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幽默与笑话     
给虫子找妈妈小儿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儿子转身走了出去。我以为达到了目的,谁知他一会儿又进来了,手上爬着两条毛虫,他说:"我把虫妈妈接来了。"  相似文献   

2.
<正>田学稳,人称"老田","老田"其实不老,80年出生。约他采访的时候,他很谦虚,他说,室里干的好的不只他一个人,自己干了应该干的。而采访时给我的感觉是,"老田"之"老"是一种沉稳低调的心态,这恰好跟他名字中的"稳"字相契合。"我们给客户提供的就是技术状态稳、飞行得稳的无人直升机"田学稳说。田学稳,人称"老田","老田"其实不老,80年出生。约他采访的时候,他很谦虚,他说,室里干的  相似文献   

3.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 ,曾经遇到过一些“特殊”战士。如黑龙江籍战士王兵 ,入伍前有劣迹。为逼父母给钱 ,他竟将匕首扎入掌心 ,让滴出的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入伍后 ,他经常私出营门 ,三天两头动拳头 ,人称“刺头兵”。为了“镇住”连队干部 ,他挽起衣袖 ,用烟头将胳膊烫得滋滋冒烟 ,还威胁说 :“在家时父母地都打过 ,今后谁要跟我过不去 ,就别怪我的拳头不给面子”。一天深夜 ,他脱岗跑到山上弹吉它 ,查哨的我在哨位等他回来 ,问他上哪去了 ,他撒谎说 :“肚子‘闹革命’ ,跑到营房外的昼夜餐馆吃面条去了。”我了解情况后 ,再追问他 ,他嘲…  相似文献   

4.
孟亚伟有一个外号叫"地王"。当初新兵下连时,看着同年兵一个个学开车、学通信、学修理,孟亚伟的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分专业时,没想到连里让他跟班长种菜,当时为这事他郁闷了好几天。"我当了一辈子农民,都觉得种地光荣,咋能不乐意呢?"父亲的一席话让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并且干出了自己的那一套。针对农副业生产产量不高的困境,孟亚伟主动找到连队干部请缨,要求"承包"连队  相似文献   

5.
糗事     
正汗多的原因一次连队二十多人出公差,天气有点热。众人走在路上的时候一高个子兄弟汗流得明显比别人多。左边一战友很纳闷地问他:"为什么你流这么多汗啊?"这哥们儿想也没想说:"可能是我个子比较高,离太阳近。"(刘涛)话说中午连认不出来话说中午连队组织官兵对战备器材刷漆,刷着刷着一只瓢虫飞了过来。只见一战友恶狠狠地将瓢虫抓住了,然后这哥们儿很淡定地把瓢虫刷上漆放掉了,众人不解问何故。答日:"我要让它回去之后爸爸妈妈认不出来它。"(徐胜)  相似文献   

6.
<正>初见老刘,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那天做完入职相关培训后,每个部门的新员工都被自己未来的领导领走,去对应的部门报到,在部门主任办公室我见到了老刘。他身材高大、瘦削,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深色长裤,瘦长的脸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镜片像厚厚的啤酒瓶底,不苟言笑,完全契合了我心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怯生生地喊了声"刘老师好。"他点点头说:"大家都叫我老刘,叫我老刘就行,叫我刘老师我还挺别扭。以后你就是我们组的一员了,欢迎你!"说完他抬脚就往外走。我有些不知所措,望向支部书记,支部书记说:"老刘话不多,业务能力很强,人也很好,你以后跟着他好好干吧。"  相似文献   

7.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发生这么一件事,感触很深,也使我悟出了一些工作方法。江苏籍战士小王,其父亲是大公司总经理。因家境富裕,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父亲“望子成龙”,把小王送到了部队。入伍后,小王仍习惯不改,抽的是名烟,用的名牌,腰挂BP机,手拿全球通,俨然一副“大款”的模样。战士们甚是羡慕,而且一部分战士经常跟他在一起混,给连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连队多次做他的工作,但他仍无悔改之意。一时间,他成了连队最挠头的“问题兵”。一次,课间休息,他用手机给女朋友打电话,又是亲又是爱的。连长一气之下便没收了他…  相似文献   

8.
6月2日一大早,六师新湖农场新旺社区十八连党支部一班人就来到连队困难职工高明博家的棉田里,帮助他除草。高明博感动地说:"现在连队干部和职工越走越近了!"今年5月底,新原社区三十二连职工胡定发正在为田管中耕缺资金着急之时,连队党支部书记李浩远毫不犹豫地拿出1.5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点点滴滴之中,职工群众感受到的是党组织的关怀。大家由衷地说:"干部心  相似文献   

9.
林桃 《兵团建设》2014,(10):12-13
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一师一团二十四连(集体所有制)农民阿不都·热合曼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5月18日,在一师一团金银川镇举办的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阿不都·热合曼作为连队民族团结模范,身披红色绶带,走在一团二十四连队伍的最前面。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事情,年轻的时候并不懂得,当懂得了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如果能够从头再来,我真想再当一次兵。说来惭愧,那年去当兵,并不是因为"光荣",也不是去"保家卫国",只是那年我高考落榜,想找工作缺少本事,想复读没有勇气。彷徨之中,想起了老师在高考前说过的"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去当兵"。就这样,我当兵到部队找"出路"来了。一到部队,我后悔了。同车来的老乡,也不知分到了哪个连队,没有了乡音绕耳,远离了亲人呵护,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无限的惆  相似文献   

11.
一位是幼儿园老师,另一位是医院的护士,两个女孩子部不错。"老炮"心里挺矛盾的,不知道该选谁。"这次你要是再拿不下,就别回来了!""老炮"休假的前一天,连长张军就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其实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老炮"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休假走的那天他刚好满30岁。"老炮"原名李崇锦,是成都军区某装甲团的一名班长。说起"老炮"这个绰号那是绝对的名剐其实,不同的人同样的开场白:"哎!你太像那谁了……对了,《我是特种兵》里面的班长‘老炮’。"于是乎,"老炮"就成了他的代名词。不同的是"老炮"特爱笑,不像电视剧里的那样有"杀气"。当然,他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呼。"老炮"在该团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是  相似文献   

12.
身处军营,一路旁观了许多个军队里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他们从相识相知到彼此牵手的浪漫。"爱情鸟"飞到了掌心经历了一段长达5年的爱情"马拉松",我的战友高亚男终于和妻子明莉叩开了婚姻殿堂的大门。2005年9月,高亚男刚从野外驻训回来,连队安排他休假回家。临走前,连长开玩笑地说:"亚男,这次回家一定找个媳妇回来。""是!坚决完成任务。"话音未落,高亚男便一溜烟地踏上了返乡的火车。上了火车,高亚男坐下不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不知道,伍良春播表现好,奖励了200元钱。""不可能吧!这个刺头哪次不给连队捣蛋,他都奖励200元,那我们岂不是该奖励500元了。不可能的!""真的,我不骗你,昨天开大会,连队工会主席宣布的,今天连队公开栏内都公布出来了,昨天广播上里也表扬了呢,要不你们看看去。"  相似文献   

14.
在营区你说找汤景杰班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晓,但你一提到"汤司令"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汤司令"是通信连官兵给他起的,只因为他管的事儿多,从连队台站装备维护到新战士的培训,从文件录入到办公设备维修都归他管,管的事情多,是因为他有底气。  相似文献   

15.
他,镇人武部长、预备役供给连副连长,官不大,事却干得不少。为解决连队办公室、值班室及各种软硬建设经费,他找镇里,上县里要回1.6万元;组织预备役人员军事训练,他家与训练场一墙之隔,30天也不回家一次,使所在连队参训率达100%;抗洪抢险,扑救山火,他5次带领连队冲锋在前……  相似文献   

16.
画里话外     
正幽你一默小馒头最硬后台前几天老爸给我打电话说:"儿子,放轻松别紧张好好考,我已经给你找好关系了,虽然后台很硬,但是也得走一趟高考程序。"考完后,我问老爸:"爸,我的心态调整得不错,发挥得还好,对了,你帮我找的后台是谁?"我爸:"观音菩萨!"恋爱甲:"是什么让你彻底爱上了他?"乙:"那天我去他家做客,看到他家客厅干净整洁,家具错落有致,书房里有一面墙的书柜,厨房冰箱里都是新鲜蔬菜和肉,阳光透过卧室的落地窗射进来,  相似文献   

17.
入党申请书不能代写郭鸿杰一天下午,战士小张匆匆赶来找我,说要请我帮他个忙。我是很愿意帮助战士解决困难的,于是便问“帮什么忙”,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说“替我写份入党申请书”。我半晌没说出话,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拒绝了小张。我想,我会找到合适的机会与他谈谈...  相似文献   

18.
其实,老涂的"糊涂事"虽然很多,但都集中在他的"私事"上。如果一谈到工作,那他比谁都明白,一点也不含糊。老涂的真名叫涂小飞,四级军士长,是连队信号输入连的代理排长。在我们团,若是说涂小飞,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但要提起那个"糊涂"的老涂,大家都知道是谁。老涂个头不高,黑乎乎、壮实实,一直都保持着那个性鲜明的板寸头。他的穿着也有些"糊涂",一双迷彩鞋已经泛了白仍穿得津津有味。单是第一印象,就感觉他缺乏电视剧中军人的那股英气,能力素质估计也够呛,当得知要分到他所带的排,我们多少觉得有  相似文献   

19.
被新兵"碰瓷儿"一天下午,四班的新兵小张跑到连部找我,十分委屈的样子说:"指导员,我不干了,我要回家!"我有点不解,赶忙问缘由。他说,班长打他了。我在疑惑的同时,心想:总部明确提出"六个严禁",我们也反复强调不能打骂体罚战士,怎么还能出现这种事情呢?我对小张说:"你别着急,慢慢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打你?怎么打的?"小张没好气地说:"就是上午训练,我站得好好的,班长过来就捶我,捶得我现在喘气都疼。哎哟,哟!"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的夏天,我在宽甸大山深处的一片红色营房里。我那时的军衔是列兵,职务是某部“红四连”战士。那是一个普通的夏天,营房周围是跟我一样茂盛生长着的庄稼。连队开拔到另外一处山里夏训后,我因为营救导员直接点名,跟一个河北老兵一起在营区留守。留守,除了看管连队那一排空了的营房外,更主要的是看护属于我们营的那一大片苞谷。我跟河北老兵的分工明确:老兵在家,管连队圈里那群嗷嗷叫的猪和菜地里那几畦嫩生生的小菜;我上山,看护那片苞谷。山,其实是万千大山中一块矮了好半截的大土丘,在军事地图上叫高地,是我们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