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七师一二九团在划分自用地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兵团党委的有关规定,给1808户职工划自用地2712亩,户均达到1.5亩;为过去已划过自用地的2075户职工补足自用地1168亩。全团平均每户自用地达到1.513亩。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兵团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一二九团党委在贯彻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是兵团党委致富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兵团农牧团场从单一的大田经济向多元型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是增加职工家庭收入的一条致富途径,符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为了将划分自用地工作落到实处,该团党委成立了以团长、政委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有工会、土地、规划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自用地划分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各种专题会议进行层层动员;还出台了自用地划分办法,规定在划分自用地过程中,各连队  相似文献   

2.
兵团党委关于给农牧团场职工划分1.5亩至2.5亩自用地的决定,反映了农牧团场职工群众加速致富、早奔小康的美好愿望,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同时,它也是兵团党委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自2000年初兵团党委出台给职工划分自用地的政策,尤其是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兵团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划分自用地的工作已在天山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而且大多数农牧团场在做这项工作时,不折不扣地落实兵团党委的有关精神,划好地、划近地、划近水地,把这件好事办到了职工心坎上。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兵团农牧团场土地承包改革已走过了二十年,从过去的大锅饭、班组承包、家庭联产承包到现在的两费自理、租赁承包,初步建立起了连队职工土地双层经营的经营模式。这种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充分地调动了农业一线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使团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当前团场实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仍存在一些问题及难点:1.人口流动频繁,劳动力队伍不稳定。新参加承包土地的职工大都是无户口外来人员,这部分人流动性很强,给团场土地长期固定承包带来很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兵团农牧团场改革"1 3"文件及工交建商企业改革"1 8"文件精神,逐步把农牧团场目前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非生产人员和合并小而全的单位,节省经费,减轻职工负担。2002年上半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党委先后3次对21个农牧连队进行改革调整。基本状况五十三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多民族农牧团场,现有耕地12万亩,全团总人口15832人,在册职工1699人,农业在册职工676人,而生产一线承包土地的职工仅有527人;干部及非生产人员647名,其中农牧连队干部及非生产人员136人,占全团的21%。全团有24个农业连队,农业连队的干部、非生产人员职数设置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技术员、会计、出纳、植保员、保管员、卫生员、治安员、电工、管理员等。每连一般都在10至15人之间,个别连队还  相似文献   

5.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兵团农牧团场先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还是后来的两费自理承包、租赁承包,改革的主体始终是一线农工,而如何调动农牧团场基层连队干部的积极性,也就是生产管理者的积极性,似乎一直没有很好的,或者说很彻底的办法。从1997年开始,农五师八十一团在这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正2002年春,五师八十四团在三连开展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工作,卜宪运以全票当选为三连连长。这年,兵团党委出台了深化农牧团场改革"1+3"系列文件,全面落实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可由于受2001年冰雹灾害的影响,三连有90%的职工没有资金种地。怎么办?三连党支部通过权衡,根据团场允许土地转包,但土地的使用权、自主权始终归承包者所有的规定,鼓励连队的种植大户给职工带地,以保留住困难职工的职工身份,让他们腾出手来发展养殖业。卜宪运拿出120万  相似文献   

7.
兵团党委给农牧团场职工划分"两用地"政策的出台并实施,无疑对"致富职工群众"目标的实现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三十年不变"的大田承包土地和"两用地"是广大职工赖以生存、发展,过上小康生活的两大基石。"两用地"怎么用?无非是搞特色种植和庭院养殖,尽可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不少单位很形象地提出"前有院后有圈,中间有个小宫殿"的庭院发展模式。如果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说,这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是假如是对整体生活质量而言,却就存在问题了。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到过农四师所有的团场,去过半数以上的连队。大家的积极性是没说  相似文献   

8.
兵团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农牧团场正孕育着重大的变革。从1983年9月11日农七师一三一团四莲职工耿千里创办全兵团第一个家庭农场,到2001年4月兵团出台农牧团改革的“1 3”文件,这期间已跨越了整整18年。兵团家庭农场主们终于真正站到了改革的前台,他们是兵团团场的新型农工。他们与以往的兵团农工相比,已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李晓军 《兵团建设》2005,(10):43-43
农五师八十四团地处博乐市以北阿拉套山南坡,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边境团场.近年来,该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选准切入点,运用好载体,结合本团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评选的内容,走在了全兵团的前列.据了解,八十四团居民总户数2597户,其中农牧连队职工户数1857户,有1558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有50户职工家庭被评为“最佳星级文明户”。  相似文献   

10.
阡陌纵横的条田,笔直平坦的林阴道,绿树掩映的红砖房,整齐划一的柴草棚圈,清洁幽静的院落,构成了农三师小康示范连队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起步农三师所属18个农牧团场,251个连队分布在喀什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14个县、市境内,少数民族职工占多数。从1998年初开始,该师党委作出了在农牧团场开展创建小康示范连队活动的决定,并下发了《农三师创建小康示范连队的实施方案》,经过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该师党委确定了"起步——攻坚——突破——决胜"四步走的小康示范连队创建规划。农三师党委将建设小康示范连队作为发展团场  相似文献   

11.
兵团农牧团场深入贯彻"1+3"文件精神,深化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要围绕"两个扩大"(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扩大基层民主)和"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来进行."两个扩大"是深化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的核心,"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兵团农牧团场广大农牧职工走出团场,考察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特色经营优势正逐步显现,农业生产的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本期《兵团人家》特编发两篇这方面内容的稿件,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王芹 《兵团建设》2005,(12):38-38
近几年来,随着兵团农牧团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兵团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团场引进和招用了大批的新职工。这些新职工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他们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但他们文化程度低、组织纪律性差,法制观念和人口意识淡薄。目前,这些新职工在农牧团场种植业中占40%至70%左右,已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这一目标,加强对新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已成为保证兵团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兵团农牧团场是兵团发展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基础。兵团农牧团场大都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兵团农牧团场的农业产业化,事关兵团事业的大局。在农牧团场经济由温饱型向高效益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团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对兵团农牧团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实施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实施这种产业化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兵团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市场化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牧团场小康连队建设,是兵团党委于1997年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定是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目标中第二步的具体体现,是兵团党委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千载难逢机遇的适时把握,是符合兵团百万职工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对于稳定农场职工队伍,改善兵团农牧职工生活和生产环境,充分发挥兵团农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有农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职工屯垦戍边的热情,促进兵团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蓬勃发展,都具有  相似文献   

16.
深化团场税费改革是中央切实减轻农牧职工负担、促进团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务必准确把握政策,坚定不移地深化团场税费改革,减轻农牧团场职工负担。  相似文献   

17.
小型农田水利是兵团农牧团场农业的基础性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团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牧团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4年间,党中央、兵团党委、十二师党委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团场经济社会、职工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一农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3.18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5.2亿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2010年的9853.24元增加到2013年的17958元,职工们陆续从连队平房区搬入明亮、整洁、设施齐全的保障房,过上了"耕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活在  相似文献   

19.
走进自用地     
兵团司令员张庆黎在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职工收入高低,是检验我们"十五"工作成果最核心的一个标准。职工生活水平上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2000年初,兵团进一步明确了给职工划分1.5至2.5亩自用地的政策。此后,兵团领导又多次强调要落实自用地的划分。这项富民政策运作至今,其落实情况究竟如何?带着此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农一师、农三师和农七师、农八师的部分团场。所见所闻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20.
在兵团党委提出"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口号鼓舞下,兵团各农牧团场都以各自独有的优势发展团场经济,为兵团事业再创辉煌。庭院经济是农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庭院经济是加快职工致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当前兵团庭院经济虽然有了基础,在某些团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但发展极不平衡,团场与团场有差距,连队与连队不一样,人与人有好有差,怎样才能达到花开满园,使团场一大批贫困职工脱贫致富,这确实需要各级领导认真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