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送美天使     
在河北邯郸市政协会议的一次联欢会上,年逾花甲的主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抓起话筒引吭高歌。突然,一位女委员飘然如仙,翩翩起舞,那优美的舞姿,娴熟的舞步赢得在座委员的阵阵掌声。她,就是市农工民主党委员,“前进整形外科医院”的院长于彬。 已届不惑之年的于彬曾是一名战士,是解放军这所大学的锤炼,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使她勇于弄潮,使她成就了今天的辉煌。那还是1969年的初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江阴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袁静波同志,在带领全市人民抓经济建设创一流佳绩的同时,始终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作为己任,对国防建设满腔热忱,为驻军办实事,对武装工作尽心尽职。 1996年春,袁静波由市长接任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后不久,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市委常委议军会、武委会。会上,他强调了新形势下人武工作的“两个坚持”、“三个不变”和“一个加强”的原则。“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二是坚持把武装工作纳入市委和市政府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3.
“咔嚓”一声,一付锃亮的手铐扣在她手腕上。面对现实,她后悔莫及。她叫会琴莉,今年刚满21岁,是云南省富源县中安镇龙海办事处代家冲女民兵,犯了故意伤害罪,被依法逮捕。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去年,经本村人介绍认识了距村庄十余里外的小学教师刘华,见他一表人才,她打心眼高兴,双方一见钟情,不久便堕入情网。  相似文献   

4.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晋江市,拥有全国知名品牌126个,被誉为“品牌之都”。在这个综合实力连续19年位居全省第一的热土上,武装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陈荣法提出的一个思路深入人心,那就是打造“品牌之都”的“品牌武装”。  相似文献   

5.
9月份以来,湖北省石首市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报名火爆,尤其是电脑培训、汽车驾驶更是热门,一些今年将要参加应征的青年,也在市人武部的组织下,纷纷前来进行提前“淬火”,希望带着一技之长走进部队。目前,适龄青年未入伍先忙“练兵”的现象已成为该市一道特殊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位于胶州湾西海岸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东省改革开放的窗口,在这方热土上有一位管“武”好书记,他就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刘建华。 1996年4月,青岛黄岛区武装部刚换届的党委召开第一次会议,刘建华这天一大早就来到了武装部,他在会上说:“区工委、管委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武装工作,我保证尽职尽责、工作到位。”这次党委会后,他专门安排区工委、管委有关负  相似文献   

7.
提起曾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的王志云,无论是驻军、武警、人武部还是全县的各族干部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赞誉:“真是一个好书记”。王志云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在1995年上任的第一次常委会上就说:“我不只是县委书记,还是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在抓好全县经济建设的同时,武装工作也一定要抓实”。他始终把武装工作作为自己份内职责和任务,坚持履行人武部第一书记职责,认真抓党管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8.
享有“国境商都”之称的绥芬河市,不仅是黑龙江省的经济重镇,更是爱国拥军的热土。近年来,身兼市委书记、市长、市武委会主任的徐广国凭着对国防建设的挚爱,书写着新时期爱国防、重武装的精彩篇章,他那把城市发展与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独特思路,赢得了人们的极高赞誉。  相似文献   

9.
在京郊大兴县,提起县委书记王耀平,人们都禁不住伸出大姆指夸他情系国防,对武装工作“三偏”:工作上“偏重”,作风上“偏严”,生活上“偏爱”。6年来,大兴县的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双拥工作、军民共建、征兵工作先后跨入了北京、全国的先进行列。大兴县武装部荣获首都英雄集体称号,被国防部评为“民兵预备役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0.
在陕西省绥德县石家湾乡,当地十里八村的群众都从心眼里佩服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女民兵——张菊林。 十几年前,张菊林偶然从报上看到种植蘑菇的报道后,认为养菇是一条致富的好途径。于是,她只身奔赴山东、北京农科院学习实践。回乡后她一边钻研技术,一边采来野蘑菇在窑洞试种。由于种蘑菇在当地尚无先例,不少村民怕她栽跟头,劝她别冒险了。可她却说:“认准了的事,风险再大也要干!”1993  相似文献   

11.
1995年2月,37岁的齐祥武带着潍坊军分区首长的叮咛与重托,由分区招待所所长改任市人武部政委,来到昌邑市。 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哟!人武部移交地方10年,部里人员交流“一潭死水”。领导班子不合,人心思走,办公设施陈旧,各项工作举步维艰……一介燃眉现实,使这位政工主官夜不能寐。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我军的光荣传统,齐祥武动情了,更多的是奋起了。 人武部党委会上,他力陈己见,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求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还剩下最后6年的时候,一份报告递到了兵团领导的办公桌上。兵团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跑了南北疆8个农业师.行程上万公里,洋洋洒洒写出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说:“在新形势下还存在许多制约兵团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首先是管理体制不顺,统得过死,行政干预太多。还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  相似文献   

13.
初夏,驱车前往四川新都县渭水村,眼前全然不是乡村的模样,瞧: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道路两旁每隔50米就是一盏盏崭新的路灯、一株株翠绿的柳树,一座座“小洋房”就是一道道风景线;好一派都市风貌。问村民,村民自豪:这都是李书记的功劳。 三年前,渭水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集体纯收入仅2000多元。三年后,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3100多元,集体年纯收入15万元,粮食产量连年稳中有升,一举成为省、市、县的“奔小康示范村”。谁有这般不凡的本事呢?那就是咱们的退伍军人、渭水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军。 乐当“撬门砖”  相似文献   

14.
赵红霞今年29岁,是湖北省石首市东方保险站的一名普通女工。她以出色的工作连续三年被树为全市“三八”红旗手。同时,她用瘦弱的身躯和坚强的毅力,支持丈夫——东方办事处人武部长夏家喜全力抓好人武部工作。 赵红霞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她对东方街道办事处人武部辖区内那些家有困难的军属和民兵,心里都有一本帐,哪家有什么困难,记得清清楚楚,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奉献着自己的爱心。郭家铺村一组的徐村二现在南海舰队某部服役,他从小父母双亡,是由政府抚养成人,参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笑话     
走丢 我5岁的女儿喜欢听故事。有一天,在超市里女儿走丢了。最后大家帮助我在附近一个公园里找到了她。我紧紧抱住女儿,生怕再失去她,并警告她,再走丢了就见不到妈妈了。 于是女儿认真地问:“那我会有个后妈,是吗?” “恐怕是的,孩子!” “那我就能去舞会,和王子跳舞了。”  相似文献   

16.
“我是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就必须履行第一位的责任,为武装工作尽职尽责,决不当人武部的挂名书记。武装工作不仅要挂在嘴上,更要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这是湖南省冷水江市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李江南在11月下旬进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中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李江南有这样一个观点: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7.
金星闪亮     
又是一年好春光,正值花红柳绿时。金星村的老少喜看北坡如画似锦的经济林果带,打心眼里信服他们的这位“领头雁”——退伍军人、民兵指导员李晓林。是他带领民兵和村民所开创的“坡地资源开发利用及林果加工”项目,使全村人走上了富裕道路。李晓林所在的金星村,地处陕西宝鸡金陵河畔,蟠龙山下。全村耕地多半分布在村北的三沟六梁一面坡上。多少年来,金星村人眼巴巴盯住那人均0.4亩耕地,一年干到头人均只有190元。金星村人多想乘改革之风早日  相似文献   

18.
云南玉溪市委书记朱飞云十分重视抓好人武部党委建设,使其成为坚强的民兵预备役“一线指挥部”。他要求党委一班人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在朱书记的带领下,市人武部党委被玉溪地委、军分区党委评为“先进党委”。 朱飞云十分重视和关心基层民兵建设,为基层建设办实事。1994年3月,市人武部民兵武器仓库建设,朱书记一次拨给经费7000元。云南省在玉溪召开基层民兵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朱飞云及  相似文献   

19.
杨岭梅,一个鲜为人知的民兵女英雄。原冀中军区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为她题词,盛赞她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家乡人民为她自豪,称她是“一枝绽放不败的寒冬‘腊梅”’。7月12日,记者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的家乡河北省晋州市东卓宿乡南田村。76岁的老支书高庆章老人向我们讲述了烈士的光荣事迹。“俺要打日本,救穷人!杨岭梅,1921年出生于晋县(今晋州市)南田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全家6口人靠父亲杨洛伍教书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华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这一年,晋县南田建立了抗日政权,这一带成了晋县六区区委和区民兵小队根据地。岭梅家是民兵干部经常来往聚会的地方。在家里小屋油灯下,她常听到叔叔伯伯们商量打鬼子、除汉奸的大事,听到区民兵小队怎样伏击日本兵“讨伐队”,缴获多少战利品;她看着这些叔叔伯伯为了打败日本鬼子,解救穷人,不怕流血牺牲,16岁的小岭梅打心眼里敬佩!  相似文献   

20.
李维民 《军事历史》2006,(11):44-46
1990年11月19日,抗日名将孙立人在台中市的寓所去世。几天后,我带着当年的《中国人物年鉴》去看望冰心老人,她指着桌上许逖先生所著的《百战军魂——孙立人将军》感伤地说:“前不久孙立人还给我来过信呢!你们年鉴收过孙立人吗?”我说:“1989年因孙立人将军过90岁生日登过一次,明年还会因他去世再登一次。”冰心欣慰地说:“这个人是抗日名将,你们的年鉴是应该收的。”她向我讲述了孙立人将军的经历,谈起她已故的丈夫、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与孙立人在清华同学、后又赴美留学的情况。冰心说:“孙立人虽然是抗日名将,但因为不是黄埔系,所以受排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