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8月23日,俄罗斯副总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克列巴诺夫向新闻界宣布,虽然近日出现的暴风雨天气影响了打捞的准备工作,但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日期将不会改变。 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准备工作是从7月中旬开始的。按照预定计划,9月15日打捞船体,起吊过程需要10小时左右,整  相似文献   

2.
冰骏 《国防科技》2004,(1):91-91
自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以来,苏联核潜艇在世界各大洋中发生了许多事故,但许多事故的严重后果无一不被苏联官方掩盖了。现在,随着苏联解体,一些“绝密”内情被不断曝光。如1961年6月的“K-19事件”、1986年10月的Y级核潜艇在百慕大沉落事件、1989年4月M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挪威附近海域沉落事件等等。进入新世纪,俄海军核潜艇沉溺事件似乎延续了前苏联的苦难,于2000年8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于巴伦支海,相隔3年之后的2003年8月30日,俄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又葬身巴伦支海海底。这里讲的是发生在39年…  相似文献   

3.
夷江 《宁夏科技》2001,(4):34-35
1月12日,从比利时传出的消息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打捞时间定于今年夏天;打捞工作将由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院为主,美国与挪威合资的哈利伯顿公司参与打捞。奇怪的是,哈利伯顿公司在这次打捞中有可能赔钱。最令人关注的是,美国当选副总统、前国防部长切尼是该公司的老板。难道美国真的愿意赔钱又赔力地帮俄罗斯一把吗?原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有一种令美国航母头疼不已的的镇艇之宝——“花岗岩”潜射反舰导弹。难怪,俄罗斯一些媒体认为,这是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一场阴谋。  相似文献   

4.
海生 《当代海军》2001,(11):6-7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8月2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当天说,尽管去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给俄罗斯海军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俄罗斯将继续壮大核潜艇部队。因为一艘超静音最新型导弹攻击核潜艇“猎豹”号已于8月交付海军,它是世界上噪音最小的核潜艇,比“库尔斯克”号更先进。  相似文献   

5.
2000年8月12日晚11时,俄罗斯海军K-141“库尔斯克”(Kursk)号核潜艇在俄北方舰队的夏季演习中发生事故,不幸沉没,被困在距离俄摩尔曼斯克100海里、108米深的巴伦支海海底。虽然经过俄罗斯、挪威和英国救援人员历时9天的奋力营救,艇上118名人员最终仍全部遇难。这是近年来世界上所发生的最严重的潜艇事故。“库尔斯克”号是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建造、1995年服役的一艘“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隶属俄北方  相似文献   

6.
王麟 《国防科技》2003,(2):38-38
俄罗斯海军的骄傲 亚历山大·博加乔夫舰长和他的179名船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打击精度最高、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人类所建造过的最大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 在这个庞然大物——俄罗斯海军的骄傲的面前,博加乔夫舰长这样说:“虽然发生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但是我的船员中没有一人灰心丧气,没有一人拒绝上艇下潜去执行新的任务。” “台风”级核潜艇是原苏联为了抗衡美国的“三叉戟”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而设计的,计划建造12艘。首艘“台风”级核潜艇从1977年开始建造,但  相似文献   

7.
11月8日,隶属于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阿库拉Ⅱ”级“猎豹”号攻击型核潜艇在日本海试航时发生事故,造成包括3名俄海军士兵和17名船厂技术人员在内的20人死亡,另有21人不同程度受伤。幸运的是,潜艇本身未受损害,核反应堆运行正常。8年前,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这起苏联解体以来伤亡最惨重的潜艇事故让俄罗斯人痛彻心扉,如今,梦魇似乎重现。  相似文献   

8.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进行军事演习时沉没,艇上118名艇员全部遇难。“库尔斯克”号沉没6年来,一直为世界军事界、历史界、新闻界所关注。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残酷的巧合——演习变成悲剧   2000年 8月 14日清晨,从俄罗斯国防部传出消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俄海军举行的一次演习中因出现机械故障,现沉没于巴伦支海海底,共有 107名官兵被困。随后的消息证实,“库尔斯克”号 8月 12日就出事了,潜艇上共有 118名海军官兵。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由俄罗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 1994年 5月下水, 1995年 1月加入现役,是 "奥斯卡 II"级战略核潜艇。船体长 154米,宽 18.2米,吃水 9米,排水量 1.39万吨,由两个核反应堆提供动力。深海行速可达 30节,水面航行速度为 15节。最大下潜…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不会忘记2000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今年8月31日,俄又发生类似悲剧。俄海军11月级退役攻击核潜艇K—159号再次沉没巴伦支海。而这两艘核潜艇所在北方舰队的驻地正是世界最北的城市、被称为“北极明珠”的港口——摩尔曼斯克。它牢牢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俄罗斯学习和工作期间,一个深冬的假日我有机会探访了这座神秘的北极军港,走进北极圈,走近北方舰队。作为一名学习  相似文献   

11.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中不幸沉没,艇上118名艇员全部遇难。这一事件让人们为之惋惜,但与之相比,二战时期德国希特勒制造的潜艇沉没,却让人备感痛心。  相似文献   

12.
图片资料     
共同面对21世纪还未走完4个春秋,世界海军中已发生2次潜艇沉没事故。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奥斯卡”II(O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因艇首鱼雷舱中的鱼雷发生爆炸而沉没于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118名艇员全部遇难。但灾难没有影响俄罗斯海军的前进步伐,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俄政界和军界高层人士更加重视海军装备的维护与发展,“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攻击型核潜艇等新型潜艇在加紧研制、建造,AK II级攻击型核  相似文献   

13.
自1954年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魟鱼”号问世到现在,各国已有数十艘核潜艇发生过各种事故,数百名艇员在事故中葬身海底。从事故,类型看,苏联的核潜艇以火灾事故为多。最典型的当数1989年4月8日  相似文献   

14.
超空泡武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8月,俄罗斯最先进的“奥斯卡Ⅱ”级“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演习时发生神秘爆炸,沉没于巴伦支海海底。有一种传闻说,致使潜艇沉没的爆炸与一种超声速鱼雷的试验有关。今年初,美国商人埃德蒙·波普在莫斯科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逮捕。据说被捕原因是他刺探并购买一种超声速鱼雷的情报。各种迹象表明,这两起扑朔迷离的事件都涉及到一项高度机密的尖端武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据西方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从1963年至今共有七艘核潜艇沉入海底,这一点也为俄罗斯方面所证实。这7艘核潜艇当中有5艘是前苏联的、两艘是美国的,其中几艘还载有核武器。第一艘下海执行任务的核潜艇是美国的 SSN—593“特雷什勒号”核攻击潜艇。《战舰》(年鉴)说,这艘核潜艇于1963年4月10日沉没于美国东海岸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附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深潜救生技术日渐成熟《解放军报》2000年9月4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演习中发生事故,沉入海底,军方紧急救援无效,118名艇员全部遇难,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我国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几位知名造船专家分别从深潜救生艇的总体性能、动力定位技术和水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潜艇事故不断,仅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就先后发生了英法潜艇相撞和美国海军潜艇撞击登陆舰事故。虽然这两次都没有酿成艇毁人亡的大事故,但纵观潜艇100余年的发展史,潜艇由于人为操纵失误或是技术原因沉没的不下百条。尤其是当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一次就有100余人丧生,让人心悸不已。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4日,俄总统普京在海军司令库罗耶多夫的陪同下亲临俄海军北方舰队总部所在地——北德文斯克,参加了该市造船厂最新型超低静音攻击性核潜艇“猎豹”号(舷号K-335)的服役仪式。这是俄罗斯军方乃至俄罗斯国家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驱散了俄军队和国民因“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而在心中留下的阴影,而且在俄海军乃至世界各国海军现有的核潜艇中,历经10年才打造出的“猎豹”号在许多方面都是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19.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中不幸沉没,艇上118名艇员全部遇难。这一事件让人们为之惋惜,但与之相比,二战时期德国希特勒制造的潜艇沉没,却让人备感痛心。 1939年9月1日,邓尼兹晋升为海军少将,由于他所独创的“狼群战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加之当时邓尼兹认定英国为德国未来战争中的敌人,因此,邓尼兹平时把一切训练和准备都指向这一假想敌。  相似文献   

20.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7,(4):4-5
英国参加美英联合演习的核潜艇发生爆炸英国海军“不倦”号(HMS Tireless)核潜艇在演习中发生事故,导致两名水兵死亡。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不倦”号核潜艇内部发生爆炸事故,故障由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