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月1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北部,摩托车骑手动作利落地给一辆轿车贴上磁力炸弹,然后扬长而去。随着一声巨响,核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被炸上了天。这起爆破手法带有特工行动特征的袭击不是电影007里的片段,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磁力炸弹暗杀事件。几年里,已有多位伊朗核科学家遭暗杀。那么到底谁杀了伊朗核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当代海军》2010,(9):4-4
新华网德黑兰8月8日电伊朗4艘国产“卡迪尔”级轻型潜艇8日在伊朗阿巴斯港下水,正式加入伊朗海军服役。  相似文献   

3.
《当代海军》2008,(10):3-3
新华网德黑兰8月17日电,伊朗军方17目宣布伊朗当天成功发射首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4.
这本来是一件要震惊世界的事,可是因为RH-53砸锅了。1979年11月5日,伊朗学生在伊斯兰教精神领袖霍梅尼支持下,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扣留53名美国外交人员作为人质,要美国政府交出正在美治病的前伊朗国王巴列  相似文献   

5.
新华 《环球军事》2012,(9):38-39
4月17日,伊朗在首都德黑兰南郊的霍梅尼陵前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庆祝建军节。阅兵式上,伊朗海陆空三军以及民兵,接受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及军方高官的检阅。阅兵式上还展示了伊朗国产飞机、坦克、雷达及导弹等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6.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2,(11):57-57
伊朗公布最新国产武器 5月23日,伊朗媒体报道,伊朗22目在首都德黑兰举行仪式,纪念西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尔市解放30周年,并在仪式上公布了最新的国产武器。在纪念仪式上总共推出了5艘国产军舰,包括3艘登陆舰和2艘牵引舰。伊朗国防部长和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出席了纪念仪式。  相似文献   

7.
最近,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温,美伊两国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有关美国加紧对伊朗实施情报侦察的消息也频频传出。事实上,自从美伊关系因为1979年发生的"德黑兰人质事件"交恶后,伊朗一直是美国情报机构重点"关照"的对象。然而,从美英等西方媒体近来披露的一些内幕资料来看,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机构对伊朗所进行间谍渗透与情报刺探工作连连受挫;时至今日,伊朗仍被西方媒体称作是美情报活动的"禁区",就连美国情报界一些人上也不得不感叹说:"(在伊朗的)这个楔子不好打。"非但如此,伊朗情报部门还主动出击,伺机对美国进行间谍活动。以下是美伊两国最近10多年来在情报战线交手时上演的几幕大戏。  相似文献   

8.
《当代海军》2010,(6):7-7
新华网德黑兰4月25日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5日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发射了5枚自制导弹。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伊朗公开了一部纪念“伊朗导弹之父”——哈桑·德黑兰尼·穆加达姆(Hasan Tehrani Moghadam)少将的纪录片,该纪录片回顾了伊朗弹道导弹发展的艰苦历程,也正式公开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背后的秘密以及伊朗国产导弹的关键设计思路和技术水平。伊朗导弹工业的起点:仿制“飞毛腿”系列1979年2月11日(伊朗历1357年11月22日)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正加紧对伊朗实行原油禁运。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已经为伊朗石油工业注入了重资。2011年.北京与德黑兰签署协议,获得了伊朗若干油田与天然气田的独家经营权,协议有效期截至2024年。2007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伊朗签署了亚达瓦兰油田开发合约美国曾试图阻止该合约的签署。在中国从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进口的原油中,约4成需要途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输。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伊朗连续发生核设施、导弹基地、发电厂爆炸事件。7月2日夜间,纳坦兹核设施突发剧烈"爆炸",新离心机组装中心大部分地面设施被毁;7月10日凌晨,德黑兰以西导弹基地再次发生剧烈爆炸,一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综合有关分析,以色列和美国极可能对伊朗核设施使用了"网络攻击"。面对这种新态势,应加强网络战、智能与反智能研究,提高网络攻防、智能对抗能力,确保核设施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数字     
《环球军事》2011,(23):4-4
3颗 伊朗国防部长瓦希迪11月13日在德黑兰说,伊朗不久将发射3颗国产新型卫星。据悉,这3颗卫星分别是“黎明”号、“先驱”号和“崛起”号,“黎明”号将用“黎明使者”运载火箭发射,“先驱”和“崛起”号将用“凤凰”运载火箭发射。但瓦希迪没有披露这些卫星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伊朗不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及制裁和战争威胁,投入大量资金,强势推进本国的核能开发。目前,伊朗已建立了一座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今年2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庆祝伊斯兰革命31周年盛大集会上高调宣布,  相似文献   

14.
逃离德黑兰     
1978年底,伊朗爆发革命,巴列维国王亡命美国,被激怒的伊朗人冲进美国大使馆,将66名美国外交官扣为人质。为营救人质,美国不异动用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但行动以彻底失败告终。人质直到14个月之后才被释放。这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伊朗人质事件。但本文讲述的是这个危机中鲜为人知的一幕。当时还有6名美国外交官在德黑兰藏匿。中央情报局派出特工人员潜入德黑兰,带领着美国人乘坐国际航班成功逃离。这个离奇的故事可不是虚构的好莱坞大片。整个行动直到1997年中央情报局为庆贺建局50周年时才由当事者详细披露。有趣的是,行动的确与好莱坞有关。  相似文献   

15.
1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如果伊朗继续阻碍国际社会调查其核武器计划,美国不排除对伊朗诉诸武力的可能性。1月20日,也就是布什宣誓连任总统当天,美国副总统切尼在一段采访录像中也说:“环顾全球潜在的麻烦地区,伊朗位于名单之首,担心以色列会‘先发制人’,用武力来消除来自德黑兰的核威胁”!  相似文献   

16.
“波斯猫”战斗机中队:多次“击沉航母”西方专家常把伊朗空军比作“飞在天上的垃圾”,凭空认定伊朗空军经受多年武器禁运后已破败不堪,殊不知伊朗空军最精华的部分却保持着高强度战备,第8战斗中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中队部署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配备该国最先进的F-14“雄猫”战斗机,该中队的标志是个波斯猫的卡通形象,人们干脆把第8中队称为“波斯猫”中队。  相似文献   

17.
近来,各国媒体纷纷传言,白宫将采取“更具攻击性”的措施来削弱乃至推翻伊朗现政府。五角大楼已提出了使德黑兰“改朝换代”的计划。然而,2003年7月20日,曾一度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大惊失色的“流星” -3中程弹道导弹正式装备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宗教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哈梅内伊出席了当天的导弹成军仪式。“流星”-3导弹的射程达到 1300公里,可覆盖整个中东和海湾地区,能  相似文献   

18.
<正>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将美国政府定义为可恶的“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1979年11月4日,4 000余名激进的伊朗学生冲进德黑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其中大约500多名学生占领了大使馆主建筑,把9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扣为人质。后来,这些伊朗学生释放了一部分人质,将53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其中3名被扣在伊朗外交部,作为美国交出前国王巴列维的交换条件。  相似文献   

19.
时间是2011年11月。美国将面临着自20年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来首次重大的地区强权势力的挑战。此次挑战者是伊朗,但德黑兰采取的路线与1990年的伊拉克完全不同,也是美国军方20年前对未来展望时所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伊朗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人质危机,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而在使馆被占领时,有6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德黑兰一幢公寓中躲藏起来。相信很多人对美国特种部队随后实施的一次失败的营救行动都有所耳闻,但对中情局成功地解救6名美国人的秘密行动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