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忌消极被动。一些官兵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甚明确,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上,找不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在学习中或消极或被动:推脱逃避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盲目跟风者有之……其结果往往是徒有形式,白费功夫,收效却不明显。如此“劳”而无功、“学”无所获,既让人厌倦,又使人疲乏,更易滋长负面情绪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行,没有积极的心态也不行,“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对学习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动力;不但要想学,还要去真学。二忌贪图安逸。“书山有路勤为…  相似文献   

2.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凡人之初都想在这世上留下点什么,亦即想有所作为。从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方面来说,也需要人人都有所作为。可等到两鬓苍苍、“廉颇老矣”的时候,回首自己这一辈子,并非人人都有所作为。有人硕果累累,泽被后世;也有人两手空空,枉度一生。究其原因,道理可谓在为与不为之中。大丈夫欲有所作为,须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积极作为。“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何故?非不能乃不去为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怎解?乃为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不去…  相似文献   

3.
话外音     
《兵团建设》2013,(15):55
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常思贫困,方无贪婪之念;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常思己过,莫论人非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德川家康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思索、烦恼与迷惘。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的完结。——渡边淳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政工学刊》2018,(10):76-76
曾国藩是个既爱琢磨事又爱琢磨人的人。他一生广交朋友,但并非滥交,而是有自己的严格交友原则。他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为此,他归纳了交友之道的"八交九不交"。先说"八交",即"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曾国藩交友最重"胜己者",他的好友胡林翼,在用兵打仗、运筹帷幄上比他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人自重,人必重之。自重以正身,乃立身之本,自警以修德,是为官之道。要先学会做人,刚正不阿,襟怀坦荡,重仁重义;其次学会做事,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做实事,做好事,做人们赞颂的事;然后学会做官,一身清廉,为民谋利。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着为人民谋利益的重任,必须时刻自重、自警。  相似文献   

6.
人生大智慧     
沉稳乃人生大智慧。如果缺乏沉稳,完全被外物和自己某种心理状态所支配,那么世间的沟沟坎坎都可能成为人生旅途中的陷阱或绊脚石。沉稳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和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上,表现得临危不乱、沉着应付、稳扎稳打。但在现实生活中,靠感情用事,不计后果,一时冲动,造成无穷后患者有之;一味想改变别人,期望大千世界与自己的意愿吻合,当事与愿违,便怒不可遏者有之;把握不住工作和生活的规律,遇事急躁,不能冷静处理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不能理智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表现,是为人处世之大忌。一个人要练就沉稳的秉性,必须时刻注意…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言兵     
明朝大将军徐达等人率军北征,多次告捷,朱元璋派人对徐达说:闻将军已下齐鲁诸郡,中外皆庆。我觉得胜而能戒者,可以常胜:安而能警者,可以常安。戒者,虽胜若始战;警者,虽安若履危。夫屡胜之兵易骄,久劳之师易溃。能虑于败,乃可以无败;能慎于成,乃可以有成。必须关防谨密,常若临战,勿生懈怠,为人所乘。慎之,慎之! 朱元璋对守卫京都将上说:凡事必预备,然后有济;先时浚流,临旱免忧:已涸而汲,沃焦弗及。你们在闲暇之日,宜练习武艺,不可说无事便可宴乐。凡是沉溺于宴乐的人,必至于危亡。安而虑危者,乃可以常安。  相似文献   

8.
与人交往,言行要亲切随和,平易近人,大大方方。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令人心情愉快,乐于交往。与人交往,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原则。个性可为你树立信心,带来尊严,使你在人际交往中有立足之地。日常生活中,个性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做事要有原则;交际要有风格;言行举止要有风度;看问题要有自己的观点。与人交往,要注重涵养。切不可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也不可为受些委屈而当仁不让。否则只会给人留下“不美”的印象。有损自己  相似文献   

9.
李洪志靠其七拼八凑的歪理邪说 ,导演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使无数生灵遭受涂炭。我们在愤怒声讨李洪志的同时 ,对那些痴迷者又不能不哀其不幸 ,怒其不“醒”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 ,这些人竟对李洪志的低级迷信笃信不疑 ,甚至为其献出卿卿生命。这恐怕不能仅仅归责于李洪志骗术“高明” ,更主要的还是这些人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 ,难以抵挡歪理邪说的侵蚀。“肉腐生虫 ,鱼枯生蠹。怠慢忘身 ,祸灾乃作。”“物必先腐 ,尔后虫生之。”是荀子和苏轼告诫后人的良言。《黄帝内经》中亦有“邪之凑 ,其气必虚”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之说。从“法轮功…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不少人感叹。活得真累”,其中,既有有形之累——身体的累,更有无形之累——心累。其实,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者,遇事常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累在对挫折的消极应对、对名利的无度追逐、对他人的过分苛求、对工作的三心二意等等。要改变这些不良的情绪,既需要外部的疏导和干预,更需要自身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境。  相似文献   

11.
古代作官五德古人的作官道德就其要者来说,大约有五项内容。一日不贪不贿。嘉靖年间有位姓钱的藩司参议,令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二日爱民如子。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  相似文献   

12.
战争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据学者的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过战争14513次,仅有329年是没有硝烟的和平岁月.这些战争总计使36.4亿人丧生,而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足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在频繁而众多的战争之中,长者可以持续百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短者只用了40分钟就决出了胜负,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短暂的战争——英国-桑给巴尔战争.  相似文献   

13.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拘泥古训,不墨守成规,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作战方针的制定,到练兵打仗,无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戚继光的水师建设和运用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水陆兼司”的抗倭作战方针倭寇来自海上,往往以沿海岛屿为基地,进行登陆袭扰。那么,对倭作战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针,才能克敌制胜呢?当时,有的人主张歼敌于海上,认为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有的则认为“固海岸为不易之定策”,主张歼敌于登陆之际;有的主张更全面一些,认为“海防之要唯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军事史 ,“正己化人” ,是历代兵家进行教化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正己化人”就是指将帅必须首先端正自己 ,然后再去教育感化部属。黄石公《三略·下略》中指出 :“舍己而教人者逆 ,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 ,顺者治之要。”诸葛亮在《将苑·厉士》中说 :“先之以身 ,后之以人 ,则士无不勇矣。”可见 ,中国历代兵家已把“正己”看作是衡量将帅人格力量的重要内容 ,把“正己化人”视为治军的根本大计 ,把能否做到“正己化人”提高到治人、治国的根本战略高度。古代兵家特别强调“正己化人” ,固然与中国封建社会不重视制度治…  相似文献   

15.
一、一流的领导班子 古人云:临歧路者,有行忧之感;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怯懦者,规避回缩;苟安者,得过且过;只有以民族大业为己任的前进者,才会立下飞天之志,梦想着腾飞和超越,义无反顾地前进。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企业持续发展充满艰辛的形势下,人  相似文献   

16.
姜松 《政工学刊》2010,(4):64-65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免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鹜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贪盗不取。”两千多年前,商鞅在《商君书》中说过,山里的野兔属于无主物,所有权归属未定,谁抓住就是谁的,因此一只野兔出现,百人竞逐;而街市上卖兔子的很多,却连小偷也不取,因为那些兔子的所有权归属已定,谁要擅自拿取,  相似文献   

17.
审视人生     
“人之心胸,有欲则窄,无欲则宽;人之心事,有欲则忧,无欲则乐;人之心术,有欲则隘,无欲则平;人之心气,有欲则馁,无欲则刚。”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留下一串或成功或失败的足迹。只是因为走的匆匆,因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便一味探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来摆脱那种困惑、那种迷茫、那种失落。茫茫人海,人们不停地忙碌着、寻找着、收获着、体验着。失败了,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向成功进军;成功了,仍不满足,想争取更大的成功。很少有人会在意自己的所有,更多的是重视自己的所缺。入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很多人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前进,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来沉思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学报赋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9.
学《邓选》要有“悟性”贾瑞全“悟”者,乃领会、觉悟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里所说的“修行”就是“悟性”。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有些人由于缺乏“悟性”,学什么都不成样子。而有“悟性”的人则学什么象什么。实践表明,人们无论干什么都应讲...  相似文献   

20.
本人不曾做过官,也不会做官,更没有做官的命,但时常跟官。凭直观和感受,吾以为为官者应过好“三关”。 一说“金钱关”。大凡为官者都是管啥有啥权——管人事的有人权,管财经的有财权,管物资的有物权,管部队的有兵权……种种权力,寄予了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公仆者理应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切莫玩弄“权术”,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利。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入党时的誓言,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秉公无私,勤政为民。这样才能永葆公仆形象不褪色。 二说“人情关”。为官者也是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