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 SUT 线导反舰/反潜鱼雷SUT 线导鱼雷是德国在1975年为出口而研制的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集“海蛇”、“海豹”和 SST4鱼雷之部件,可从水面舰、潜艇、固定或活动岸防设施中发射。SUT 鱼雷装有声自导头,在主/被动工作时探测距离远。线导终止后,SUT 鱼雷可作为高度智能自导鱼雷作战使用。SUT 鱼  相似文献   

2.
日本鱼雷发展简史日本是世界上使用鱼雷较早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海战中首先大量使用了从国外购买的鱼雷,日本鱼雷工业是在1883年购买使用德国“黑  相似文献   

3.
线导鱼雷     
Mk 48鱼雷诸型Mk 48鱼雷是一种远航程、高速、大深度、线导、声自导鱼雷,可用来探测与攻击水面舰船及快速大深度航行的潜艇。美海军在二战期间匆忙赶着上马了近20种鱼雷,战后迫切需加以整顿。德国在二战末期开发  相似文献   

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70-70
鱼雷改变了主意 1942年3月的欧洲北海,天气冷得出奇,二战的战火却烧得正旺。这天,英国“特林涅达”号战舰与一艘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德国驱逐舰狭路相逢。德国驱逐舰很快弹药耗尽,只好掉头逃窜。满腔仇恨的“特林涅达”号则全速追击,并将一枚大威力的鱼雷送进了鱼雷发射管。当“特林涅达”号距离毫无还手之力的德舰不足500米时,鱼雷“嗖”的一声飞出了发射管。  相似文献   

5.
SUT鱼雷是战后德国研制的第二代重型电动线导鱼雷。SUT鱼雷于1980年服役,随着209型潜艇的出口而在多个国家海军中"落户",现在早已停产。与209型潜艇相同的是,SUT鱼雷也仅用于出口,德国海军从未装备。尽管从基本性能数据上看,SUT鱼雷与MK48、"旗鱼"等大型热动力鱼雷存在差距,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  相似文献   

6.
新型鱼雷对抗系统(CIRCE)是德国和意大利为满足海军新型212型潜艇对软杀伤鱼雷对抗系统(TCM)的需求而设计的,通过发射水声干扰器和诱饵来有效迷惑鱼雷,实现对先进小型鱼雷及线导或非线导的声自导大型鱼雷进行对抗,系统反应快、防御功能强。  相似文献   

7.
鱼雷趣闻录     
(一) 1916年5月31日,英国军舰“鲁普斯”号在日德兰半岛的北海海面上,向德国军舰发射了一枚鱼雷未中。此后,这枚鱼雷便在大海里神秘地游窜了56年,行程10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8.
耕海 《当代海军》2007,(12):42-45
台湾海军目前装备的水下武器主要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三种。这些水下武器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只有少部分是岛内自产的。由于生产年代久远,战斗力十分有限。一、鱼雷台湾海军现有的鱼雷主要有 SUT重型鱼雷和 Mk46、Mk44轻型反潜鱼雷三种。1、SUT(Surface andUnderwater Target 水面和水下目标)重型鱼雷。SUT 鱼雷是德国 AEG公司于1975年设计推出的反潜、反舰重型线导鱼雷,可以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  相似文献   

9.
鱼雷沧桑录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人民为了对付倭寇,首先发明了“水底龙王炮”自航水中兵器。现代鱼雷是在浮标水雷与艇杆炸药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者在浮标下方的水中挂有炸药包,后者在驶帆的水艇前端伸出长杆,杆端绑药包。1868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RobertWhitehead)在奥匈帝国阜姆(今南斯拉夫里耶卡)海港鲁必斯处,首先制成了自航鱼雷,由于怀特黑德意译为“白头”,故这种世界上首型鱼雷亦称为“白头”鱼雷。白头鱼雷生产后,各主要海军强国先后购买其专利后仿制生产,其中德国的仿制品称“黑头鱼雷”。  相似文献   

10.
鱼雷在作空间运动时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其动力学行为有很强的非线性.文章综述了鱼雷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揭示了现代微分动力系统理论在鱼雷非线性系统及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对外宣布:“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这就是发生在二战期间,一艘荷兰O型潜艇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型潜艇而大获全胜的战斗。在O21潜艇1941年的航海日记里,对这次潜艇遭遇战是这样记载的:“1941年11月28日,从艉部发射两枚鱼雷,一枚命中,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95潜艇,救起12名幸存者。”  相似文献   

12.
咨询园地     
Q网名纸飞机的读者发来电子邮件问本刊11/2003期意大利A184鱼雷一文中提到的世界上能研制生产鱼雷的9个国家是哪些? 世界上能研制生产鱼雷的9个国家为美国、俄罗斯、英国、瑞典、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其中前7个国家还对外出口鱼雷,鱼雷的性能较先进。此外,印度和韩国也分别在进行鱼雷的研制和试验,并在防务展上展出了样雷,但还未见其批量生产和装备。[海工] Q江苏读者韩旭问《简氏防务周刊》是一本什么性质的刊物?  相似文献   

13.
李浩 《环球军事》2005,(4):60-61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潜艇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邪恶的"海狼"神出鬼没,把一艘艘同盟国船只送入海底。在袭击中,鱼雷似乎成了唯一致命的武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海狼"的利齿 迄今为止,很多人对潜艇战存在误解,认为潜艇会躲避在水下,用一条接一条的鱼雷攻击船只。其实由于鱼雷十分宝贵(以德国的IXC型远洋潜艇为例,一次只能携带22枚鱼  相似文献   

14.
轻型鱼雷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西洋战争。当时盟军从实战中认识到必须研制一种比重型炸弹和深水炸弹更加有效的武器,来打击德国的潜水艇,于是盟军的军事家们开始谱写研制轻型鱼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3日,由德国HDW公司生产的南非海军最新型潜艇S-101号建成。它是德国209型潜艇最新的出口型号1400M型。该级潜艇水下排水量1594吨,全长62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单轴输出,功率3.7兆瓦,水下最大速度 21.5节,装有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是第一次公布该艇内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海蜘蛛”反鱼雷鱼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装备尖端的抗干扰设备,变得越来越聪明, 能有效地对抗软杀伤反鱼雷措施,从而成功地对舰艇实施攻击。此外,浅水复杂的水声环境,使舰艇防御来袭鱼雷的时间也更短。为应付现代鱼雷的威胁,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研制了“海蜘蛛”(SEASPIDER)反鱼雷鱼雷。“海蜘蛛”直径210毫米,长2260毫米,重115千克,采用主/被动自导,自导作用距离数百米,水下航程1000米,速度小于50节,可在潜艇工作深度内使用。雷上声呐具有主动、被动及拦截作战模式,水平和垂直视界范围大,采用多普勒处理的主动探测。战雷头采用全方位爆炸,以便更好地拦截迂回的鱼雷,1枚“海蜘蛛”能对抗1枚鱼  相似文献   

17.
线导鱼雷     
鱼雷武器已度过了百岁寿诞,百年前的鱼雷尽管外貌与今天相似,但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一直是体型较大、浅水反舰的兵器。今日鱼雷已发展成具有反潜与反舰两种用途,大型与小型(英、美称重型与轻型,日本称长鱼雷与短鱼雷)两种尺度的新品种。各国的小型鱼雷主要用于反潜(独联体与瑞典小型鱼雷口径为400毫米,除反潜外,还可装在潜艇艉管自卫反舰,其它各国通行的324毫米口径的小雷均只用于反潜,一般(除瑞典 TP 42及TP 43系列外)不装线导,只用主被动声自导;大型新式鱼雷全是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基本上都是反舰又反潜的两用鱼雷(瑞典的 TP 61系列各型与德国的“海豹”及 SST 4只反舰;“海蛇”只反潜,它们不是两用鱼雷)。大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通常装备在潜艇上,少数也可装在驱逐舰与护卫舰的艉部二层甲板上向后发射,瑞典的鱼雷快艇则向前发射。本文着重分析介绍大型线导鱼雷,不包括小型鱼雷。所谓大型,各国通用口径为533毫米,法国有的用550毫米。独联体已有直径650毫米鱼雷,美国 SSN 21“海狼”级核潜艇的发射管口径为762毫米。这种特大口径者不妨称之为巨型鱼雷,它们虽代表大型鱼雷发展的新动向,但不是线导鱼雷,故不在本文介绍之内。  相似文献   

18.
在经过多次试验论证后,由法国与意大利共同研制生产的MU90/IMPACT轻型鱼雷将首先进入法国服役,替代法国海军的F70乔治·莱格级护卫舰和"大西洋"ATL2海上巡逻机上的L-4、L-5以及引进美国的Mk 46轻型鱼雷。若不出现其它问题,MU90还将成为新型"欧洲多用途护卫舰"(FREMM)、"地平线"防空驱逐舰和NH90 NFH直升机的标准配置鱼雷。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智利等国家也纷纷发来订单,要求获准采购这种号称是水下最为安静的新型鱼雷。看来,MU90还真是非同一般,尚未展露身手,就已经赢得了众多国家的青睐。强强联手,精心打造世界顶级轻型鱼雷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寻求性能更好、能够满足未来反潜需要的新型鱼雷。当时,法国正在研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报道:“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1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荷兰海军取得的这一胜利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个月清风高的深夜。  相似文献   

20.
《东北后备军》2005,(1):25-25
19世纪末期,柴油机和电动机装上了潜艇,并携带鱼雷,形成初步战斗力,把海面战斗引向海洋深处。一战期间,德国给潜艇开始赋予自己一个新的名字——“海狼”。1917年2月11日,德国宣布进行无限制级潜艇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