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军营是火热的,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好书就像一剂催化剂,让身在其中的人们更加迅速地锻造为钢材;军营是火热的,但也是相对封闭的,在这里,孤独感不再是个新鲜的话题,书就像一扇天窗,为军营里的人们提供了遥望社会这个天空的平台。也因了火热与封闭,在军营里,读些什么,便被赋予更多含义。  相似文献   

2.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史上 ,曾有过一个以战争为明显标志和特征的时代———战国。那是一个多战的时代 ,一个好战的时代 ,一个善战的时代。在长达二百五十年的时间里 ,战神的脚步似乎从未从人们的身边走开过。在那样的时代里 ,战争破坏着和平 ,也争取着和平 ;战争践踏着尊严 ,也捍卫着尊严 ;战争撕扯着温情 ,也激荡着豪情。它的刀光剑影 ,荼毒过太多的无辜生灵 ;它的血火烽烟 ,又造就着无数的生死英雄。先贤们一方面遭遇着战争的磨难 ,诅咒着战争的残酷 ;一方面也思考着战争的内涵 ,抒写着战争中那不屈的英雄精神。当那段冷血与热血交流、卑…  相似文献   

3.
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山洪、雪崩、浓雾等自然灾害,以改变战场环境,配合军事打击,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总称。它的特点是能够迅速改变天气固有的变化规律,使对方无法准确预测天气变化,无法根据天气变化指挥和协调作战行动;同时,它还能够迅速改变战场气象环境,只要战场上有可利用的气象条件,在数小时乃至十几分钟内,便可置对方于恶劣的战场气象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士兵随想     
士兵很平凡 ,平凡得如戈壁滩上的一粒石子。望着日月轮回 ,梦着儿时的森林水草 ,心甘情愿地经历风霜雪雨 ,与亿万个同伴紧紧地相拥成一个整体 ,构建成一片检阅生命的地域。和平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绿洲。与枪为伍的士兵很可爱 ,可爱得像有思想、有情感、有灵性的枪。只要你给他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命令 ,他便会在胸膛里撞击出生命的火花 ,用脉管里滚烫的鲜血证实他的忠诚。只要你感受这份忠诚 ,便会被那充满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味道的生命包围 ,便会在雪域高原、在茫茫戈壁、在大漠边关看到一个民族的图腾。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  相似文献   

5.
到巴黎后不久,我的好明友步发将军听说我想看军事书刊,便约我到巴黎城东的万赛尼城堡去。这是一座12世纪开始修建、历经几个世纪扩建的著名城堡,号称"中世纪的凡尔赛官",现隶属于法国国防部和文化部。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我挎上照相机便兴冲冲地同将军一起出发了。 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堡 万赛尼城堡入口处是一座雄伟的塔楼。我们从一座石桥通过,拐进一座悬架着的木桥,才进入城堡。实际上,在这个由许多建筑物围成的庞大院落里有好几座风格各异的城堡,法国空军、陆军、海军的历史档案馆都在这里。步发将军带我逐一参观,并把我介绍给各个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告诉我可以自由地到这里查阅书刊资料。我在各个城堡幽暗的走廊里穿行着,欣赏着许多世纪前用利剑铸成的吊灯,泛着古铜色光芒的扶手和寂寞地矗立在拐角处、金泊已  相似文献   

6.
(一)我是在大年三十夜里听到这个故事的,准确说,应该是遇到。因为过年贪吃,终在辞旧迎新之际,胃里翻江倒海,痛得直不起腰。猛敲卫生队的门,一个身形不高、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男人走了出来。"楚军医,救我!"话未说完,我便两腿一软栽倒在地。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卫生队的病房里,手背打着点滴,一台电视正在直播着央视春晚。"醒了?好点没?刚才倒得有点夸张。"楚军医半躺在旁边的一张病床上,看着我说,"看来我要在病房里陪着你一  相似文献   

7.
4月19日上午8点正,云南边防某部五连排长苏泽平带领全连官兵外出进行射击训练。刚出营门,苏排长便发现前方300米处有个身穿白衬衣、头戴“鸭舌帽”、肩背一个黑色布包的矮个子青年人,慌慌张张向原始森林里钻,并不停地回头张望。苏排长感到可疑,便带领五班副班长杨菊新与和文、兰开贵3名战士追去。  相似文献   

8.
强者相会     
当两颗心相撞时,会发出金石般的声响;当两个理想相会时,会闪烁出难璨的火光;海迪、东兰这两个名字,此时,更有了昨凡的分量一个用知识书写人生,轮持上诞生时代的顽强;一个用势爱捍卫和平,蜜月里换来战斗的芬芳;都用行动昭示着我们:幸福在于追求的高尚。强者相会@青峭 @民岩~~  相似文献   

9.
在连续两届蝉联省“双拥模范县”的荣县人武部荣誉室里,那金光闪闪的牌子、鲜艳夺目的旗子、表彰通报的本子,一排排有序地挂着,一叠叠整齐地放着。这些荣誉既是上级机关对该县武装工作的肯定,更饱含着杨立平这位荣县“第一书记”关爱国防的真情。 2000年6月7日,杨立平刚任县长才一周,便早早地来到人武部,告诉部领导:能自己干的,自己干;有困难的,政府出面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嘉奖     
凌仕江 《国防》2011,(6):82-83
那个大雪飘飘的午后,我刚从遥远的阿里回到拉萨,便被女兵连邀请参加她们的评功评奖大会。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在短短的时间里,三等功、优秀士兵这些耀眼的奖项都有惊无险地落到了大家意料中的人选上。倒是通常不被人看好的几个嘉奖名额,在一片议论声中掀起了一点高潮气氛。  相似文献   

11.
春节到了,拜年的话儿自然就像那开了闸的洪水,不过,如今是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在这时间就是效率的时代里,大家实在没有功夫面对面地作揖祝福,电话、贺卡还略显繁琐,于是手机短信便成了承载贺词的天使。这两天,编辑部每个编辑的手机铃声可谓此起彼伏,一份份祝福带着惊喜和意外,带着幽默和诙谐,带着笑容和愉悦,带着家人、朋友、战友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于是,我们精选了部分短信贺词,祝全军官兵及你们的家人:过年好!  相似文献   

12.
爷爷的月饼在我儿时记忆中,爷爷总是推着辆自行车,腿有点跛,始终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发型总是梳成背头,干净整洁。爷爷对人很和蔼,温文尔雅,说话是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同村里的人称他"爷爷",姥姥村里的人则称他"卫老师",所以我从小便知道爷爷是老师。记得大概我五岁那年,妈妈把我从姥姥家接到她工作的西官庄供销社小住几日。供销社院子里有很多花花草草,惹得蝴蝶飞来飞去。一天黄昏,我在院子里追着蝴蝶玩,大老远看见爷爷推着自行车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一个草黄色  相似文献   

13.
林青 《政工学刊》2014,(10):86-86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脑袋,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里,经常纠缠不清、经常打架的有两种思想,一种是本来的那个我的思想,二是另一个虚拟的我的思想。本来的我,即本我,虚拟的那个我,即虚我。这两个我经常地会较劲儿,弄得心绪不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忧郁、纠结、苦闷便由此产生,谓之自扰。本我,是实实在在的我,出身、处境、能力、水平、思维是客观现实的,虚我,则是超出现实的一些想象的、假设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切实际的攀比而造成的,没完没了地攀比又达不到,烦恼便没完没了地相伴随。所以,攀比是一种自扰。  相似文献   

14.
西部军嫂     
进的列车在茫茫夜色中有节奏到西宁站便不动了。我从拉萨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汽车到西赶上这班车。 车的人很多,车箱里连过道上了人。我艰难地挪到稍松一点  相似文献   

15.
九寨沟、黄龙寺旅游的九环线上,岷江上游的藏羌山寨,男女青年们以“对歌”的方式谈恋爱。 当春种秋收季节一过,农活便松闲下来,这时寨子里的姑娘们就轮流作东,几乎每隔几夜便喜喜哈哈聚餐联欢。小伙子们耳朵长,消息灵,打听到姑娘们聚餐联欢的消息后,待夜幕一降临,便一蹦三跳地赴“宴”白吃去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姑娘们表面上嗔怒这些不速之客,心头却为这些毛小子们自动上钩而甜滋滋的。 姑娘们一听到门外有细碎的脚步声,便赶紧把门  相似文献   

16.
窗外,雪花无声无息地滑落,飘洒在华灯初上的大街小巷。在这样一个略感年华逝去的黄昏里,一张明信片悄然而至:"我在拉萨的军营里想你。"我惊喜地去看落款,寄明信片的人竟是一位久未联络的军校时代的好友。于是,我趴在书桌上,铺开各式花花绿绿的明信片,就像展开一个安然绽放的  相似文献   

17.
野貉家养     
1983年秋,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平安乡南沙村女基干民兵王杰的父亲,从山里捕捉到5只野貉,便乐滋滋地从商店里买来一瓶酒,准备宰杀野貉,美餐一顿;但是,却被女儿王杰给拦住了。“爸,野貉不能杀!”父亲正在高兴头上,见女儿扫兴,唬起了脸:“不杀,还能当猪养?!”  相似文献   

18.
鱼雷趣闻录     
(一) 1916年5月31日,英国军舰“鲁普斯”号在日德兰半岛的北海海面上,向德国军舰发射了一枚鱼雷未中。此后,这枚鱼雷便在大海里神秘地游窜了56年,行程10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19.
身处军营,一路旁观了许多个军队里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他们从相识相知到彼此牵手的浪漫。"爱情鸟"飞到了掌心经历了一段长达5年的爱情"马拉松",我的战友高亚男终于和妻子明莉叩开了婚姻殿堂的大门。2005年9月,高亚男刚从野外驻训回来,连队安排他休假回家。临走前,连长开玩笑地说:"亚男,这次回家一定找个媳妇回来。""是!坚决完成任务。"话音未落,高亚男便一溜烟地踏上了返乡的火车。上了火车,高亚男坐下不  相似文献   

20.
滕建华 《国防》2006,(5):78-78
我曾两次去旅顺苏军烈士陵园探访。第一次是2004年10月中旬的一天,路过旅顺口区三里桥时,看到苏军烈士陵园的路标便顺路走了进去。这里一切都静悄悄的,游客稀少。在瑟瑟的秋风里,我踏着铺满落叶的石板小路,一边静静地听着解说员介绍墓葬情况,一边在萋萋荒草中探寻不同时代的墓碑。2005年“9·18”的前一天,正值全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高潮,我又一次来到苏军烈士陵园。解说员用低沉的语调介绍着苏军烈士们不为人知的往事,我仿佛听到了墓碑主人低沉的泣述。墓园里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俄罗斯这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墓葬建筑上也表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