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高认识 把握重点 全力推动学生军训工作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高成 《国防》2006,(6):67-68
开展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为军队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步骤。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学生军训工作需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强化认识,把学生军训作为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来抓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为国防和军队…  相似文献   

2.
刘志民  金成吉 《国防》2007,(11):50-5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使之制度化.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通过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和升华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军训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的具体举措。要规范大学生军训行为,提高大学生军训效果,必须走大学生军训基地化的发展道路。一、大学生军训基地化的重要意义新世纪新阶段,积极推进大学生军训基地化进程,对促进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春英 《国防》2016,(7):52-55
大学生军训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本文选取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高校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的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军训的认知情况、军训开展的实际效果及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更新观念、规范管理、优化内容、科学施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军训改革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辉  吕金杰 《国防》2016,(4):46-47
学生军训工作是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青年学生国防观念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学生军训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级认真研究,切实拿出管用有效的对策举措,确保学生军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占英 《国防》2002,(5):61-62
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学生军训的指示精神,从1986年起便开始了学生军训工作.广大学生通过军事训练,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树立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自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军训毕竟是一项阶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缺乏相应的工作来接续,短时间带来的成果也只能是短效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军训成果,使之在人才培养和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发挥长效作用,必须注重巩固军训成果.  相似文献   

7.
宋贵元 《国防》2014,(6):69-70
正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规范学生军训工作,使其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这其中学科建设是关系到学生军训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必须科学界定学生军训的任务与定位,准确把握学生军训的结构体系,努力培养素质过硬的学生军训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李伟  任涛 《国防》2014,(10):77-77
学生军训工作是增强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学生国防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必须着眼理顺关系,规范秩序,确保军训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俊伟  张素芳 《国防》2002,(5):62-62
学生军训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学生军训军事课教学重要内容中的三防知识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和充分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注意寓素质教育于"三防"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济忠  胡代松 《国防》2008,(2):52-53
《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严谨的作风纪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顽强的意志品格,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智奎  冯志铎 《国防》2006,(6):70-71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也日益紧迫,学生军训工作要创新发展,就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把培养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时代新人作为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军队培养更多的有用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生军训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康 《国防》2008,(1):60-61
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对提高我国国防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学生军训工作的现状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军训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学生军训机构薄弱与军训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目前,学生军训工作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学生军训的组织、计划、协调和保障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3.
李国强  左毅 《国防》2004,(1):47-48
派遣军官是学生军训工作的具体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4.
刘卫华  赵峰 《国防》2011,(5):63-64
在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军训工作,必须健全"三个机制"。  相似文献   

15.
郭伟民 《国防》2006,(9):38-38
搞好大、中学生军事训练,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为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各地对此项工作也非常重视。但是,通过对一些军训学校的走访调查,感到不少单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军训中“重体能锻炼,轻国防意识培养”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学生军训的逐步深入,军训越来越正规,实行统一服装、统一食宿、全封闭军事化管理,这为搞好学生军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访中笔者看到,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显得不够科学合理,军训科目安排大都是部队共同科目的…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近年来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纵览各家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综合性取向,即将素质教育视为一个整体,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技术性取向,即着重强调学生各方面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7.
张建明 《国防》2003,(7):62-62
加强地方院校的学生军训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国防观念,是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打得赢”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为达到此目的,应深化训练成果,提高军训效益,使军训与教育相结合,养成与训练相统一,学习与运用相一致,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突出主线,筑牢学生“不变质”的思想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学生军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军训  相似文献   

18.
派遣军官是指部队派出的专门担负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的现役行政或专业技术军官,是学生军训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军训工作质量。因此,我们要努力在提高派遣军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为促进学生军训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生军训工作军地协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应根 《国防》2002,(11):50-51
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全面展开,全国每年将有10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2万多所高级中学共1100余万人参加军训,受训学校和学生数量是试点期间的几十倍。军训期间,帮训人员、经费、枪支、弹药等各项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突  相似文献   

20.
计算方法教学与工科学生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计算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不可或缺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对工科学生,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和科学素质.本文从"计算方法"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它在工科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这门课的特点,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