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战略核力量.如果没有它的话,俄罗斯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步履蹒跚的地区大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语)。而拥有它的话.俄罗斯就会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普京正确地预料到,美国不会做任何可能引发核武使用的事情。美国的情报人员可以无休止地争论。普京会对美国军事行动作出何种反应,但仅仅知道普京能做什么就足以慑止美国的决定性行动.即便是在普京下令占领乌克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赤地 《宁夏科技》2001,(10):49-51
8月11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赴俄罗斯与俄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就导弹防御问题举行会谈。这是困扰美俄关系不能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普京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演讲时,历数苏联与俄罗斯两度申请加盟北约而两遭拒绝的史实。他随后说:“我赞同美国总统把俄罗斯视为合作者甚至同盟者而不是敌手的建议,但是诸位,北约这个军事组织,正在向它的合作者甚至同盟者逼近,为什么?”在普京与布什的初次会晤中,普京反守为攻提出了一个横亘半个世纪看似复杂实测是简单的问题。但是谁又来回答普京的这个问题呢?布什没有回答,那名提出俄罗斯如何应对北约东扩问题的记者也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3.
2000年12月14日,被俄罗斯总统特赦的美国人波普乘飞机离开了莫斯科,从而为一场引起轩然大波的间谍纠纷画上了句号。此前,这位美国前海军情报人员被控偷窃俄国新式鱼雷技术。俄法庭以间谍罪判处他20年有期徒刑和70亿卢布的罚金。这一事件再一次让俄罗斯人意识到,冷战虽然已经结束10年,但美国人针对俄罗斯的间谍战却从来就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4.
11月21日,俄总统普京在高级将领年度会议上说,俄武装力量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提高战略核力量的战斗准备,必须处于对任何敌人进行快速有效打击的状态。那么,俄罗斯核力量到底如何?与美国相比究竟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5.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加特纳公司日前发表报告称,美国高科技企业今明两年可望把50万个工作岗位外迁至印度、俄罗斯等国,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作为世界最大的高科技市场调查公司,加特纳预测说,到2004年底,美国的1030万个高科技工作岗位中每20个就将有1个迁至其他国家。而在电脑服务业和软件制造业这两个领  相似文献   

6.
近来,围绕着美国拟在捷克和波兰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有关各方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的较量。据报道,美国计划于2010年左右在捷克部署10枚导弹拦截系统、在波兰部署一个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现已就此事与捷、波两国开始谈判。此举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5日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时指出,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目的无疑是制约俄罗斯,并重申“俄坚决反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然而,面对俄罗斯的强烈反对,美国近期仍一再声称,不会改变在东欧乃至高加索地区部署导弹  相似文献   

7.
远东 《环球军事》2009,(4):14-15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日前报道,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在访问俄罗斯前,将正式要求美国关闭位于吉首都比什凯克马纳斯机场的美国甘西军事基地。—旦该基地关闭,则意味着美国在吉长达7年的军事存在将彻底结束。  相似文献   

8.
虽然冷战结束已近20年了,但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核理论及其核能力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虽然已不再是敌对关系,但是双方仍部署着至少2200枚的战略核武器,而其中大部分还处于预警状态,以防止对方的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武器装备出口国甚多,但主要供货商依然是美国和俄罗斯。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武器装备出口规模愈来愈大,俄罗斯武器装备出口无法与之匹敌,但为了获得更多的外汇,它依然雄心勃勃地欲与美国决一雌雄。  相似文献   

10.
金戈 《环球军事》2008,(16):22-23
作为当代军事领域中的—对老冤家,美国和俄罗斯最近一段时期闹得可真是不亦乐乎。这并不是因为哪个美国姑娘与俄罗斯帅哥的恋情引发了争风吃醋的“特洛伊”之战,而是因为美国起劲地拆俄罗斯的“篱笆”,并激起俄罗斯进军美国后院寻找平衡的“灵感”。而这种灵感,又反过来刺激了美国,结果自然是双方你来我往,争锋不断。  相似文献   

11.
当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将一个意在重启两国关系的小盒子送给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美方不小心将“重启”的俄文单词错误拼写为“超载”。经验丰富的俄罗斯外长感谢了美方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在这个小插曲上深究。然而,当希拉里直接问到“我们非常努力的希望拼写对每一个俄语单词,你认为我们做到了吗”时,这位外长似乎只能做出正面的回答了。  相似文献   

12.
李庆功 《环球军事》2008,(23):18-19
从地缘战略上看,拉美地区可谓是美国的“后院”,而原苏东地区则可谓是俄罗斯的“前庭”。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的“前庭”肆意围剿,急欲吞并,而俄罗斯则在坚决捍卫其“前庭”的同时,一举包抄到美国的“后院”,闹得美国不得不“瞻前”而“顾后”。这场“前庭后院”争夺战以美攻俄守开打,现已转为美俄互有攻守,而且正愈演愈烈,日趋尖锐化、白热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国伟 《宁夏科技》2001,(9):28-31
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会晤,就导弹防御问题进行磋商。这次俄美首脑会晤,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俄美并没有在这次会晤中解决双方的严重分歧。普京在会晤中重申了俄罗斯对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贯立场,即:“反导条约”是国际安全的基石。布什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不是美国的敌人,实际上这次会晤使我相信,俄罗斯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强大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14.
4月8日,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的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根据这项新条约,美国和俄罗斯将在7年内将各自部署的战略核武器削减到不超过1550件,并把各自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削减到不超过700件,另允许双方再保留100件备用,协议有效期为10年.  相似文献   

15.
陈腾南 《环球军事》2004,(24):26-27
11月22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总统第二轮选举结果,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获得49.46%的选票,以高于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2.85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当选乌克兰新总统。选举结果一公布,乌国内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并进而引发为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危机。在美国、欧盟的压力和乌反对派强大的抗议声中,乌议会在11月27日宣布这次选举结果无效。由于美国、欧盟与俄罗斯利益在此交会、碰撞,乌局势趋于复杂化。俄罗斯如何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战略威胁,乌如何化解这场政治危机,都将对俄罗斯战略利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东广 《环球军事》2013,(23):30-31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9月16日在国防部组织的视频会议上高调宣布,俄罗斯将重建在新西伯利亚群岛七的军事基地。可以看出,俄罗斯在经济持续复苏前提下,借美国战略东移顾不上北极的利好时机乘虚而入,准备在能源价值极高的北极地区开始组建新的军事基地。美国则因受其政治、经济等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军事基地大为萎缩,但仍然实施其所谓的“战略再平衡”即所谓“战略重心东移”,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强化了军事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特别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与欧亚地区事务部主任迈克尔·麦克福尔于6月10日在一次讲话中称,美国有意愿于导弹防御领域与俄罗斯进行合作。他表示:“我们希望与俄罗斯合作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参与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空军时报》7月24日报道,美军正考虑重组战略空军司令部,以加强其全球核打击能力。据分析,美近年来在东欧地区部署反导系统迫使俄罗斯频频“亮剑”,甚至重启可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的轨道弹道导弹系统计划。而美军宣称重建曾在冷战时期强横一时的战略空军司令部,正是“针尖对麦芒”之举,意在对俄罗斯形成更大的核威慑。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来,西方媒体不断唱衰俄罗斯军力,称俄军已“走向消亡”。为此,俄军提出了打造“新型军队”的方案,并向美军引以为傲的“闪击全球”发起挑战——美军宣称“可在极短时间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俄罗斯的目标是比美国出手更快:充分发挥导弹部队的优势,陆海空天协同作战制衡美国。  相似文献   

20.
美俄日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充分吸收和借鉴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军工大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经验,必定有助于我们选择科学的、符合国防科技工业管理规律的管理体制。本文总结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及特点,并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