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推出:放弃“星球大战”和“高能加速器”计划,建立高科技“国家信息基础工程”计划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我国一时间也对“信息高速公路”炒的火热。关于美国等国的实施计划及发展概况,我国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可行性论证和规划,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根据世界其它先进国家的信息经济和科技构成做参照,实事求是地对我国“实施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想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对制订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避免脱离实际的决策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图书馆工作宁夏科技信息研究所洛风琴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信息社会、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1993年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1994年提出的"全球信...  相似文献   

3.
信息高速公路离我们有多远任维林,于元华当前,继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之后,一场以加速信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浪潮席卷全球,是人们谈论的热点问题。“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现代化的载体,它是社会信息化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网络的实现,使人类社会跃进到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信息的网络化和网络的全球化。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它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改变世界的面貌。目前与因特网相连的国家与地区已达1...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重要性日臻提高,成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第三大资源。“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乃至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建设高速信息网络,将有助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刘轶 《政工学刊》2009,(1):28-29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是用正确、丰富的相关信息影响官兵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传媒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一个地球村,传媒的变迁发展给社会带来冲击,也必然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要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能动地作用于官兵的精神世界,强化官兵认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1994,15(4):12-17
欧洲委员会工业委员马丁·本杰曼1994年2月16日宣布欧洲决定建立大 规模新型通信网络即“信息高速公路”。 1993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在关于增长、竞争和就业的一份白 皮书中就提出要建立欧洲“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计划得到了欧洲委员会——各国领导人的赞同。 为实施欧洲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本杰曼已集合了一些来自通信、电子和媒体企业方面的负责人并组成了本杰曼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是为未来的欧洲“信息高速公  相似文献   

8.
所谓“战场信息高速公路”,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覆盖整个战场责任区的,由通信情报网络、计算机、战场数据库以及各种用户终端等组成的,能给用户快速提供与作战有关的大量信息的综合网络。这个网络不仅能够传输话音、图表、文字、数字等信息,还能给用户提供一幅由战场共用数据库(包括己方态势、敌情、战备、后勤、环境等内容)所描绘的战场图像,该图像能随着部队在战场上的运动而相应地发生变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竞争被各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所取代,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的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从而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技术革命的新浪潮,这就是风靡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与建设。可以说,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先导和代表的数字化的信息搜集、处理、存贮、传输和使用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信息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如果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第一个洪峰是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发展,以及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和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信息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作了阐述,针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特点,概括了构成条件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我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充满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领域,出现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它的出现引起了各国政府、科技界的广泛重视。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正式名称为“全美信息基础设施(NII)”,由克林顿政府通过科尔副总统提出来的。该项计划予计在今后20年中耗资4000亿美元,建立起联接美国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及每个美国家庭的全国性信息网。按照设计者希望,将在现有的通信“羊肠道”外增设一条直径不足1.3厘米的32芯光缆,在1993年内将100万户美国人家庭用光纤和电缆线路组成的网络联结起来,井在5年内将美国大部分家庭联为一体。按此目标,到1999年,美国各个家庭只需依赖于安装在电视机上一个功能很强的小盒子,使用遥控器对电视屏幕上的所需图像发出指令,就能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指令执行过程既可以听到声音,也可看到动态画面。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的手  相似文献   

12.
军事信息高速公路肩负着为国防建设服务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双重职责。影响其顺利实现的主要障碍是保守军事秘密与军事信息适度社会化的矛盾。如何实现上述双重职责?应采取增强各级领导的超前意识,建设军事信息网络、军事信息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人类在空间科学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地观测系统(EOS)、国家信息高速公路(NII)、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等重大计划的实施,人类对地球不同层面、不同现象的综合观测能力以及信息的处理、传输和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文件被广泛地认识和应用,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为缩小档案保存空间,快捷传递交流信息,搞好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共享,无疑将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给军工企业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电子文件档案工作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是帮助人们提高交换信息能力的技术,它是架起人类从获取到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桥梁。现代信息传递技术,主要是微电子技术和激光技术在通信上的应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传递信息的能力已今非昔比。各种电话、电报到处都有,随时可供使用,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更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过去成倍提高。尤其是凝聚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在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网络组成和“信息高速公路”在军事通信上的应用。美军计划借助“信息高速公路”技术建立全球高速通信网,大大促进了美军战略和战术通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在科技发展战略上一个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举措,是调整了自里根政府时代开始,以两霸冷战为背景的“高边疆”战略(“星球大战”计划是其主要内容),而将建设“全国信息基础设施”(缩写 NII,亦称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技术政策的核心。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综合利用光缆通信、信息网络、多媒体、空间、卫星等多项高技术,以遍布国土上的光缆和覆盖全球的卫星信道网,将通信网、计算机网、数据库、有线电视网等联接、延伸、扩展而连成一体,通过用户的电话、电脑、电视、传真等各种处理、传输和显示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青年军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现代科技的骄傲 ,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然而 ,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我们带来灿烂的现实与未来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并且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青年军人。对青年军人政治信念的负面影响。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和国界的全球性媒体 ,国内外敌对势力无不千方百计抢占这一阵地 ,对我实施“柔性颠覆”的图谋。美国正在实施“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拟投资 40 0 0亿美元 ,并宣称 ,“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 ,限制极权政权形式的蔓延”。无非想通过网络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  相似文献   

19.
丁少武 《国防》2005,(5):24-24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交战双方的信息力量对抗将十分激烈。要保持持续的信息作战能力,赢得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动权,必须搞好信息产业动员建设。信息产业动员建设需从诸多方面去努力,而很重要的是要突出“四性”: 一 是 信 息 平 台 建 设 的 全 域 性 。多维的信息平台,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满足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要加快向边境和沿海地区延伸,形成覆盖国土的信息基础平台。要在重要军事战略方向、主要战场区域预留信息设备“接口”,确保稍加改造即可军用。要重视空间信息平台的作用,发展卫星通信事业,提供广阔空…  相似文献   

20.
《解放军生活》2012,(8):8-9
每年开训,集团军常委都坚持打第一枪、投第一弹。加强以指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全系统全要素训练。构建了作战指挥信息平台,搭建了顺畅高效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系统的功能融合和装备器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野战与固定两大指挥信息网系的系统配套和功能统一。实现了作战指挥野战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