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大捷王成志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被毛泽东视为是“得意之笔”,而遵义大捷正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在遵义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大胜利。此役,中央红军在5...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六计连环、出奇制胜,不仅使红军成功跳出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而且在寻求机动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这次战役,毛泽东指挥红军转战赤水河,在运动中消灭敌  相似文献   

3.
四渡赤水决策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红军前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决策过程的研究 ,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红军四次渡过赤水 ,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各有各的目标和各有各的决策过程 ,属于一个时间段内的多次作战行动 ,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 ;前后四次渡赤水的评价不能笼而统之一概而论 ,应该区别对待 ,实事求是 ;前三次与第四次渡赤水的指挥风格与作战样式截然不同 ,真正由毛泽东指挥并体现其风格和精髓的应该是第四次渡赤水 ;从第四次渡赤水起 ,毛泽东军事思想才真正成为红军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也真正成为红军的决策者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4.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异乎导常的运动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后,处于战略大转移中的弱小红军,遭到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形势非常严重。红军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以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大踏步地进退,四渡赤水河,同敌人周旋,迫敌疲于奔命,我红军则争取了主动地位,抓住有利战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终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消灭红军于川滇黔边界的反革命计划,扭转了危局,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为完成伟大的长征奠定了胜…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作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在红军长征史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6.
1935年1月至5月,毛泽东与蒋介石直接指挥各自部队在黔、川、滇交界地带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较量以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成功地突出重围而告终,蒋介石千方百计要在赤水河两岸围歼红军的意图化为泡影.历史证明,四渡赤水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是情报助毛泽东用兵真如神.  相似文献   

7.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席杰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从1935年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地区开始,至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4个月。出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指挥,使中央红军在紧急关头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经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的“得意之笔”。这里的“四渡赤水”并非专指第4次渡赤水,而是指中央红军先后4次渡赤水的整个战役过程。这是因为:4次渡赤水作战都是毛泽东指挥的;从整体上看4次渡赤水才更能体现毛泽东的高超指挥艺术,因而更值得他“得意”;历史语境的差异难以充分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贵州省赤水市人武部结合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多项活动,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赤水市是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作战的革命历史名地之一。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学习红军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革命精神,搞好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赤水市人武部于年初作出安排,结合开展多项纪念活动,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该部在组织干部重温红军“四渡赤水”光辉战例,组织民兵、学生协助有关部门拍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  相似文献   

10.
张军贤 《国防》2006,(7):80-83
王稼祥是长征实现从失败退却向主动转移的关键人物。1934年10月,王稼祥带伤参加长征。他积极提议召开会议,纠正中央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在遵义会议上,他对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他积极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指挥红军军事行动。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王稼祥积极宣传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维护全党全军团结,同张国焘分裂主义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终于使红军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担架上的“阳谋”1933年4月,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王稼祥身负重伤。由于当时苏区医疗条件差,无法把残留弹片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