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吕品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用人路线和科学的用人标准。关于这个问题,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人民军队特色的优良传统,这就是“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任人唯贤”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2.
刘清善 《政工学刊》2010,(12):48-49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要求。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这一新要求,对于加强干部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鹏 《政工学刊》2003,(10):58-58
用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用对一个干部,暖一片人心,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用错一个干部,寒一片人心,挫伤一批人的积极性。在选拔任用干部上,重实绩、看表现,广大干部心气就顺,干工作就有动力;如果迁就凑合用干部,平衡照顾用干部,甚至搞人情关系、老乡关系,不仅干部的心思不能集中,还会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要端正用人导向,关键在于坚持“三个统一”。(一)重人品与重素质相统一。为官先会做人,尽职必须有才。选人用人应以“德”为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在此前提下,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把那些懂管理、爱基层、素质全面的优秀干部提拔使用…  相似文献   

4.
干部的优劣和功过是非 ,群众看得最清楚 ,也最有发言权。只有走好群众路线 ,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才能真正把人选准用好。要采取包括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 ,扩大群众的民主参与。这就是说 ,选拔任用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认真解决好“透明度”也就是民主程度不够的问题。一、提高“透明度” ,必须解决好民主意识淡薄的问题尊重群众公论 ,实行民主监督 ,是我党我军选拔使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 ,只有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参与 ,才能把干部选准用好。从调查的情况看 ,一些单…  相似文献   

5.
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是全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党委主要领导负有第一位的责任.从空军部队的情况看,当前需要着力解决和抓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带头更新用人观念近年来,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用人思想,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有些领导同志对选拔培养年轻干部仍存在“求全责备”和“论资排辈”等观念,步子迈得不大.主要领导的用人观念,对做好选拔培养年轻干  相似文献   

6.
坚持群众公论原则陶胜发,付军选拔任用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即坚持群众公论的原则,历来是我党干部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论的原则,对于正确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反对任人唯亲,...  相似文献   

7.
十一七届四中全会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新修订的《政工条例》也明确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以德为先”真正作为选人用人的硬杠杠,如何考德识德是关键,需要在规范标准、创新手段、完善机制、端正导向上下功夫求实效。  相似文献   

8.
莫把人才当“奴才”,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个人好恶代替用人标准。我们讲干部要德才兼备,但现在的这个“德”有时往往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成了平时听话、用着顺手的代名词。而干部的能力素质强弱与否,工作政绩如何,不是靠实践成果的检验,往往也要靠领导的首肯方可。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敢想敢干有思想有热情的干部屡屡碰壁之后开始审时度势,把“争取领导”当成了工作的第一需要,把领导满意不满意作为完成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放弃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就把一些对我们事业发展极为有利的可贵的“闪光点”当…  相似文献   

9.
县级人武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干部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好坏。从人武部体制变更以来的状况看,选拔任用干部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坚持标准,量才选拔任用。人武部干部的选拔,除坚持“四化”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外,尤其应具备三点:一是应具备吃苦耐劳精神。人武部干部长年累月在乡村,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没有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0.
推荐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应有责任,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有的单位的领导在上级组织考察选拔干部时,不是认真负责地推贤荐能,而是出于局部利益或其它目的搞“推卸”,使严肃的干部推荐工作变形、贬值,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 有的干部平时大错误不犯,小毛病不断,是本单位的“刺头”。为了甩掉“包袱”,当上级考核了解和选调干部时,有意掩盖其“庐  相似文献   

11.
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和完善的环节很多,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军历来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 ,都总结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 ,军队面临着迎接世界军事革命的新挑战 ,肩负着跨世纪发展的新使命 ,经受着“打得赢”、“不变质”的新考验。这都对加强和改进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坚持“选准、用好、管严”的原则 ,建立、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一、坚持标准考核了解干部首先 ,必须明确选拔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  相似文献   

13.
论选拔任用干部庄栋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去传统的用人观念、看人标准及管理机制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有的甚至成为束缚干部工作的障碍。如何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好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工作,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  相似文献   

14.
<正>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选拔人才方面,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按基本路线的要求选用了一大批优秀合格的人才,在选人用人上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与贯彻党的干部标准相配套的选人用人制度迄今尚未建立起来,仍然沿用传统的“伯乐相马”的办法,即用人去选人,而不是靠机制选人.有些领导对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还不够重视,只把它当作一种附属工作或者软任务来完成,甚至有一部分领导借此大捞一把,搞权钱交易,使得相当多的干部被不正之风所误导,他们厌学习,厌实干,而热衷于“奔捷径”“找门路”,致使腐败现象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加强和改进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出发.提出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切实加强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共中央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26页). 在1995年1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作为考察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并加强对领导者选人用人的监督和考察是党中央为保证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用人环境.使大批年轻优秀干部迅速成长的重要举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想就重视并加强对领导者选人用人的考察谈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组织领导的集中体现,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始终牢牢把握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是党委包揽、独断,必须改进方法,进一步扩大民主,使广大官兵能够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我认为,对于军队党组织来说,新形势下党管干部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管干部应主要体现管路线方针干部路线和方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依据。党管干部最重要的是要管好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以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了用人的“两个非常宽阔”的思想,即“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要求领导干部抛却个人好恶和亲疏远近的私心杂念。江总书记也指出:“不断拓宽选拔任用干部的范围和渠道,不能总是在领导同志周围的一点点人和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中选来选去,要放眼于基层,放眼于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指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一论述为进一步走开干部“能下”路子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级领导贯彻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原则,在“能上”上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优秀干部被选拔到领导  相似文献   

19.
干部在军队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各级党委在准确识人、公道用人上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治机关具有干部使用的建议权。因此 ,准确识人 ,为党委、首长公道用人提供可靠依据 ,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识人过程中 ,容易产生四种偏差 :(一 )视角差。对人的看法上往往容易产生一些偏见。一曰“近视” ,即把识人用人的着眼点 ,放在自己“目力”所及的小范围内 ;二曰“短视” ,即把识人用人 ,局限于眼前利益或个人局部利益上 ,缺乏长远眼光 ;三曰“斜视” ,即不能辩证识人 ,把德与才、优点与缺点放大或缩小来看。(二 )地位差。多数情况下 ,领导…  相似文献   

20.
跳出“本位主义”狭隘思想的怪圈 ,正确处理“唯才是举”与“群众公论”的辩证关系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了用人的“两个非常宽阔”的思想 ,即“眼界要非常宽阔 ,胸襟要非常宽阔” ,要求领导干部抛却个人好恶和亲疏远近的私心杂念。江总书记也指出 :“不断拓宽选拔任用干部的范围和渠道 ,不能总是在领导同志周围的一点点人和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中选来选去 ,要放眼于基层 ,放眼于各个方面。”那么 ,怎样才能克服不健康的用人心理 ,做到公道正派、出以公心地把好选人关呢 ?一是要坚持“唯才是举” ,二是要坚持“群众公论” ,同时要处理好两者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