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空中目标进行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是阵地防空指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威胁评估的准确性将对防空作战的结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威胁评估算法,在综合考虑空中目标态势和作战能力的前提下,分析了影响目标威胁评估的几个因素,并结合装备的战斗性能建立各函数的威胁度隶属函数,求出目标威胁度和排序,最后给出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武器系统的发展和作战形态的改变,作战模拟成为军事训练、试验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目标的威胁程度和基本特性等的分析,基于靶机的性能特点,阐述了利用靶机模拟威胁目标的目标特性、运动特性的理论估算方法和实现措施;提出了在不同任务中进行威胁目标设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本应用研究采用的技术理论成熟,实现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常规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威胁,采用理论分析和建模仿真方法,基于雷达目标的一类重要电磁散射特性——雷达散射截面积(RCS,radar cross section),对双棱锥形浮空式角反射体布放态势进行了寻优,得到了一种与反导舰艇逼近度较高的角反射体阵列。结果表明:考虑角反射体阵列与目标舰艇的RCS幅值特性相似度,较优的布放态势为[6,15],[8,20],[9,15],[11,15],其中在[6,15]情形下,二者相似度达到60.9%。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目标捕捉的限制条件,以一种典型的目标态势为前提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法的目标捕捉概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末制导雷达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并通过调整重要因素水平进行多次实验,得到了适合当前目标态势的较优参数组合,为提高反舰导弹目标捕捉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灰靶理论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中目标的威胁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排序是防空指挥的重要环节,是防空指挥员进行火力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灰靶理论是处理模式序列的灰关联分析理论,其核心概念是靶心度,可以依据靶心度进行模式分级.分析了影响空中目标威胁程度的主要因素,并基于灰靶理论建立了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应用灰靶理论进行威胁评估与排序的方法,为防空指挥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标威胁度评估是反舰导弹作战指挥决策重要环节之一。针对作战目标属性关联复杂,主观决策缺乏客观依据支撑的问题,采用熵权法及灰色关联法的混合构建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依据有限的作战指标数据,对目标威胁度进行排序,得出了导弹攻击目标的顺序,结果表明混合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为反舰导弹优选攻击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威胁度评估与排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提出一种对多批目标威胁度大小综合评估和排序的方法。此方法用模糊集和模糊数来定义和表述问题,应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和模糊算法实现威胁度评估并排序,使结果更能逼近于真实的空中态势状态,有利于现代实战环境中实现作战指挥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几何光学/区域投影(GO/AP)法对三面角反射器雷达散射面积(RCS)进行分析,得出旋转角反射器部分侧面实现可变RCS模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角反射器可变RCS装置,并利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角反射器可变RCS技术。该技术采用小角度(5°~15°)、逆向旋转方式可实现-5~20 dBm^2空中目标的雷达辐射模拟,且尺寸较小、控制装置简单,可用于靶机模拟各类不同空中目标,提升靶机的功能覆盖。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空中威胁扇面角的预测问题,分析了影响空中威胁扇面角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具有航路规划能力的远程反舰导弹为对象,从航空兵及远程反舰导弹的作战使用特点和装备性能限制着手,建立了计算威胁扇面角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主要参数对威胁扇面角的影响规律,为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兵力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战场环境复杂多样,各种探测手段层出不穷,空中威胁属性指标种类繁多,增大了指挥员对空中态势威胁分析难度。正确、快速地对空中态势进行威胁分析,将给战场部署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建立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空中目标威胁等级聚类模型,通过对空中目标威胁属性特征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威胁目标聚类进行深度挖掘,将目标威胁等级问题转化为最优聚类问题。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在对威胁目标等级聚类中有效,提高了目标威胁等级聚类的可靠性、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几何光学/区域投影(GO/AP)法对三面角反射器雷达散射面积(RCS)进行分析,得出旋转角反射器部分侧面实现可变RCS模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角反射器可变RCS装置,并利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角反射器可变RCS技术。该技术采用小角度(5°~15°)、逆向旋转方式可实现-5~20 dBm~2空中目标的雷达辐射模拟,且尺寸较小、控制装置简单,可用于靶机模拟各类不同空中目标,提升靶机的功能覆盖。  相似文献   

12.
反舰导弹威胁度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海战中,对空防御已经成为水面舰艇防御的主要内容.对来袭空中目标的有效防御是建立在及时而正确的判断基础之上的,而对空中目标的威胁判断又是对空火力有效分配和积极防御的基础.考虑到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的水面舰艇面临的空中威胁以反舰导弹为首要,通过选取合理的指标,建立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判断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松柏 《当代海军》2004,(4):40-43
舰艇的空中威胁主要是来袭的飞机和各种反舰导弹,但从当前反舰武器的发展来看,随着各种反舰导弹,特别是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的进步,其对舰艇的威胁程度日渐增大,已逐步成为舰艇的主要空中威胁。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防空作战中对空中目标威胁的判断决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蜂群(ABC)算法和相关向量机(RVM)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从防空作战的实际出发,依据数理统计分析构建空中目标威胁指标体系;采用ABC算法优化多核RVM的相关参数,构建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在各项精度指标上均优于单一Gauss核或单一Sigmoid核的RVM方法,从而证实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战术级空中目标意图识别是现代化防空作战中理解战场态势、预测目标行动的关键.构建空中目标意图识别模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表示不确定的意图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具有典型防空作战意义的想定,并结合军事经验总结了影响意图识别的因素.提出了应用多实体贝叶斯网络(Multi-Entities Bayesian Network)描述空中目标意图,在贝叶斯推理中融入逻辑理论,采用具体的基于知识的SSBN构建算法动态地进行空中目标意图识别.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海军航模靶机主要用于模拟各种空中活动目标,以配合水面舰艇部队防空训练、实弹射击和各类防空武器效能鉴定,担负扮演“空中蓝军”的重任。翻开东海舰队航模靶机发展的历史,徐龙华这个名字仿佛和腾空而起的航模靶机一样为人所注目。东海舰队某训练中心靶标队队长徐龙华上校,26年来专注于海军航模靶机保障事业。他先后参与海军三代航模靶机的试验和改装,经历了海军航模靶机从滩涂  相似文献   

17.
海上方向是强敌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和遏制的主要方向。随着美国国防战略重回大国竞争,其遏制中国的手段推陈出新,尤其是在海空方向对我施压强度频度与日俱增。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我国海上方向空中安全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优势体现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国防动员能力、列装新型防空武器等方面,劣势体现在战场建设滞后、预警探测拦截打击能力不足等方面,机遇体现在中美共识与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威胁体现在强敌对我的侦察威慑、空天打击、海空封锁。通过构建我国海上方向空中安全的SWOT分析矩阵,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军队与地方、平时与战时、作战力量和作战环节的“三个统筹”,发展新型防空、预警装备,以及加强沿海防空战场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防空预警信息系统对空中目标威胁度评估的迫切需求,对空中目标作战场景和自身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提取携弹类型、所属国家等八项基本指标,通过层级划分构建层次式指标体系,并针对定性和定量指标给出威胁评分量化模型。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权重,计算空中目标威胁度的综合评分。最后,在仿真数据模拟实验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空中目标威胁度评估结果可有效支撑后续装备调度策略的选择和防空武器火力的分配,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海上舰艇编队面临的空中威胁日益增大导致其对空探测能力加强。利用概率论在探测空中目标中的算法,建立了对空感知度计算模型,计算了海上舰艇编队对不同空中目标的感知度,定性分析了对空感知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舰艇编队对空感知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空中目标进行威胁评估是防空C3I数据融合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威胁评估准确程度将对防空作战的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文中首先构建了威胁评估的指标体系,基于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然后在分析威胁隶属度构成的向量满足比较序列的前提下,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空中目标进行威胁评估与排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得到的结果与专家群体评议后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