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张晓军  陈宇  张京 《环球军事》2008,(18):60-62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潜艇性能和装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欧美各列强之间的海战日趋频繁和激烈,潜艇的作用逐渐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战和反潜战达到了空前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德国海军在战争中就先后建造了300多艘潜艇。整个战争期间,英德交战双方潜艇共击沉作战舰只190多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16艘,击沉运输船5800余艘,约1400多万吨。交战国海军共损失潜艇265艘。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威力,共击沉了300余艘大、中型水面舰艇和约5000艘运输船。其中,美国“刺尾鱼”号潜艇可谓出尽了风头,它在9个月的巡逻中,在奥凯恩海军中校指挥下,击沉了30艘日本舰船。“刺尾鱼”号长95.4米,艇员88人,携带24枚鱼雷。1944年9月,“刺尾鱼”号离开了珍珠港,前往台湾海峡执行第5次巡逻任务。在此之前的4次巡逻中,它已击沉了17艘日本舰船。台湾海峡到处都  相似文献   

3.
潜艇是实施封锁作战和争夺制海权的一支奇兵,在现代战争中战绩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击沉商船、运输船总吨位达1300万吨,军舰192艘;二战中,击沉非武装船只2300多万吨,军舰则有320艘之多,甚至包括17艘航空母舰。 台岛四面环海,石油、煤炭等重要物资完全依赖进口,是世界上主要资源进口地区之一,一旦发生战事,将面临海岛型外向经济被迫中断、生存命脉被扼死的绝境。有鉴  相似文献   

4.
1941年7月1日从冰岛出友的英国PC—17护航运输船队,在扬马延岛以东被德国潜艇发现,德国作战指挥中心立即调动海空军兵力向其靠拢攻击。在德国由战列舰“梯尔比茨”号,战列巡洋舰“谢尔海军上将”号和“吕佐夫”号以及数艘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海军主力舰编队攻击下,英国的护航巡洋舰以最大的速度仓促离去,德军对运输船实施了毁灭性打击,在离开冰岛的34艘货船中,有23艘被击沉,30万吨物资仅有7万吨被运到目的地。丘吉尔称“这是整个战争中最凄惨的海军插曲之一”。 1840年7月2日英国侵华舰队主力进抵厦门,遭守军炮击后北上。次日英军侵入  相似文献   

5.
胡睿  胡胜利 《当代海军》2005,(11):62-6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盟国损失的吨位达2100万吨的航运船只中,有1500万吨是被U型潜艇击沉;而盟军击沉U艇781艘,使德国海军编制为38000人的U艇部队中有将近35000人葬身鱼腹。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组成的轴心国与英国、美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的同盟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惨烈战争。各国海军基本上都把攻击敌方的舰艇和运输船只作为其潜艇的主要任务,而把从事侦察和监视、输送人员和作战物资、隐蔽渗透等作为潜艇的特种任务。主要参战国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动员了大约2300多艘潜艇投入战争,共击沉了4800多艘运输船和500多艘舰艇,而这些国家也有1300多艘潜艇在战争中被击毁或沉没。  相似文献   

7.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的3艘作战舰只,而且对多国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威胁,限制了其海上兵力行动。  相似文献   

8.
潜艇素以隐蔽著称,是现代海军重要的兵力之一,在历次海战中都取得了显赫战绩。在一次大战中,潜艇击沉舰船5949艘,总吨位1115万吨。二次大战中击沉舰船4900余艘,总吨位1469万吨。目前,世界上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潜艇,总计663艘潜艇在役。其中,核潜艇295艘,常规潜艇368艘。它们对世界各国,尤其对海洋国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80年代以来,潜艇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现代化水平。隐身是潜艇生命力的保证之一。具有良好隐身性的潜艇,可从摆脱来自太空、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反潜探测,生存概率在90%以上。隐身是潜艇完成多种任务作战成败的关键。潜艇利用海水作  相似文献   

9.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对外宣布:“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这就是发生在二战期间,一艘荷兰O型潜艇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型潜艇而大获全胜的战斗。在O21潜艇1941年的航海日记里,对这次潜艇遭遇战是这样记载的:“1941年11月28日,从艉部发射两枚鱼雷,一枚命中,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95潜艇,救起12名幸存者。”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成为攻击商船和军舰的水中利器。但有时,潜艇也成为敌方潜艇的猎物。在二战中各国潜艇击沉潜艇的数量为:英国35艘、美国20艘、德国10艘、荷兰3艘、日本3艘、苏联2艘、意大利2艘。而在英国海军潜艇击沉的35艘潜艇中,有14艘是德国潜艇,其中“冒险者”号击沉U864的战斗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水下较量。  相似文献   

11.
夏凉 《军事史林》2010,(6):44-47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是被日本潜艇击沉的最后一艘大型军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1932年建成,1933年编入海军服役,排水量9800吨,航速32节,装备9门203毫米舰炮。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军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喜欢给自己的战舰起名字,这样,战舰听起来亲切,也容易识别。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家海军喜欢把被击沉的战舰名字重新用到新建战舰上。然而,美国海军一些官兵谈到战舰“杰克布·琼斯”号,就不寒而栗。这是个令人伤心欲绝的名字,充满美国海军的血和泪。美国海军先后有三艘驱逐舰以该名字命名,然而,前2艘被德军潜艇击沉,死伤官兵100多人,第三艘也多次遇险。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报道:“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1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荷兰海军取得的这一胜利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个月清风高的深夜。  相似文献   

14.
印度海军目前拥有6万余人,作战舰艇14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1艘,潜艇18艘,驱逐舰、护卫舰、护卫艇等各种水面舰艇70余艘。但印度海军并没有就此满足,将继续发展由航空母舰、核潜艇和水面隐形战舰组成的海上“三剑客”,以确保印度“海洋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北双方海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海上封锁与反封锁斗争。为了突破北军对南军查尔斯敦港的长期封锁,南军海军上校亨利个人出资,用一台锅炉改建成一艘人力潜艇。别看这艘潜艇不起眼,它却在潜艇发展史上占一席之地。它不仅是最后一艘人力潜艇,而且还开创了潜艇第一次击沉敌舰的先例,成为潜艇发展的里  相似文献   

16.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1):68-68
南非海军(SAN)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大量实弹演习,击沉了两艘靶船,一艘用舰炮击沉,另一艘用 Spcorpioen反舰巡航导弹击沉。 2004 年 9 月,在好望角以外进行的名为“红狮”的南非海军演习达到火力高潮,据统计,发射的 5 枚 Spcorpioen导弹全部击中一艘废弃的渔船(靶船),该船在数分钟内沉没。 Spcorpioen 导弹初型基于以色列航空业生产的 Gabriel II 型,获得许可在南非制造。这些最新 Spcorpioen 导弹的火力显现出它是经过升级的“自锻碎片”(Self-Forging Fragment:SFF)弹头,是由本土 Somchem 公司在岛内开发的。 这些弹头有 5 个…  相似文献   

17.
潜艇是海军重要的战斗舰艇之一。因其能在深海中作战,且不易被敌发现的优点,备受各国海军青睐。在历次海战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艇上设备复杂、维修保养困难,或因碰撞、触礁、操作故障、受到不明物体攻击等各种因素,造成潜艇失事常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国外潜艇就发生了近500起非战时海损事故,导致84艘潜艇沉没大海,其中核潜艇7艘。2004年1月8日,号称世界最先进核潜艇之一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旧金山”号又在自己的家门口”——常驻战略要地关岛以南水域发生触礁事故,造成1人罹难,60余人受伤。所幸的是事故发生后,“旧金山”号迅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常规潜艇的魅力不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海战的实际需要,潜艇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很快成为一种新型兵力活跃在战争舞台上,使海战成为空中、水上、水下的立体战。历史证明,潜艇在海战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击沉5000余艘运输船,使海上交通线几近瘫痪,迫使交战双方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  相似文献   

19.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  相似文献   

20.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