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剑 《国防》2007,(10):58-60
海上非传统威胁是指除因海上领土、领海、海洋权益纠纷引发的国家间武装冲突、战争等传统威胁外的对国家海上安全和海上利益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压力.海上非传统威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总是相对海上传统威胁而言.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生 《国防》2008,(5):54-55
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海上安全维系着国家未来重大的生存和发展利益,没有海上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去,我国所受到的外来侵略主要来自海上;现在,国家在安全上所受到的主要威胁依然来自海上。要保障国家的安全,首先要重视海上的安全。从1840年开始,日、英、美、法、德、意、奥等国的军队,从海上入侵我沿海地区竟达470余次之多,从辽  相似文献   

3.
傅怡 《国防》2013,(10):59-61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围绕海上争端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对我国安全环境的战略影响更加突出。”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重要使命,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力加强新形势下海上民兵建设,是沿海地区各级领导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4.
靳涛 《当代海军》2000,(5):18-20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无论是资源输入还是商品输出,都十分依赖海上交通。而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保卫海上交通线为核心目标的海洋安全,则日益成为日本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各国海洋权益斗争的日趋激烈,发生海上局部战争和冲突的潜在危险增强,日本已把发展海军置于军事力量建设的优先地位,力求尽快把海军建设成为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中,装备精良,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中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和,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海上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海上安全形势日益朝着复杂化、尖锐化、敏感化方向发展,海上维权已经成为海军履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海警智库建设对加快海警力量建设发展,提高海警力量的应对能力和加强海上安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对我国海警智库建设的动因、功能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和安全,确保作战指挥顺畅和信息安全,确保诸兵力协同作战时信息保密共享、信息安全利用、武器可靠共用的重要前提。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首先从系统体系结构上进行整体考虑。本文遵循深度防御、分等级防护和综合防范思想,确定了海上编队信息系统安全域划分原则,构建了分等级安全防护体系结构,为未来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分等级安全防护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澳大利亚海军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其所执行的众多任务和行动几乎涵盖了当今海上作战的所有领域,为保卫四面环海的澳大利亚领土安全肩负着极为重大的责任。然而,这么一支拥有悠久历史又肩负重要使命的海上力量,近年来却问题频出,与其在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相称。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影响一国的安全环境。中国背靠欧亚大陆腹地、东临太平洋,这样重要而特殊的一种陆海兼备的地理位置很容易成为矛盾交织和各国关注的焦点,陆、海两个方面的战略关系影响着国防全局。自晚清时期中国的国门在海上被打开.海防的威胁始终没有彻底消除。据不完全统计,1840年至1940年.中国曾遭受西方列强海上入侵这470多次.较大规模入侵达84次。  相似文献   

10.
韦强 《现代舰船》2012,(4):40-43
越南海上民兵自卫队是与海军、边防部队、海上警察之并列的海上武装力量。越南国会于2009年11月23日通过的《民兵自卫队法》,对海上民兵自卫队做出了相关规定,为海上民兵自卫队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突出了海上民兵自卫队地位和作用,它将与海军、边防部队、海上警察和其他部队一道保卫越南国家边境安全和越南海洋主权和海上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海洋安全意识伴随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不断变化发展而萌生形成,促进了古代海洋军事活动开展、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防务体系筹划,对国家发展和陆权的巩固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中国古代海洋安全意识建立在封建王朝自我封闭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忽视国家整体安全和长远发展、被动性继承海洋安全文化遗产、忽视海洋经济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可 《中国军转民》2014,(10):22-24
<正>国家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的维护,需要辩证地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经济二者的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也成为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而军民融合式发展正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重要的环节和措施。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在国家安全战略三方面要素中,国家政治安全是核心,国家经济安全是基础,国家文化安全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互联的桥梁。1992年4月28日邓小平同身边人员谈中国发展问题时讲:"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所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秉持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与长久安全,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战略举措,对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国家安全与发展双重效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永年 《国防》2015,(2):9-11
亚太地区海上安全形势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海上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紧张局势正在升级。在我看来,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亚太部分国家之间的互信不够。美国其实在这个地区一直都有存在,从来没有离开过。美国和这个地区的纽带非常紧密,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都是如此。之后,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提到了要向亚洲转移,之后亚洲问题更复杂了。  相似文献   

15.
王海涛 《国防》2014,(10):52-55
习近平同志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站在国家安全发展的高度赋予边海防更高的地位作用和建设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外部安全主要的威胁来自海上,海上是我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必争必保的战略空间。浙江是个海洋大省,直面东海、背靠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防任务现实紧迫,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必须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思想,自觉强化"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深化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海防建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远星  刘兴 《国防》2014,(3):16-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同时强调要高度关注海洋安全。海上战略通道是国家用于贸易运输且对其生存发展具有高度制约及影响的海峡、峡湾、航道或运河,既是海上交通的走廊和枢纽,也是进攻的天堑、防守的依托、伏击的支撑、遏制和封锁的咽喉要地,其安全与否,直接关乎国家海洋利益,牵动国际战略格局。特别是随着我国海外利益的进一步拓展,海上通道安全面对的风险明显增多,威胁日趋多元,高度关注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确保国家海上运输畅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阅读     
《现代舰船》2011,(2):59
《中国海权》作者:张世平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5月第2版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垫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南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亚太地区的局势十分复杂,多个国家都在进行军备竞赛,就连菲律宾这样的小国也不例外。日本海上力量的重新崛起,韩国海军战力的增强。东南亚国家不断加强海上作战能力等等,似乎都在针对中国,但它们的身后总能或多或少地看到美国人的身影。毕竟,只有中国和美国才是亚太地区霸主地位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海上违法行为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也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果任由海上的非法行为猖獗蔓延,这将不符合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马尔代夫是一个岛国,尽管我们国家面积不大,但是我们在印度洋上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海上的安全影响到人民的生计,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以及海上通道的安全,所以,确保所有岛礁的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是国防的一个重点。同时,我们也需要打击所有的犯罪行为,因为相关的犯罪行为不仅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指导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江泽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国家安全”战略思想,这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战略是决定全局的策略。战略问题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