"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融合发展格局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