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却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无独有偶,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吉米扬的汤》。  相似文献   

2.
<正> 巴人原名王任叔,他一生著述颇丰,小说创作占了极大的比重。而今天的读者只知他是位文艺理论家,而作为小说家却鲜为人知。在我国较早的现代短篇小说选集——1922年《小说年鉴》中就收有他的短篇小说3篇。《中国新文学大系》亦收有他的小说作品。二十年代末期,文坛称他为“民间小说家”。1938年以“巴人”为笔名创作杂文、撰写文艺理论著作以前,他已出版过短篇小说11本、中长篇小说4本。建国前收入集子的短篇有103篇,散见于报刊的有数十篇,还有尚未问世的遗稿若干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相当可观的。本文想就巴人的小说创作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增华,脱下军装23年的老兵;“家庭国防图书馆”馆主,《古邺诗选》、《典故小议》、《铜雀台诗抄》等专著的编者;《乡土兵魂》、《无悔的选择》等6部反映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部队生活的影视剧脚本的撰写者。他曾受到总政首长的亲切接见,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百忙之中也曾过问他的情况,并赞扬他是——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5月16日,《风雨太平洋》这部HBO年度大剧落下了帷幕。总体看来,它确实比不上曾让我们心潮澎湃的《兄弟连》,然而当剧集结尾时,一张张演员与原型人物的照片依次出现,我们看到每个人的命运都因为这场战争而改变。他们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当了普通工人,有的在丈夫死后终身未嫁,有的永远留下了战争的阴影,会经常在夜晚惊醒、哭泣……"谁有过他这样的经历?随他去吧。"这是《风雨太平洋》结尾,尤金的父亲对他母亲说的话,也是全剧最后一句台词。当音乐声响起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我们特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忠杰撰写了《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文。他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曾参加过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些研究工作,参与过《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的编写工作。已出版著作近50部,发表论文500余篇,电视专题片多部。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和2001年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此文是作者最近在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所作辅导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期作为专论栏目刊载,供广大读者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允升在《〈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一文中指出:《遵义会议纪实》(以下简称《纪实》) 在《文汇报》、《光明日报》刊载后,产生了相当影响。这是一篇不错的纪实文学,但其中有些情节严重失实:(1)书中写道:毛泽东在会上反驳凯丰时说:“《孙子兵法》我确实认真研究过”。事实上,毛泽东本人曾多次说过当时他还没有读过《孙子兵法》。(2)《纪实》中说:苏区中央局在讨论1932年6月21日《中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时,“引起  相似文献   

7.
我为什么要采访他?因为他的成绩令人倾倒;1982年到1985年,由他主笔写成了近40万字的两部经济理论专著: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家》等刊物上发表经济理论文章50多篇。1983年获得辽宁省经济理论优秀论文奖,1985年获得全国中青年经济理论优秀论文奖。然而他只是一名“业余研究生”。他就是营口市复员军人的张龙治。  相似文献   

8.
他所撰写的四五万字的战法研究论文——《以劣胜优某型机对敌作战研讨》被海军、总参采纳;他曾参加过10多次重大军事演习,所打的导弹次次命中率100%,被称为“专家”型的战斗员。他,就是曾被国防部命名30周年的英雄团队——“海空雄鹰团”飞行大队长、一级飞行员郭世宇。1980年10月,郭世宇入伍来到空军第八航空学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我们走访了影片《咱们的退伍兵》的导演赵焕章。请他谈了拍摄内外的一些情况。赵导演曾执导过电影《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前年他和老搭当摄影彭恩礼一起去山西农村体验生活,碰巧看到了老作家  相似文献   

10.
辨谬二则     
<正>树叶作见证人l 树叶奇案16世纪东方思想家,在《杂人趣谈》一书中提到一个诉讼案:在法官前,甲(原告)指乙(被告)欠他许多两黄金.乙硬不承认,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他,从来没有跟他共过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鞍山市金属制品厂民兵张显波在参加1984年《工人日报》举办第三届“工人的画”佳作竞赛中,他的漫画作品“检查过了,一切正常”被选登,经过评比,被定为全国十篇“工人的画”佳作。去年《工人日报》又重新刊载,并获得《工人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主人公关于他,《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加拿大的《华人报》等国内外报刊、电台都先后报道过他。为什么又握起了笔?他的一些还未见诸报端的素材,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我笔下的主人公是遵义市男性不育研究所所长兼遵义市益民医院院长,他叫曾超文。二、关于那一切直到嬰儿来到人间的第一声啼  相似文献   

13.
童子军是由英国陆军军官罗伯特·贝登保创建的。贝登堡在英国陆军服役三十四年,曾编写过一本介绍野地生存知识的书——《侦察的辅助手段》。在英国与荷兰争夺南非的战争中,贝登堡成功地守住了麦法肯城城门,原因之一是他拥有一支少年侦察队。  相似文献   

14.
连线车予正     
本期《名人连线》的嘉宾是国家一级演员车予正。车予正曾在《决战淮海》《中国1949》《之伢子》《东方巨人》等多部大型话剧和影视剧中扮演毛泽东,作为一个特型演员,他无论形象还是声音都十分接近毛泽东。在舞台上,他受到过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荣获全军表演一等奖、全国第二届话剧振兴奖、全国第二届文华表演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也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自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译本面世以来,《共产党宣言》就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的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毛泽东一生读过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1939年底,他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后来他还说过,自己每年都会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毛泽东到底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可能也无法统计。  相似文献   

16.
<正>马里奥·本格(M.Bunge,1919—)教援,是在西方享有盛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但在我国,对他和他的哲学研究仅仅是开始.他于1981年出版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国内两位学者张相轮、郑毓信把它译出,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9年6月初版并发行,列入《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中.诚如该书两位译者所说:  相似文献   

17.
当你翻开《军事学术》、《学术研究》和《安徽军事》等刊物时,可以经常看到署名王光甫的军事学术研究论文,读了他的文章会使你耳目一新。许多读者可能认为,王光甫肯定是一位穿军装的行家,其实他是一天军装也未穿过的全椒县县委书记兼预备役团政委。他没当过兵,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理论怎会有这么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海山简历 1978年3月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入伍。 历任:文书、中队副指导员、大队书记员、 新闻报道干事、专职摄影干事。 现任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主任记者。 兼任人民公安报驻武警部队记者站站长, 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 社会职务: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获奖作品 《东方红》获香港国际影展最佳 作品奖,《将军与士兵》获全国 “佳能杯”摄影比赛金奖;《晚 秋的白桦》获全国摄影小说大 奖赛最佳作品金奖,《最后一道 堤防》获全国抗洪影展一等奖。 我和刘海山是同年兵,不同的是他当兵在 东北,我当兵在西北,都是北,都在寻找艺术的 北斗之路上苦苦跋涉。海山比我成就大得多,据 他妻子细数家珍所得——刘海山共获得过各种奖 状、奖杯122个!好家伙,这着实让人目瞪口呆, 感佩不已!  相似文献   

19.
<正> 韩愈一生以反佛辟道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是其反佛斗争之高潮。他“作书诋佛讥君王”,触怒了佞佛的唐宪宗。盛怒之下,他说:“愈言我事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刺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旧唐书·韩愈传》)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距京师八千里之遥,行至蓝关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长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就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相似文献   

20.
军事史文摘     
李德是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目前中共党史学界大多认为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最近刘杰诚发表文章否定了这一说法。作者说,我与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师哲谈及此事,他说:李德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32年从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在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与王明熟悉。他到中国是苏联情报机关派往中国东北做情报工作的,任务是对付日本间谍。当时东北生活艰苦,风险大,李德呆不住,便到上海游玩。在上海他见到中国的留苏学生,表示想在中共中央工作。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也是留苏学生,他听说李德是从共产国际来的,又学过军事,就请他当顾问,并逐渐把红军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他,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为进一步弄清李德的情况,作者还查阅了王稼祥夫人朱仲丽的《黎明与晚霞》、周国全等人合著的《王明评传》和王明对此事的回忆文章,发现这几个方面的说法是一致的。(澄清摘自《光明日报》1992年10月1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