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按照"反映预备役官兵个性和特色,体现与07式现役军服明显区别"的理念,07式预备役军服在款式、颜色、布料等方面与现役军服相一致,主要通过标志服饰来进行区别。这使得07式预备役军服既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又符合人民解放军传统。07式预备役军服在标志服饰上与现役军服主要有4个不同之处。区别一:标志服饰的样式不同。预备役军服的主要标志服饰包括胸标、臂章、姓名牌和军官级别章。胸  相似文献   

2.
经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从2011年5月1日开始,编入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统一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近日,就07式预备役军服换发的有关问题,总参动员部部长牟明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要给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答: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纳入军队建制序列,授予军旗和番号,一旦需要,将根据国家法令转服现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军服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预备役官兵穿着军服作出了明确规定。预备役部队自1983年组建以来,预备役官兵一直穿着与  相似文献   

3.
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从5月1日开始,全军预备役官兵统一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据介绍,此次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的对象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  相似文献   

4.
全军07式预备役军服换装仪式4月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换装仪式的预备役部队分成10个方队,集中展示了新换发的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07式预备役军装。驻京预备役部队的部分通信、卫勤、防空、防化、电子对抗、电磁频谱管理等装备也一同进行了展示,充分展现了预备役部队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军民融合思想取得的成果。副总参谋长孙建国参加换装仪式并讲话。他强调指出,为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军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去年“八一”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官兵喜换07式军服。新军服一经亮相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那绚丽多彩的标志服饰了。  相似文献   

6.
07式军服,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也是我军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军服改革。全军从2007年起陆续换发07式服装,为了使战友们正确使用、识别、保养新军服及各种标志服饰,希望这期《为您服务》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团为提升预备役部队官兵综合素质和部队整体战斗力,有效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他们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本着"抓现役带动预备役,强自身带动中  相似文献   

8.
《国防》2013,(8):33-35
总政治部《2013年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要点》和《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向预备役官兵延伸拓展。预备役部队是以预备役官兵为基础、现役官兵为骨干组织起来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预任军官、预编士兵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主体,具有"散则为民、聚则为兵"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认真贯彻落实江主席“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的指示精神。广泛开展了以学习新技术、练就新技能、运用新手段、掌握新装备、研究新战法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练兵活动,结合贯彻总部新颁布的《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专门组织现役官兵对战时快速动员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部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提高战斗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预备役部队而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官兵包括预备役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部队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预备役部队政治机关,要着眼服务对象既有现役又有预备役的特殊性,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部队伞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部队干部编制的五分之四是预备役军官,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的骨干力量是预备役军官。如何更好地发挥预备役军官在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中的作用?山西某预备役团党委根据新《预备役军官法》,与地方党委联手,采取双向管理、双向考评、签订《年度工作责任书》等方法,让预备役军官和现役官兵在教育、训练、管理等舞台上同台联手,进一步调动了  相似文献   

12.
预备役部队亦兵亦民,怎样才能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潮中适应市场和战场需要,如何在部队建设中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与时俱进,有所作为?甘肃某预备役师紧紧围绕战斗力生成做文章,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部队打赢能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发展不断跃升。 摒弃后备后用意识 预备役部队改革调整之初,师党委在调研中发现,有近一半的官兵认为“预备役部队不同于现役作战部队,缺少高科技武器  相似文献   

13.
金志方 《国防》2014,(4):22-24
必须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是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向全军提出的要求。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重要、责任重大。预备役部队特殊的编制决定了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的中坚和骨干,是推动部队建设的"领头雁"和"风向标",对于实现强军目标肩负着重要使命。预备役部队必须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牢牢把握强军目标这个总要求,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深入研究对策办法,着力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现役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4.
谢乐婢 《国防》2011,(10):40
管理出战斗力。抓好预备役官兵管理,既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题中之意,又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化特征明显,预备役官兵管理难成了制约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大难题。鉴于预备役官兵亦兵亦民,抓好预备役官兵管  相似文献   

15.
李能祥  沈建忠  孙正 《国防》2010,(4):51-51
预备役部队军民结合、亦兵亦民,其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部队情况特殊与坚持部队建设高标准的关系。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相比,体制编制、保障渠道、任务要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其根本属性和职能任务与现役部队是一致的,因而在建设上不能降低标准。要着眼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万正成  缪炳 《国防》2006,(5):37-37
预备役部队现役营连长是基层建设的主心骨、领头雁。扎实搞好预备役部队基层全面建设,现役营连长必须首先在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上下工夫。首先,要放下架子,与预编人员打成一片。作为基层干部,只有贴近战士,关心战士,才有感召力,才有凝聚力。因此,现役营连长首先要放下架子,与战士打成一片,主动与预备役官兵常走动,多交流,把工作做到每个编兵单位、每位预编人员。用自己的热心、真心、诚心赢得预备役官兵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以严谨的作风感召官兵、凝聚人心,用模范的行动带动大家、激励干劲。其次,要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建设。预备役部队基层营…  相似文献   

17.
聂东风 《国防》2010,(10):54-55
我军几经精简,现役部队总体规模已经不大,战时动员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并肩作战是一种必然。目前,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主要由省军区系统负责,难以达成战时与现役部队无缝对接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建设与使用一致的原则,把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作为一个整体,依据作战任务进一步深化预备役部队建设调整改革,尤其是在组织建设与军事训练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潘水兴  陈明 《国防》2000,(4):8-9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后备力量的骨干,也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一旦战争需要,就将成建制迅速转为现役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与其可能担负的任务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我认为,关键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选好配强预备役部队官兵 选好配强官兵,是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  相似文献   

19.
程佐胜  徐赞军  曾宇 《国防》2012,(11):27-28
(一)要结合国情军情拓展职能任务.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预备役部队应战应急和参建参治的职能任务,还可以考虑把我军新兵基础训练的职能任务赋予预备役部队,这可以说是预备役部队现有职能任务的补充和拓展,符合国情军情.一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形成一条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之间的"兵员流动链",既有利于密切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关系,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也有利于预备役部队自身提高训练水平和战备意识.二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将长期以来现役部队兵员"先征后训"模式变为"先训后征",有利于现役部队集中精力进一步加强战斗力建设.三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可以消除现役部队"老兵复退、新兵补入"的"空挡期"(通过科学安排新兵征、训、退、补时间实现),使现役部队始终齐装满员,随时可以整建制遂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